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浙江省传说典故:茅山庙菩萨的来历
清朝年间,一批强盗为攻打桃花岛,开来无数战船,泊在四周洋面上,摆出威风,要岛上守军投降。
当时,桃花岛上只有三门大炮,面对洋面上的敌船,炮台守备吓得骨骨抖,差点没把苦胆吓碎。他欲想暗地升白旗投降,碍于镇海关已下达死守令和全体官兵抗战激情,不敢妄自作为。于是只好每天喝酒,喝醉后闷头在睡,并叫炮手每天打两炮壮壮胆,好在敌军尚未摸清岛上的火力配备,没有开炮攻击。
有个烧火囝,长得浓眉大眼,人称伙房里的“大力士”。小囝年纪蛮轻,刚好20出头,做起事来心蛮急,火气也蛮大,有话藏不住。他对守备的做法不满,咕嘀道:“每天打两炮,又不是过年放炮仗!”
有一日,烧火囝起得蛮早,饭烧熟,天还未亮,走出一看,岛外洋面上灯火锃亮,心里十分难受。他想,这批强盗实在可恶,要想侵吞我们锦绣河山,偏偏守备不抵抗,真是有力出勿上。忽然,一个奇怪而又大胆的想法涌上心头:“我偏偏不相信,会赶不走这批强盗,趁还未天亮,我放两炮试试。”烧火囝只晓得炮火点引火线,勿晓得咋引火,奔进厨房,捧出一桶炭火,倒进炮筒,只听“轰隆”一声震天巨响,火炮爆炸,把个烧火囝炸飞到海里。
岂料,火炮一爆炸,把岛上的一块岩石炸起,“砰”地飞上了天,刚巧落在强盗船的驾驶室顶上,把强盗头子压得粉身碎骨。强盗群龙无首,又见岛上火炮威力如此之大,吓得连忙起锚逃跑。这辰光,天上刚好响起“隆隆”雷声。
烧火囝的尸体甩到海里,天亮,氽到茅山海涂上,老百姓抬起一看,人墨黑,眼乌珠突出,又威武,又吓人。人们说,这次击退强盗,定有菩萨暗中帮忙,炮一响,天上雷声也跟着响。于是当地百姓在茅山造了间海神庙,把烧火囝当菩萨供奉起来。
传说,以后茅山海神庙菩萨交关灵,香火也越来越旺,一间庙堂显得过小,但茅山老百姓穷,无钱扩建。
有一天,皇后娘娘生病,朝中太医没有办法,只好贴出皇榜,广招名医,为娘娘治病,要钱给钱,要官给官。皇榜贴出好几天,不见有人揭榜,为皇后娘娘治病的消息从京城临安传到了偏远小岛。
一天,一个草药郎中路过京城,伸手揭了皇榜。守城卫士将他送进皇宫,报告皇上。皇帝见是一个民间草医,有些不太相信,就高声说道:“你能医好娘娘之病?”“禀告皇上,小的正是来为娘娘治病的。”说也奇怪,这草药郎中真的一下医好了娘娘的病,全宫上下一片欢腾。
皇帝当即召见草药郎中,问其姓名,需要何物?郎中不慌不忙地讲:“我姓茅,家住桃,门前两株桑,桑边两只蓝!”皇帝要封其做官,郎中摇头不答。皇帝要给他金银,郎中一走没了人影。皇帝就传下圣旨,叫各地官府寻找,找到有赏。后来,定海县官偶然来到桃花岛,听到百姓讲,茅山庙菩萨交关灵,也来朝拜,触景生情,不免想起“四句话”:“我姓茅”,或许就是指茅山;“家住桃”,可能就指桃花山;“门前两株桑”,茅山前头正好对着大双山、小双山;“桑边两只篮”,不就是上篮山、下篮山吗?莫非正是此地?县官经过仔细反复推敲,认定不会错,就差人奏禀朝廷。皇帝派钦差来桃花察看,看看茅山庙菩萨的确长得蛮像草药郎中,加上地理位置分布与“四句话”一模一样,就回京都复旨去了。过了不久,皇帝派钦差送来了一块“敕赐惠华候王”的敕封巨额金匾,并赐金丝玉印一枚、黄金千两。一路差人敲锣打鼓,好不热闹。后来,茅山庙作了很大扩建,成为海山最有名最雄伟的海神庙,一时间香火更旺。考试大整理
如今这块匾额还挂在茅山庙,金丝玉印不知什么时候被弄丢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