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资格《教育教学知识能力》考点内容十

2014-08-29 14:12:44 字体放大:  

5.自觉纪律教育

不同社会、不同阶级有不同的纪律。社会主义社会实行的是自觉纪律。自觉纪律,是建立在个人、集体和国家利益基本一致以及人们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和充分认识到遵守纪律的基础上的,是依靠人们内在信念维持的、独立的、主动的、自觉自愿遵守的纪律,是同志式的、团结互助的纪律,也是真正严格的铁的纪律,它是社会生产和生活得以正常进行的基本保证。社会主义学校纪律既是学校顺利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条件和保证,又是培养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的一代新人的重要条件和方面。

自觉纪律教育的基本内容是:

(1)提高学生对自由与纪律的认识。

(2)教育学生严格执行纪律要求,养成遵守纪律的习惯。

6.民主和法制教育

从根本上说,资产阶级民主是为维护资本主义制度服务的,社会主义为实现人民当家做主,将把民主推向新的历史高度。民主和法制不可分。法制通常理解为法律和制度。社会主义法制是包括立法、司法、守法三方面的统一体。社会主义法制体现人民的意志,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调节人们之间的关系,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行为,制裁和打击各种危害社会的行为。

民主和法制教育的基本内容是:

(1)培养学生的民主思想和参与意识。

(2)要求学生掌握法律常识,严格遵纪守法。

7.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

世界观是人们对待世界的根本态度。人生观是世界观的一部分,是人们对待人生问题的根本观点和态度。在阶级社会里,不同阶级有不同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辩证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世界观,是无产阶级对待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无产阶级人生观是在无产阶级世界观指导下,批判地继承了历史上各种进步人生观的合理成分,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产生和形成起来的,是人类历史上最进步、最高尚的人生观,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组成部分。

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的基本内容是:

(1)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教育。

(2)教育学生认识人生的崇高目的和意义。

8.人道主义和社会公德教育

人类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交往中逐步形成了公共的道德风尚,主要有文明行为和人道主义等。这些道德是人类共有的基本美德,既是人类自身发展和自我完善的道德基础,也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重要条件与标志。特别是人道主义,是~种重要的公德。它主张尊重人、信赖人,提倡人与人之间的友爱、平等与互助,重视人的价值与地位,强调发展人性。

人道主义和社会公德教育的基本内容是:

(1)教育学生发扬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

(2)培养学生的文明行为。

(3)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品质。

以上德育的内容,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一个整体,对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都是必需的,不可偏废。

五、影响品德发展的因素

1.遗传素质是人的品德发展的生物前提

(1)遗传素质为人的品德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2)遗传素质的成熟过程,制约着人的品德心理的发展过程和阶段;

(3)人的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制约着人的品德发展的个别差异。

2.环境对人的品德发展有重要影响

广义的环境是指人生活其中并对人产生影响的一切外部因素,可分为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教育也存在其中。狭义的环境是指对人的品德发展产生自发影响的外部世界,尤其是其中对人的品德产生重要影响的社会环境。环境对品德发展的影响体现在物质环境、社会关系和社会意识方面。

3.德育在人的品德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德育有三种形式:学校德育、家庭德育、社会德育。这里主要探讨的是学校德育对人的品德发展的主导作用:

(1)学校德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

(2)学校德育具有较强的计划性和系统性;

(3)学校德育具有高度的组织性和专门性;

(4)德育可控制和利用遗传、环境等因素对人的自发影响。

4.个体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品德发展中起重要的推动作用在人的品德发展过程中,个体不是消极地完全被动地接受遗传、外部环境和德育的影响,而是具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在其德育的形成和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