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学知识考点讲义(7)

2012-11-02 15:46:49 字体放大:  

威廉希尔app 教师资格频道编辑为考生搜集整理了“2012年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学知识考点讲义(7)”等信息,祝愿广大考生取得满意的成绩。

一.名词解释

1.基础研究——为了获得关于现象和可观察事实的基本原理的新知识而进行的实验性或理论性的研究活动,它不以任何专门的或具体应用为目的;

2.应用研究——为了获得新知识并服务于应用目的而进行的研究活动;

3. 技术开发——利用现有的科技原理,为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新服务等的开发而进行的系统性工作。

[例]

塑料导电性研究(基础研究);

导电性塑料研究(应用研究);

利用塑料导电性研究和导电性塑料研究成果进行新电子元件开发、新电池开发、新显示器开发等(技术开发) 。

4.科学研究成果鉴定——有关科技行政管理机关聘请同行专家,按照规定的形式和程序,对科技成果进行审查和评价,并作出相应的结论。

鉴定形式:检测鉴定;会议鉴定;函审鉴定;

二.简答题

1.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意义?

(1)内部意义

人才培养意义;

师资建设意义;

学科建设意义;

经费筹措意义。

(2)外部意义

提升国家科技水平,繁荣学术文化;

服务社会;

解决国际学术难题。

2.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原则?

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原则;(p234)

社会经济效益与学术水平相统一原则;

以应用研究、开发研究支持基础研究原则;

遵循项目指南与尊重自由选题相结合原则;

多层次、多模式相结合原则。

三.论述题

1.怎样提高课题申报的命中率?

选题

项目设计

选题

选题导向:科学发展导向与市场需要导向。

价值性(学术价值、社会价值、主体价值);

可研究性 (科学性、创新性);

可行性(客观条件、主观条件、时机)

选题方法:问题法、移植法、交叉法、追踪法。

项目设计

项目设计的具体工作是填写《申请书》。

《申请书》是课题评审的主要依据之一。申请书能全面反映申请人的学术思想,研究意图,研究小组的组成、水平,研究项目的内容及为实现目标所采取的技术路线、实验方法、预期取得的成果以及所在单位的条件等。其中,又以项目的立论根据和技术路线为关键。

• 项目立论依据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项目提出的必要性;二是研究项目中提出的概念、规律的理论基础。

• 技术路线是指项目研究内容确定之后,如何进行研究,也就是把申请人的研究方案和技术措施用文字表达清楚。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是衡量项目优劣的重要因素之一。同行专家可根据申请人提出的技术路线判断所提出的研究课题能否如期完成及所能达到的水平。

• 课题落选的因素按主次原因排序为:

• 1)对国内外研究动态了解不全;

• 2)与同类研究重复,又无特色;

• 3)研究技术路线不完善;

• 4)项目意义和目标不明确;

• 5)在计划年内难以达到预期目标。

• 申报成功秘诀是:

• 了解现状是前提,

• 现有条件是基础,

• 创新研究是根本。

• 2.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成果的转化?

(1)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内容:

将应用性成果推广到国民经济建设的有关部门、行业,使之发挥作用;

将研究成果推广到学科教学中,提高教学质,进行学术交流与传播。

(2)促进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对策

国家提供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政策环境与转化平台;

高校成立专门的机构;

规范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管理体制;

探索产、学、研结合模式。

以上为威廉希尔app 为大家整理的“2012年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学知识考点讲义(7)”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