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指点中考语文小小说阅读题四步走

编辑:sx_zhangjh

2014-04-14

语文课程标准》对7~9年级在文学作品阅读方面除了要求学生“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之外,在文学作品欣赏方面还提出了如下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近年来,作为文学形式之一的小小说,因其短小精干且寄意深远的特点而被各地中考命题者所青睐,那么,采用怎样的阅读方式才能在阅读过程中把握要旨,击中命题目标呢?以下根据实例所谈到的四步分析法或许能给你一些有益的启示。

四步分析概述:通过描写分析人物性格——通过情节、环境补充人物性格——通过人物性格分析人物形象——通过人物形象分析主题思想。

■小小说范例

①一个暴君,一个哲人。他们同时生活在一座城市里。

②暴君指着哲人的鼻子吼道:“你,必须从内心臣服于我!否则,我杀你!”哲人笑笑,不说话。暴君突然笑了:“不会让你这么痛快地死的!”哲人笑笑,不说话。

③这时上帝来了。暴君臣服于地;哲人谦卑地躬下腰。上帝说:“孩子们,不要太吵闹。”他指着暴君说:“你一吵闹,我就痛苦难忍。”他又指着哲人说:“你一思考,我就想笑。”然后,上帝建议他们一同穿过沙漠,不带任何补给。谁活着出来,谁就是王者。暴君骂骂咧咧地上路了。他很自信,多年的厮杀、搏斗生涯使他藐视沙漠。而哲人依然笑眯眯的,不见任何异样。

④开始的两天,暴君一鼓作气,遥遥领先。他计算过:骑骆驼穿越沙漠需要6天,而他加把劲,估计5天足矣。哲人并不知道他需要多长时间,如果死了,他就去见上帝;如果活着,他就云游四方。因此,哲人安步当车,只是偶尔考虑一下前进的方向。

⑤第三天,哲人远远看见沙漠上有个小黑点。渐渐走近,发现是暴君。那时暴君又热又累又饿,不堪重负,脱得只剩一条裤衩,坐在沙丘上。看见哲人,他傲慢地站起身,拍拍屁股,与哲人一同前进。哲人一直不说话,世界很静,只听见脚踩沙子的沙沙声。暴君终于忍不住了:“你,不渴吗?”哲人笑笑。暴君又问:“你,不饿吗?”哲人笑笑。过了好一段时间,暴君恼怒地叫道:“你,不感到寂寞,不感到无聊吗?”哲人笑笑。又过了好一段时间,暴君说:“若有剑,我会立刻杀你!”

⑥第四天,两人都有些垮了,走得很艰难。暴君一路咕咕哝哝,像是与哲人说话,又像是自言自语。哲人脸上也不再有往日的笑容,但沉默依旧。沙漠越来越静了。

⑦第五天,暴君远远落后了,他的精神已处于半失常状态,胡言乱语着。静默的沙漠对于他就像刀山火海一般沸腾、喧嚣。哲人也极端疲惫,难以支撑,但他依然移动脚步,没有停歇。

⑧第六天,暴君在癫狂中迷失方向,后来再也没有人见过他。而哲人也快不行了,常常虚弱得栽倒,但方向感还在,他爬啊爬啊……

⑨第七天,早晨的阳光很好,露水也很滋润。哲人睁开眼,看见不远处有个村庄。

一、通过人物描写分析人物性格

因为篇幅短小,小小说的人物并不复杂,《赌》中只有“暴君”、“哲人”和“上帝”三个人物,而主要人物明显是“暴君”和“哲人”。通过人物描写分析人物性格是一个较浅易的思维过程,但考虑问题的时候需要注意几个细节:

1.凡是文中涉及的人物描写方法都要考虑到,重点是分析主要的描写方法。如《赌》文中对二人的神态、动作描写,对“暴君”的语言描写等。如果我们在分析时仅仅关注“暴君”的语言描写,我们也许只能从文中读出他浮躁(或急躁)的性格特点,但再通过分析他“指着哲人的鼻子”等神态与动作,我们就能进一步了解他张狂(或盛气凌人)、自负等性格。

2.要关注人物描写时能展示人物性格的关键词。《赌》文第③段中的“他(暴君)很自信,多年的厮杀……”中的“自信”及第⑤段中的“他(暴君)傲慢地站起身”中的“傲慢”等,这些词语不仅是对人物神态的描写,也直接展示了人物的性格。

3.关注具有双关意义或较含蓄(具有深层含义)的描写词语。比如,文中多次写到“哲人”的“笑”与“沉默”,无非是为了展示哲人“沉着(沉稳)”、“心态平和”等性格特点。

二、通过情节、环境补充人物性格

小说的三要素包括人物、情节和环境,但这三者之间实际上不是并列的,从某个角度而言,情节与环境是为塑造人物服务的,它们对人物性格的补充作用有时候会体现得相当重要。

自然环境描写除了推动情节发展这一作用之外,其他作用都是围绕人物展开的,它们包括:烘托人物心理活动,烘托气氛,烘托人物性格。比如,文章第⑥段末句写到“沙漠越来越静了”,乍看似乎与人物性格无关,但就是在这样“越来越静”的沙漠之中,“哲人”坚韧与平和的心态才最巧妙地得以展现。再比如末段中写道:“早晨的阳光很好,露水也很滋润。哲人睁开眼,看见不远处有个村庄。”这是不是在告诉我们,只有以坚毅的性格去战斗,才能看到生命的绿洲呢?

