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导语
导语是指一篇消息的第一自然段或第一句话。它是用简明生动的文字,写出消息中最主要、最新鲜的事实,鲜明地提示消息的主题思想。
导语的要求,一是要抓住事情的核心,二是要能吸引读者看下去。
导语的形式主要有:
叙述式、描写式、提问式、结论式、号召式、摘要式、评论式、综合式、解释式等。
(3)主体
主体是在导语的基础上,引入更多的与主题相关的事实,使之更加翔实、具体,是消息的主干部分。它紧接导语之后,对导语作具体全面的阐述,具体展开事实或进一步突出中心,从而写出导语所概括的内容,表现全篇消息的主题思想。
消息主体的写作,要注意以下三点:
①围绕主题,扣紧导语。
②段落分明,启承自然。
③手法灵活,叙述生动。
(4)背景
新闻背景指事件的历史背景、周围环境及与其他方面的联系等。写新闻有时要交代背景,目的在于帮助读者深刻理解新闻的内容和价值,起到衬托、深化主题的作用。
背景常见的类型有三种:对比性的、说明性的、注释性的。也有的新闻学将背景分为四种:人物背景、地理背景、历史背景和事物背景。
(5)结尾
消息是叙述性文体,叙完即止,一般不用专门的结尾句段。有些消息服从主题的需要,用专门的评论、点睛、建议、背景等内容结尾,以增大消息的容量,提高消息的表现力。新闻的结尾有小结式、启发式、号召式、分析式、展望式等。这些结尾写作与一般记叙文结尾的写作并无大的不同。
(6)消息来源和署名
消息来源指消息由何新闻机构采写,写发于何地、何时,正规的消息都标注消息来源。
(二)通讯
1.通讯的概念
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它是记叙文的一种,是报纸、广播电台、通讯社常用的文体。
2.通讯的特点
一般来说,通讯具有以下四大特点:
(1)严格的真实性;
(2)报道的客观性;
(3)较强的时间性;
(4)描写的形象性。
3.通讯的写作
(1)主题要明确。
(2)材料要精当。
(3)写人离不开事,写事为了写人。
(4)角度要新颖。
三、教育写作
(一)教育写作应注意的问题
1.材料的阅读
阅读材料是写作的基础。因此必须根据作文要求,有针对性地、认真地反复阅读材料。阅读时要通读和细读相结合。
通读即快速扫阅全文,了解材料的题材、体裁、结构和逻辑关系,了解材料的主要内容、主要问题以及主要问题的类别和性质。
细读是指在通读的基础上,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阅读材料,把握材料的细节,进一步明确材料的主要内容和主要事实,弄清主要问题形成的特殊原因和条件,把握其主要矛盾;挖掘隐含在材料中的深刻含义,归纳出可资论证的观点。
2.概括主题的方法
概括材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就是用简明的语言文字,准确地概括主要问题的内容、性质,阐明主要观点和看法。具体到写作上,则没有固定的格式。一般而言,它类似于普通文体写作概述主要问题,是建
立在对材料内容和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的基础之上。材料所反映的内容可能是多方面的,包含的意思可能是多层次的,反映的观点可能差别很大。因此,分析和归纳问题时要有所侧重,即抓住主要矛盾和主要问题,搞清问题的针对性。
3.解决问题的方法
考生可根据给定材料反映的主要问题及其类别,与自己收集的这一类别的社会问题进行比较和印证,认识该主要问题形成的普遍规律以及一般的解决方案,同时根据该主要问题形成的特殊原因和条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一般性解决方案的基础上,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
提出方案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因此提出的方案就要针对问题产生的现实原因、条件和具体环节,提出各种解决办法,消除问题在各个主要环节产生的原因和条件,从而使问题得以解决。提出方案不可能一步到位,方案中可能有不完善的方面,因此要对方案反复论证评估,查找漏洞,不断进行调整和修正,从而使最终方案成为可选的最佳方案。
在表述解决方案时,要有一定的逻辑顺序,要层次分明,前后照应,不能杂乱无章,更不能相互抵触。
4.论述问题的方法
(1)立论
立论是写作议论文的关键环节,即确定议论文的中心论点。立论必须立足于给定材料,从中挖掘出可供议论的中心论点。
在立论中,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①立论要联系教育现实,有针对性。教育写作所给材料都是反映教育方面的问题,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因此,考生要在立足于给定材料所反映问题的基础上,广泛联系教育现实中相同性质的问题,从中引申归纳出自己的中心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