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威廉希尔app 考试频道小编为大家收集并整理了“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心理学考点汇总:关于学习迁移的传统理论及研究”,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请看正文:
关于学习迁移的传统理论及研究
1、形式训练说:★以“官能心理学”为基础,提出者是沃尔夫,认为个体心理的组成部分是各种官能,这些官能可以像肌肉一样提供训练而得到发展和加强。按照形式训练说的观点,训练和改进心的各种官能,这是教学最重要的目标;某些学科可能具有训练某一种和某些官能的价值。训练的内容不必重视实用知识的学习,重要在于形式的训练,只有经过形式训练提高各种官能,才会促进迁移的产生。
2、共同要素说:★是桑代克提出。“共同要素”指在两次学习在刺激-反应联结上的相同要素,指学习内容中元素间的一一对应的关系。认为从一种学习情景到另一种学习情景的迁移,只是由于这两种学习情境存在着相同的成分。只有当两个心理机制之间有相同要素时,一种心理机制的改进才能引起另一种心理机制的改进。人们在特殊情境中所需要的每一种知识、技能、概念或观念,一定要作为一种特殊的刺激-反应的联结来学习。
3、概括说:贾德进行过一个“水下击靶”实验。认为共同成分只是产生迁移的必要条件,而迁移产生的关键在于学习者能够概括出两组活动之间的共同原理,学习者的概括水平越高,迁移的可能越大。亦称概括化理论。
4、格式塔关系转换理论:同意是学习者对两种学习情境进行概括而引起的。且进一步认为迁移是由于学习者突然发现两个学习经验之间存在的共同关系的结果。它强调个体的作用,认为学习者必须发现两个事件之间的关系,迁移才能发生,但关系转换是复杂的,转换的实现会受到一些因素,如原先学习课题的掌握程度、诱因大小及练习量等。
5、奥斯古德的三维迁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