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教育与政治制度
(一)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政治对教育的领导权和享受权的制约
教育的领导权直接关系到教育为谁服务和怎样服务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教育的首要问题。这一问题决定着教育的社会性质、价值方向等一系列教育上的大政方针,进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教育的方方面面。一个国家的教育领导权受政治的控制。统治阶级首先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来掌握教育的领导权,通过国家所颁布的政策和法令,规定办学的宗旨和方针,并以强制手段监督执行,以此把教育纳入他们所需的轨道。同时,各级政权机构往往还利用其权力任免教育机构的领导人和教师,从组织上保证这种领导权;利用经济力量来掌握教育的领导权,如利用拨款、捐款等办法,有效地控制对教育的领导;以思想上的优势力量来影响和控制教育,在教育领域内,通过教科书的编定和各种读物的发行以及对教师思想的影响,从实际上左右教育工作的方向。
2.政治对教育目的的制约和影响
教育目的的制定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对教育提出的要求的集中表现,它直接反映了统治阶级的利益和需要。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这是由一定社会的政治制度所决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和不同的历史阶段,社会的政治要求不同,教育目的也必然是不同的。
3.政治对教育内容的制约和影响
有什么样的政治,就有什么样的教育,这在教育内容上体现得最为具体明确。在以往的阶级社会里,当统治阶级把自己的意志上升为国家的意志之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就把这种意志强加和渗透到教育的内容中去,利用教育这一工具,来传播统治阶级的政治思想观念,从思想上来支配和钳制被统治阶级。
4.政治对教育制度的制约和影响
在阶级社会里,统治阶级的利益与要求总是集中地反映在政治制度中,然后通过政治制度对其他制度产生决定性的制约作用。
(1)有什么样的政治制度,必然具有与之相适应的教育制度
当今世界,各国的教育体制各不相同,有高度集中型,如在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法国,在教育上也是一种典型的中央集权制;有19由开放型,如在政治上实行地方分权的美国,在教育上,各州各校都有较大的自主权力;也有介于两者之间的综合型。教育体制的建立,一直接受各国的政治制度所制约。不同的社会制度,会有不同的教育体制,即使在同一社会制度下,由于历史发展阶段不同,教育体制也不同。
(2)政治体制改革推动教育体制改革
政治的统率与支配地位,一方面决定了政治制度对其他各种制度的制约作用,另一方面也决定了它的变革必然能带动与促进其他方面的变革,19然也包括教育体制的改革。我国古代大大小小的教育体制改革,总是与政治改革的形势紧密相连的。世界近代史上一些进步的政治革命与改革,如日本的明治维新、法国的大革命、苏联的十月革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等,无不直接推动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教育体制改革也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政治上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的背景下进行的。因此可以说,政治体制的改革推动了教育体制改革。
(二)教育对政治的影响和作用
教育并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政治的制约,它作为一种能动的社会因素,也能对政治产生巨大的影响。在不同社会和不同的历史时期,教育表现出不同的政治功能,它既可为维护和巩固某一政治制度服务,也可为****某一旧的政治制度、建立新的政治制度服务。教育具有什么样的政治功能,是由教育的社会性质决定的。在一般情况下,教育对政治表现出以下几方面作用:
1.促进年轻一代政治社会化的发展
政治社会化就是个人逐渐学会适应现有社会的政治制度和规范,并表现出相应的态度和行为的过程。通过政治社会化,可以形成一定社会主流性的政治意向,提高火们的政治参与意识,巩固社会的政治基础。社会成员的政治社会化状况直接关系到一定社会政治制度和政治秩序的稳定。现代社会,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教育内容中的政治课程、公民课程和思想品德课程本身就是一定社会政治制度与政治主张的知识和规范,而教育内容中的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内容,往往也不同程度地带有某种政治色彩。教育过程中教师的政治立场、教师组织和指导学生参与的政治活动,都会以各种方式影响学生的政治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