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江西教师资格《心理学》知识重点13
第十三章 课堂管理
1.课堂里的群体包括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2.群体的特征:
(1)群体由两个以上的个体组成;
(2)具有共同意识的群体目标;
(3)具有共同认同的群体规范;
(4)相互交往,协调活动。
3.群体中的相互作用:
(1)社会助长与社会惰化;
(2)群体凝聚力;
(3)群体极化;
(4)从众;
(5)群体规范;
(6)课堂气氛;
(7)课堂里的人际关系。
4.群体对个体的行为是起促进作用还是阻碍作用
——取决于四个因素:(1)活动的难易程度;
(2)竞赛动机的激发;
(3)受到他人评价的意识;
(4)注意的干扰。
——正式群体:是有教育行政部门明文规定的群体,其成员有固定的编制,指责权利明确,组织地位确定.
发展三个阶段: 松散群体、联合群体、集体(群体发展的最高阶段)
5.群体动力的表现。群体凝聚力、群体规范、课堂气氛。
6.群体凝聚力,指群体对每一个成员的吸引力
——加强群体凝聚力的措施:
(1)要了解已有凝聚力的强度情况;
(2)要努力提高学生个体目标与群体目标的一致性;
(3)要引导所有的学生在情感上加人群体,形成归属感;
(4)促使学生在重大事件和原则性问题上达成共识和评价,形成认同感;
(5)当学生表现出符合群体规范和期待行为时,给予赞许与鼓励,使其行为因强化而巩固,形成力量感。
7.群体极化:指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体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地位的现象。
8.群体极化可分为两种情况:①冒险偏移 ②谨慎偏移。
9.从众:指人们在群体影响和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家一致的行为的心理状态。
10.从众具有两个方面的意义:积极和消极
11.群体规范:是约束群体内成员的行为准则,包括成文的正式规范和不成文的非正式规范。
12.群体规范的形成阶段:
(1)相互影响阶段;
(2)优势意见阶段;
(3)规范确立阶段。
13.课堂气氛:指课堂里某些占优势的态度号隋感的综合状态。
14.根据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注意、情感、意志、定势与思维等状态水平,将课堂气氛分为三种形式:积极的、消极的、对抗的。
15.教师对课堂气氛的影响:
(1)教师的领导方式;
(2)教师对学生的期望;
(3)教师的情绪状态;
(4)教师的焦虑水平。
16.课堂里的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吸引与排斥;合作与竞争。
17.课堂管理:教师通过协调教师、学生和课堂三者间关系,从而有效地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过程。
18.课堂管理的目标:
(1)争取更多的时间用于学习;
(2)争取更多的学生投入学习;
(3)帮助学生自我管理。
19.课堂上争取更多学习时间的策略:
(1)增加参与;
(2)保持动量;
(3)保持教学的流畅性;
(4)管理过渡;
(5)讲课时集中学生的注意焦点;
(6)课堂自习时维持学生的注意力。
20.帮助学生自我管理的策略:
(1)让学生更多地参与课堂规则的制订;
(2)用较多的时间要求学生反思原因以及产生不良行为的原因;
(3)给学生机会考虑他们将怎样计划、监视和调节自己的行为;
(4)要求学生回顾课堂规则,提出必要的修改意见。
21.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
(1)教师的领导方式;(2)班集体规模;
(3)班集体的性质; (4)对教师的期望。
22.课堂管理的策略:
(1)明察秋毫;
(2)一心多用;
(3)整体关注;
(4)变换管理。
23.课堂纪律:是对学生课堂行为施加的准则和控制。
24.课堂纪律的类型:
(1)教师促成的纪律;
(2)集体促成的纪律;
(3)任务促成的纪律;
(4)自我促成的纪律。
25.课堂结构: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习的学生、学习过程以及学习情境这三者之间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组合模式,包括课堂情境结构和课堂教学结构。
26.课堂情境结构包括:
(1)班级规模的控制;
(2)课堂常规的建立;
(3)学生座位的分配。
27.课堂教学结构包括:
(1)教学时间的合理利用;
(2)课程表的科学编制;
(3)教学过程的合理规划。
28.问题行为:指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儿童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
29.课堂问题行为的类型:
(1)外向攻击型问题行为;
(2)内向退缩型问题行为。
30.课堂问题行为的处理:
(1)预防; (2)非言语暗示;
(3)表扬; (4)言语提醒;
(5)有意忽视;(6)转移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