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教师资格教育学复习指导:中小学德育任务

2012-11-02 15:26:15 字体放大:  

威廉希尔app 教师资格频道编辑为考生搜集整理了“2012年教师资格教育学复习指导:中小学德育任务”等信息,祝愿广大考生取得满意的成绩。

一、中小学的德育任务

中小学德育的任务反映了一定社会对中小学学生品德教育的要求,明确德育任务,对于提高德育的自觉性,减少盲目性有重要意义。具体地说,我国现阶段中小学的德育任务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学生具有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道德品质

政治方向是一个人政治观点和政治态度的核心。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就是教育学生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思想,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全心全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培养学生的道德思维、评价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

道德思维能力就是对道德现象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道德思维能力就是要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科学地看待政治问题、社会问题、人生问题,正确地理解道德的社会意义和道德规范等。

3.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是通过教育和自我教育实现的。

以上三个任务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要注意发挥三者的整体作用,而不能忽视任何一个方面。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高尚品德。

二、小学德育的内容

小学德育的内容是依据德育目标的要求,用以教育儿童的思想、政治、道德方面的知识、理论、准则、规范等。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集体的教育

2.刻苦学习、积极进取的教育

3.个性品格教育

4.遵守纪律、自觉守法的教育

三、中学德育的内容

我国中学德育的内容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来确定的,主要进行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核心内容的道德教育。

1.爱国主义教育

2.集体主义教育

3.劳动教育

4.纪律教育

5.文明礼貌教育

6.社会主义教育

四、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1.德育过程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

2.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具有多样性

3.德育过程是在活动和交往中接受各方面影响的过程,具有实践性的特征

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反复提高的过程,具有长期性和反复性的特征

五、德育方法

德育方法是为达到德育目的,在德育过程中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它包括教育者的施教传道方式和受教育者的受教修养方式。

(一)说服教育法

说服教育法是通过向学生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思想觉悟的方法。“说”是向学生讲清道理,“服”就是使学生接受道理。

(二)榜样示范法

示范法是德育工作中的一种重要的也是常用的有效方法。榜样示范法是教育者借助榜样人物的优秀品质、模范行为或有意义的事例来教育学生、感染学生的方法。

以上为威廉希尔app 为大家整理的“2012年教师资格教育学复习指导:中小学德育任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