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仕袱
我们现在来到了道仕袱,它位于西塞山脚下东侧,这里在历史上先后设置过京都、西陵县、土复镇、楚雄镇、道仕袱镇、市和黄石城等。在汉、晋、隋、唐、宋、元、明、清时期,这里曾是繁华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镇。公元1935年8月中秋夜,日寇海、陆、空三军猛攻西塞险隘,使道仕袱这个千年古镇变成了一片废墟,古镇雄貌现已踪影全无。
古钱窖
尽管道仕袱的古镇雄貌现已荡然无存,但在此处的六次古钱窖发现,却能证明其古代的繁华。
第一次,明万历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发现一金窖及一墓葬的随葬物品。
第二次,明崇祯七年(公元1634年)发现一钱窖,方中丈余皆满,钱贯铁线已朽。
第三次,清乾隆甲子(公元1744年)春,发现一钱窖,坎土长二三里,挖掘时间长达数月。
第四次,民国三十三年(公元1944年)发现一窖铜钱,被日寇用船满载而去。
第五次,1955年5月,大冶钢厂水利工程指挥部在西塞山下取土时,发现一银窖,出土银292锭,共重133.38公斤。
第六次,1967年11月15日,维修西塞山下江堤时,发现宋代钱窖,掘出方孔铜钱串近30万斤。
以上六次发现均在西塞山东,官至宋朝卫国公的吕文德故宅附近。前四次发现仅有文献资料可查,后两次发现则有大量实物为证。最后一次罕见的发现时值文革期间,发掘的实物除文物部门留有千余斤外,所余部分被运到武汉冶炼厂销毁,实为一大罕事。据长年居住在道仕袱的村民传说,西塞山麓埋藏有九个钱窖,按此传说尚有三窖仍埋在地下。
古墓葬
解放后,在西塞附近,曾多次发现古代墓葬。
汉墓群
1955年,在道仕袱取土修筑江堤时,发现八座汉代砖室墓。出土文物有凿金片、五铢钱、货泉、铜镜、铁刀、四耳壶等。
晋墓
1982年3月,发现两座魏晋时期的砖室墓葬,一号墓出土青瓷碗等16件;二号墓曾被盗掘,仅存瓷碟一件。
元墓
1983年9月,发现元代墓葬一座。墓内发现印有“西方净土”、“西方极乐”字样的“制钱”,反映死者信奉佛教。
解放后在西塞山附近一共发现从东汉至明代的墓葬40多座。因保护不周,存者极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