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语言习得起积极作用的叫做正迁移作用。弊是第一语言的某些特点、原有的生
活经验和民族习惯在某些方面、某种程度上对习得第二语言有干扰甚至抗拒作用 ,
这就是第一语言对第二语言获得的负迁移作用。 ( 第一文化对第二文化的学习也
有正负迁移作用 )
(3) 全面讨论了第一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学习的异同。另外 , 从学习者的角度看
, 据研究 , 成功的第二语言学习者与不成功的第二语言学习者相比具有一 些共同
的特点 : ①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目标 , 有极强的学习动力 , 有浓厚的学习 兴趣
, 有克服困难的毅力 : ②积极用所学语言进行交际 , 不怕犯错误 , 脸皮厚 , 不
怕丢丑 : ③在课堂上积极主动 , 不但注意语言功能 , 也注意表达功能的语言形式
: ④把 " 学习 " 跟 " 习得 " 结合起来 : ⑤不仅仅依赖视觉 , 避免逐字逐词翻译
, 注意泛昕泛读 , 善于排除冗余信息 , 把握要点和大意 : ⑥在目的语文化环境中
, 能够在两种文化之间保持理想的距离 , 既排除了母语所带来的保守性 , 又未被
目的语文化所同化 : ⑦具有双学习风格。
4. 第二语言教学跟第一语言教学比较
第二语言学习与第一语言习得 / 学习存在着许多根本性的区别 , 同样 , 第二语
言教学与第一语言教学也是两种性质不同的语言教学。
(1) 起点不同 , 第二语言教学要从培养学生最基本的言语能力开始。据我国
学者 ( 周国光、王藻华等 ) 研究 , 儿童到六岁时 , 基本上习得了母语。如果我
们把儿童习得母语的过程看成是在自然状态下不自觉地进行的 , 那么真正意义上
的正规的第一语言教学是从进入学校后开始的 ( 幼儿园可以说是准备阶段 ) 。因
为孩子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 , 在进行第一语言教学时 ,
无需从培养最基本的言语能力 , 或说得更直白一些 , 从一句一句地学说话开始。
他们既听得懂别人的话 , 自己也能说 (有的甚至还能识点儿字 ) 。第一语言教学
主要是为了进一步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读写能力 ( 语言能力 ), 以及用语言进
行交际的能力。孩子们入学后 , 上来就教他们识字、写字和阅读。第二语言教学
则不同 , 要从教目的语最基本的的发音开始 , 要从教说话开始 , 学生不具备最
起码的言语能力。第二语言教学可以说是从真正意义上的零开始。由于要从最基本
的言语能力开始 , 就带来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跟第一语言教学的一系列的区
别 , 也使第一语言教学和第二语言教学成为两门相互独立的学科。
(2) 第一语言的影响 , 第二语言教学要面对第一语言对第二语言学习的影响。第
二语言学习是在第一语言习得的基础上进行的 , 这决定了它不是在一张白纸上画
画儿。第一语言会对第二语言学习产生影响 , 这是一个不可避免的现实问题。这
种影响可以起正面的作用 , 如第一语言对第二语言学习的正迁移; 也可以起负面
的作用 , 如第一语言对第二语言学习的干扰。无论是什么样的影响 , 第二语言教
学都要去面对 , 正面的要在教学中加以充分利用 , 负面的要在教学中加以 预防
或排除。后者是第二语言教学要解决的一个重要的问题 , 也是一个难题。第一语
言教学不存在类似的问题。
(3) 文化冲突 , 第二语言教学要面对学习第二文化可能带来的问题。我们 说语言
和文化是不可分离的 , 语言本身既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 又是文化的载 体。
儿童在习得第一语言 ( 通常也是他们的母语 ) 的同时 , 也得到了这种语言的文
化 ( 通常也是他们自己民族的文化)。他们自然地形成了操这种语言的人所共同具
有的文化心理和文化习惯。学习第二语言 , 自然也要了解、学习、掌握第二语言
的文化 ( 通常不是本民族的文化 ) 。当第二语言学习者遇到不同的文化现象、
风俗习惯、思维方式等时 , 有些不容易理解并难以接受 , 这就会形成语言学习中
的文化障碍 , 乃至引起文化冲突。第二语言教学的任务之一 , 就是要结合语言教
学进行相关文化的教学 , 使学习者了解、理解 , 甚至接受第二文化 , 扫除第二
语 言学习中的文化障碍 , 避免文化冲突。这在第一语言教学中是不存在的。
(4) 教学对象不同 , 教学对象的学习目的不同 , 使得第二语言教学有别于 第一
语言教学。第一语言教学的对象是儿童 , 而第二语言教学的对象范围很广 , 从儿
童到成年人都有 , 其中有相当部分是成年人。我们在国内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对
象 , 可以说绝大多数是成年人 , 他们学习第二语言的目的也有多种多样 ( 求
职、升学、旅游、研究等等 ), 这使得我们教学要达到的目的也发生了变化 , 比
如说有的教学对象要获得全面的言语技能 , 有的只要求获得某一项或几项。而这
一切又影响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 使其有别于第一语言教学。
5. 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
一个人习得了一种语言 , 就意味着具备了这种语言的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 力。
语言能力是指一个人掌握语言要素和语用规则的能力 , 它是一种内在的能力。 语
言交际能力是指一个人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 包括口头交际能力和书面交际 能
力 , 它是一种外在的能力 , 是语言能力的外化。语言能力属于语言范畴 , 语言
交际能力属于言语范畴。
语言要素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和 ( 书面语言的 ) 文字。语用规则是语言的 使
用规则 , 也就是根据一定的语境 ( 交际场合、交际对象和交际目的等 ), 对谈
话内容、言语的语音形式、词、句式以及应对方式等进行选择的规则。语言要素和
语用规则统称为语言知识 , 它们是语言能力的构成因素。
语言交际能力是由言语技能和言语交际技能构成的。言语技能就是昕、说、 读、
写的技能 , 昕、说用于口头交际 , 读、写用于书面交际。言语交际必须以语言要
素为基础 , 但语言要素不等于言语技能 , 前者可以传授 ( 比如通过讲解 ), 而
后者是不能传授的 ( 要通过操练才能获得 ) 。言语交际技能就是用言语进行交际
的技能。言语交际技能必须以言语技能为基础 , 但言语技能并不等于言语交际 技
能。言语技能受语言规则的制约 , 保证言语的正确性;言语交际技能除了要受 语
言规则的制约以外 , 还要受语用规则的制约 , 保证言语的得体性。此外 , 人们
习得一种语言 , 同时也就习得了这种语言中的文化因素。因此 , 语言能力的构成
因素 , 除了语言知识以外 , 还要有相关的文化知识 ;语言交际能力的构成因素
,也要有相关的文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