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心理学考点汇总:几种主要的心理发展理论

2013-02-26 17:34:16 来源:互联网 字体放大:  

【编者按】威廉希尔app 考试频道小编为大家收集并整理了“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心理学考点汇总:几种主要的心理发展理论”,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请看正文:

几种主要的心理发展理论

1、简述皮亚杰儿童发展的四个阶段★:感知觉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具体运算阶段(7-12)、形式运算阶段(12-15)

2、皮亚杰的理论核心是★★:“发生认识论”

3、发生认识论★:认为发展的实质是个体与环境不断相互作用的过程,个体心理的发展就是在主客体和内外因相互作用的基础上,通过主体不断构建心理结构,从而在心里上产生量和质的变化。

4、埃里克森★★:提出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

5、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观的内容:

①乳儿期(0-1.5)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

②婴儿期(1.5-3)基本的自主感对基本的羞怯感和疑虑

③学前期(3-6)基本的主动感对基本的内疚感

④学龄期(6-12)基本的勤奋感对基本的自卑感

⑤青少年期(12-18)基本的自我同一感对同一感混乱

⑥成年早期(18-25)基本的亲密感对基本的孤独感

⑦成年中期(25-60)基本的繁殖感对基本的停滞感

⑧成年晚期(60岁以上)基本的自我完善感对基本绝望感

6、维果茨基★:提出“最近发展区”

7、最近发展区★★★:在确定儿童发展水平及其教学时,必须考虑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即儿童能够运用已有的只是经验独立地完成任务,不需要教师的帮助即可达到的水平,另外一种是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的帮助才能达到的水平,这两者之间的差异,即是最近发展区。

8、维果茨基心理机能发展的四种表现:

①心理活动主动性、随意性不断发展;

②心理活动的抽象概括性的提高;

③间接、以符号或词为中介的心理结构的形成;

④心理活动的个性化。

更多内容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