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4-01-22
二要利用教师资源优势打造系列精品选修课程。我校教师教师资源丰富,实力强大。现我校有专任教师155人,省特级教师1人,正高级职称2人,高级教师82人,具有博士学历1人,硕士学历的教师24人,包括在读的共37人。60多人次获全国、省、市级荣誉称号。其中,体育艺术老师数量充足,实力雄厚,体育艺术类选修课程师资资源十分丰富。学校要充分依靠这样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业务精湛、爱岗敬业的教师队伍来构建起基础宽实、特长突出的选修课程体系,打造系列精品课程。
三要挖掘地域资源形成选修课程地方特色。瓯海是一方美丽、富饶的土地,这里山青水秀,林木茂盛,自然景观和人文资源丰富。叶适“学以致用”的思想、泽雅镇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泽雅“四连碓”、瞿溪镇台湾著名女作家琦君的故居、三洋湿地(温州生态园)等等,都是选修课程开发的丰富资源。学校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给选修课程的构建抹上亮丽的地方色彩。
同时,还要借助学校周边的温州大学城和瓯海职业集团学校等校外资源来开发校外选修课程,做到内外结合,相辅相成,使学校的选修课程建设形式多样,内容充实。
(2)梳理整合资源,形成选修课程体系的建设特色。
特色是一所学校独具的生命力。选修课程建设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努力强化个性,充分开发利用学校的优势资源,或者针对学校课程资源提炼整合出自己不同于其它学校的差异,以“异”形成特色,以“异”形成优势。
根据瓯海中学文化底蕴比较深厚、瓯海地域人文资源和自然景观比较丰富、师资队伍实力比较雄厚的特点,学校经过反复的讨论论证,确定了“基础宽实,体艺见长”的选修课程特色的建设思路。“基础宽实”是指依托多样化的校内外资源,通过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程开发和设置给学生搭建全面发展的宽阔平台,给学生今后的职业走向创造尽可能广阔的选择空间;“体艺见长”是指依托学校的优势资源,通过体育艺术类选修课程的开发设置培养学生兴趣特长,为学生的健康人生和优雅人生打下扎实的基础。
(3)紧扣课程建设特色,推进选修课程的规范开发。
第一,宣传动员,明确任务。要求每位一线老师要从自身优势出发,准确定位,确定选修课程开发方向,至少负责一门选修课程的开发。
第二,确定重点,打造精品。打造精品课程是指聚集优质的教育资源,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使学生得到最好的教育,并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得到教学共享的一项教学创建活动。学校要在深入挖掘、梳理、整合教育资源的基础上建设精品课程,做到在学科拓展、兴趣特长、职业技能和社会实践四类领域中都有代表性的精品课程。
第三,以点带面,形成系列。要以精品选修课程为核心,展开相关课程的开发,拓展特色选修课程的外延,丰富特色选修课程的内涵, 最终形成系列化的特色选修课程,真正把特色做大、做强。以艺术选修课程为例,要充分发挥品牌社团“话剧社”的龙头作用,围绕话剧表演艺术这一核心,延伸开发朗诵、表演、舞蹈、表演基础理论、形体塑造等课程,形成一门综合性、系列化的特色课程。
第四,加强指导,规范开发。主要通过专家讲座、课程范本展示、个别辅导等方式来规范课程的开发,课程开发做到有目标,有内容,有评价,操作性强。
(4)突出学生主动选择,建立完善的选课制度和学分管理制度。
选课制度和学分管理制度的建设要突出严谨性、科学性、完善性,要尊重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走进各喜欢的课堂。在尊重学生的个人意愿的同时,又建设性地引导学生学生找到其个人、兴趣、职业目标和实际能力这三者与学校所提供的多彩的课程的最佳契合点,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为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宽实的基础。
3、大力搭建校本培训平台,打造一支“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教师队伍。
形成与学校办学目标定位和课程体系相适应的骨干教师梯队。为了适应当前不断深入的课程改革,适应教育发展的大趋势,教师应该转变理念,与时俱进,不断调整自身的知识结构,不断更新知识,提高业务水平,做到“一专多能”,使自己的教学能力由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
(1)健全培养激励机制。建立各个层次教师对象的分类业务档案,落实结对培养制度,实行与教研组团队考核相挂钩的激励机制;建立健全选修课程开发激励机制,把选修课程开发作为学年优职考核、评先评优的重要标准之一;奖励表彰选修课程开发成果显著的老师。
(2)启动实施全员培训工作。第一,鼓励教师参加高一层次的学习深造,支持外出学习、研修活动和挂职锻炼,不断提升学科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第二,出台选修课程教师培训办法,鼓励、支持教师参加选修课程的培训,努力建设一支德才兼备、一专多能、开拓创新的复合型教师队伍。
(3)完善评选制度。建立健全学校的学科骨干教师评选办法,与市、区级评选全面接轨,并定期提前评选,加强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支持名师工作室开展工作。积极创造条件举行名师(名班主任)教育教学思想研讨会,鼓励立项课题研究,支持名师出书立著,扩大影响。
(5)落实经费保障。设立骨干教师和选修课程教师培训专项经费,保障各项措施的有效落实。
4、积极开展教学方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打造多元高效、生动活泼的课堂。
教学方式变革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和命脉,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只有通过教学方式的变革才能固着为鲜活的教育实践。
(1)转变观念,形成如教学方式改革共同的价值意识。第一,主体意识。新课程强调要培养人的主体性,强调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人的生成和发展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学必须凸显人,把人作为教学的中心。教学方式要以人为本,要通过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来创造性地教和创造性地学。由此必须重视和发挥教师和学生双边的主体性。第二,多元意识。变教师直接奉送的方式为学生尝试发现方式、自主探索方式;变单向演绎传输信息方式为数学实验方式、多向合作交流方式;变接受性教学方式为研究性教学方式、问题解决方式:变封闭型教学为开放型教学方式、综合型教学方式。第三,整合意识。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第四,情感意识。情感既是学习方式的有机组成要素,又是学生学习方式得以转变的必要条件。教师在教学中应加强情感的渗透,以情感为主线进行教学。
(2)研究实践,切实推进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学方式转变的四个方向:第一,情境教学。教师从学生需要出发,引入、制造或创设某种与教学内容、学生特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激发和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学生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地发展,以期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第二,探究学习。通过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对当前教学内容中的主要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深入探究并进行小组合作交流,从而较好地达到课程标准中关于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要求。第三,体验性学习。强调学生亲自参与信息的整理和知识的构建,亲自经历知识的生成过程,突出学生能动学习的重要性和学习主人的根本地位,从而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
5、紧抓新一轮深化课改的契机,借力完善学校德育课程体系
学校传统德育主要存在如下四个问题:德育目标与内容不切实际;德育活动混乱无序;德育方法重说教轻体验;德育评价不合理。在当前大力推进新一轮课改的形势下,我们要借梯上楼,借力发展,整合资源,整体重塑,从德育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途径和方法、课程评价等四个方面来构建学校德育课程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德育工作整体效能,改变目前零散无序、高耗低效的德育局面,和本次课程改革形成合力,切实推进学校素质教育。
由精品小编为大家提供的浙江省温州瓯海中学学校特色发展思路就到这里了,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标签:瓯海中学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