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心理学考点汇总: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2013-02-26 16:22:27 来源:互联网 字体放大:  

【编者按】威廉希尔app 考试频道小编为大家收集并整理了“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心理学考点汇总: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请看正文: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1、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的潜能的作用,过分强调学生学生中心地位的学习理论。

2、人本主义主张的学习目的:使学生成为一个完善的人,一个充分起作用的人,即使学生整体人格得到发展。教育的目标:以学习为中心,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潜能的发挥,使他们能够愉快地、创造地学习和工作为目的。即要培养积极愉快,适应时代变化的心理健康的人。

3、学习的类型:

(1)无意义学习:指学习没有个人意义的材料,不涉及个人感情或个人意义,仅仅涉及知识的增长,与完整的人(具有情感和理智的人)无关。

(2)意义学习:指一种涉及学习者成为完整的人,使个人的行为、态度、个性以及在未来选择行为方针时发生重大变化的学习,是一种与学习者各种经验融合在一起的、使个体全身心投入其中的学习。

4、意义学习的特点:(1)学习涉及了个人,学习者整个人包括情感与认知都投入学习活动(2)学习是自我发起的,即使推动力来自外界,但是要求发现、获得、掌握和领会的感觉来自内部(3)学习是渗透性的,它使学生的行为、态度都发生变化(4)学习是由学生自我评价的,因为学生自己清楚这种学习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是否有助于弄清楚他想要知道的东西。

5、促进意义学习的条件:(1)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中心地位(2)让学生觉察到学习内容与自我的关系,一个人只会有意义地学习他认为与保持或增强“自我”有关的事情,而这种相关性将直接影响到学习的速度和效果(3)让学生身处在一个和谐、融合、被人关爱和理解的氛围。(4)强调要注重从做中学。

6、典型教学模式★:

(1)以题目为中心的课堂讨论模式—科恩(1969年创建)

(2)自由学习的教学模式★—罗杰斯①学生参与决定学习的内容与授课方式②学生选择信息源③师生共同制定契约④课堂结构安排的变通性⑤由学生进行学习的评定。

(3)开放课堂教学模式—韦伯★ P161(1971年提出)

7、对人本主义学习与教学理论的评价:P163

更多内容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