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学第三章

2012-11-05 12:08:40 字体放大:  

(1)自由教育目的观;

基本观点:以自由发展人的理性为目的的教育。强调智育的培养和理性的发展。

代表人物:(古希腊)亚里斯多德、(英)纽曼。

课程内容:“七艺”(哲学、算术、几何学、天文、音乐理论、文法、修辞学);

评价:自由教育对人性的发展是合理的;但过分强调知识的作用和无特定教育目的的教育没有或较少顾及社会的发展需要,使大学与社会成为两个不相干的部分。

(2)职业教育目的观;

基本观点:以培养专业人才、养成学生的职业属性为教育目的。

代表人物:中世纪大学

课程内容:重视专业课程

评价:发展人的职业适应性,提高人的社会适应能力有利,但是容易使人处于“工具人”的地位,容易忽略人的情感、理性的发展和需要。

(3)普通教育目的观(综合教育目的观、全面教育目的观);

基本观点: 以培养人的独特品格和个人生活能力为核心内容的教育。目的在于为学生提供完满生活所需要的价值观、态度、知识和技能。

课程内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领域中与人的发展和社会需要相关的内容。

评价:普通教育吸取了自由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精华,有可取之处,特别是在大学教育初期。但是普通教育很难保证高等教育的专业性要求。

(4)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的教育目的观。

基本观点:把普通教育的内容与精神融入到专业教育的全过程中去。即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

课程内容:科学教育、人文教育目的观。

评价:知识经济时代对高等教育培养人的内在规定性使然。值得提倡的高等教育目的观。

• 2.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相结合的模式

(高等学校培养目标的不同指导思想)

通才教育:与职业准备不密切相关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

专才教育:与职业准备密切相关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

• 两种模式的结合模式。

学科专业综合发展模式;

学分制与选课制结合模式;

不分专业模式;

产学研结合模式。

三、论述题

1.在高等教育实践中怎样做到”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

2.大学校长应如何树立科学、合理的高等学校培养目标?

以上为威廉希尔app 为大家整理的“2012年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学第三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