教师资格证考试教学(下)部分
教学(下)
评价目标
1.识记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的概念。
2.理解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班级授课制和教学基本环节等内容。
3.运用教学原则分析教学过程中的问题。
命题分析与预测
近年来本章的考试重点集中在对我国目前小学教学原则的理解和把握,尤其是对循序渐进原则和因材施教原则的深刻认识。此外,对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学生学业评价的方法等知识点也涉及较多。
复习时要重点识记的主要概念包括: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学生学业评价。需要把握的主要问题包括:我国目前小学教学原则及运用,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班级授课制是我国现行的教学组织形式,学生学业评价的方法和方式。
第一节 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原则
(一)教学原则概述
1.教学原则的概念
古往今来,许多教育家在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
本准则和要求。这个名词解释很重要,需要大家牢牢掌握。教学原则贯穿于各项教学活动之中,它的正确和灵活的运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我国古代《学记》中便总结了“教学相长”、“启发诱导”、“藏息相辅”、“预”、“时”、“孙”、“摩”、“长善救失”等教学的宝贵经验,这些都属于教学原则范畴,只不过未加科学论证。
(二)我国目前小学教学原则及运用(容易出选择题和简答题)
1.直观性原则
(1)直观性原则的定义。
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对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
直观性原则的提出是教育史上的一个进步,它给中世纪脱离儿童实际生活的经院式教学以沉重打击,使书本知识与其反映的事物联系起来。夸美纽斯曾指 出,凡是需要知道的事物,都要通过事物本身来进行教学,那就是说,应该尽可能地把事物本身或代替它的图像放在学生面前让他们去看看、摸摸、听听、闻闻,等 等。乌申斯基也指出,一般说来,儿童是依靠形式、颜色、声音和感觉来进行思维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