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教师角色心理特征

2012-11-02 11:02:22 字体放大:  

威廉希尔app 教师资格频道编辑为考生搜集整理了“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教师角色心理特征”等信息,祝愿广大考生取得满意的成绩。

第六节 教师角色心理和心理特征

一、教师的角色心理

(一)教师角色的含义教师角色是指由教师的社会地位决定的,并为社会所期望的行为模式.也即教师角色代表教师个体在社会团体中的地位和身份,同时包含着许多社会期望教师个体应表现的行为模式.

(二)教师的心理角色

1.传道者角色.教师具有传递社会传统道德、正统价值观念的使命,"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进入现代社会后,虽然道德观、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但学校、教师的道德观、价值观总是代表着居社会主导地位的道德观、价值观,并且用这种观念引导年轻一代.

2.授业解惑者角色.我国唐代的韩愈在《师说》里讲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是各行各业建设人才的培养者,他们在掌握了人类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所获得的知识经验、技能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精心加工整理,帮助自身在很短的时间内掌握人类几百年、几千年积累的知识,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技能技巧.在学生遇到困惑时,他们能帮助解除困惑.

3.管理者角色.教师不仅是传道、授业者,还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管理者.教师对教育教学活动的管理,包括确定目标、建立班集体、制定和贯彻规章制度、维持班级纪律、组织班级活动、协调人际关系等,并对教育教学活动进行控制、检查和评价.

4.示范者角色.教师的言行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榜样.夸美纽斯曾很好地解释了这种角色特点,他说,教师的职务是用自己的言行教育学生.学生具有向师性的特点,教师的言论、行动、为人处世的态度,对学生具有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

5.父母与朋友的角色.教师往往被学生视为自己的父母或朋友.低年级的学生倾向于把教师看做是父母的化身,对教师的态度类似于对父母的态度;高年级的学生则往往视教师为朋友,希望得到教师在学习、生活、人生等多方面的指导,同时又希望教师是分担自己快乐与痛苦、幸福与忧愁的朋友.

6.研究者角色.教师工作的对象是充满生命力的、千差万别的活的个体,传授的内容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这就决定了教师不能以千篇一律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而要以一种变化发展的观点、研究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对象、工作内容和各种教育活动,不断学习新知识、新理论,不断反思自己的实践,不断发现新的特点和问题,以使自己的工作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并且有所创新.

教师职业的这些角色特点决定了教师职业的重要意义和重大责任.

(三)教师职业角色形成的主要条件

1.全面正确认识教师职业

要促进教师角色的形成,首先要使从事教师职业的人在正式成为教师前就对教师职业及相应的角色有一个较为全面而正确的认识.

2.树立学习榜样

树立榜样有助于新教师形成职业角色,通过榜样的行为示范,人们能够掌握社会对教师的角色期望,学会在不同情境中从事角色活动,处理角色冲突.

3.积极参与教育实践

要促进教师角色意识的形成,新教师还要通过自己的教育实践,使自身的心理需要发生变化.

以上为威廉希尔app 为大家整理的“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教师角色心理特征”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