故事情节在塑造人物性格方面的作用,需要我们从整体上去把握,简而言之,就是我们要看清通过事件的发生与发展过程,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格特点。“赌”完全程之后我们发觉,“暴君”因浮躁而自食恶果,而“哲人”则因坚毅谦卑而最终迎来了自己生命的春天,整个情节都是围绕“暴君”的浮躁与“哲人”的平和心态而展开的。

于是,我们可以将“暴君”的性格特点归纳为:张狂(盛气凌人)、傲慢、自大(自负)、浮躁(急躁、意气用事);将“哲人”的性格特点归纳为:沉稳(沉着)、谦卑、耐劳(坚韧或坚毅)、心态平和。

三、通过人物性格分析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应该是人物性格与其身份地位的综合。人物性格的分析为人物形象的分析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就如同要造一幢楼房,结构上的大多数建材都已具备,就只等着将这些材料组合在一起了。从表达上而言,人物形象用如下的方式概括:××是一个(人物性格)的(人物身份地位、性质、评价等)形象。在《赌》文中,“暴君”形象可概括为:“暴君”是一个盛气凌人、傲慢自负且经常意气用事的反面形象:“哲人”是一个遇事沉稳、待人谦卑、心态平和且能吃苦耐劳的正面形象。概括时,如果能够确定人物身份的,则以“工人”、“农民”、“小市民”、“手工业者”……概括;如能确定其评价的,可以“文学家”、“画家”、“政治家”……概括;如能确定其(阶级)性质的,可以“资本家”、“封建地主”、“走狗”……概括。

四、通过人物形象分析主题思想

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目的在于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这里的“社会矛盾”与“现实生活”就是小说反映的主题思想。因此,每一个形象的塑造都是有其目的的,分析时如果能抓住人物形象,把作者塑造这个形象的目的揭示出来,就能顺利达到分析主题思想的目的。

《赌》文塑造“暴君”和“哲人”这样两个人物形象的目的是什么?从“暴君”的角度来说,无非是告诉人们目空一切的狂妄之徒终将自食恶果,警示人们做任何事情都不可心浮气躁;从“哲人”的角度而言,无非是想告诉人们唯有以谦卑与坚毅的心态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到达心仪的彼岸;如果再联系题目“赌”,从二者对比的角度来分析,又不难看出文章实际上是告诉我们人生就像一场赌博,狂妄自大者必然输掉自己的人生甚至生命,心态平和者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附:《赌》文中考真题(2006年广东湛江)

1.小说用对比的手法刻画了暴君和哲人的形象。请概括两人的性格特点。

答:暴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哲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说生动地描写了暴君穿越沙漠的心理过程,请用三个词或短语将这一过程概述完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分析标题“赌”的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得到了什么启示?请结合实际谈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暴君:张狂(盛气凌人)、傲慢、自大(自负)、浮躁(急躁、意气用事)

哲人:沉稳(沉着)、谦卑、耐劳(坚韧或坚毅)、心态平和

2.不堪重负自负傲慢恼羞成怒

3.表层意思是上帝让暴君与哲人打赌,谁能穿越沙漠谁为王者。深层含义是人生就像一场赌博,狂妄自大者必然输掉人生,输掉性命。

4.可从学习哲人的明智之举这一角度谈启示,如:谦卑、坚毅者才能达到心仪的彼岸;也可从暴君的直横做法这一角度谈教训,如:目空一切的狂妄者一般都没有好结局。

■金题精练

某总猪蹄

秦德龙

某总猪蹄,就是某总喜欢吃的猪蹄。也许是大饭店吃多了,吃腻了,某总偏偏喜欢到小食摊上啃猪蹄。一啃就是两只,再弄上二两小酒,搞得嘴上美滋儿美滋儿。

卖猪蹄的小范,是个人精。某总是个公众人物,公众人物就是个特殊的资源。小范干脆就嚷嚷起来了:“猪蹄,猪蹄,某总最爱吃的猪蹄!”

人们就都知道了某总猪蹄。

“吃某总猪蹄!”“某总猪蹄味道好极了!”人们口耳相传,也都喜欢上了某总猪蹄。每天,某总猪蹄都很畅销,不到黄昏,一车猪蹄就卖完了。

某总已经听说了卖猪蹄的拿他当招牌的事。某总手下的小厮,问某总要不要掀翻小范的猪蹄车?某总淡然一笑:“都不容易,人家也要吃饭嘛!只要我的名字能让穷人填饱肚子,我不也是个社会慈善家吗?”

某总还是常常上街啃猪蹄。要两只猪蹄,弄二两小酒,搞得嘴上美滋儿美滋儿。临走,拿10块钱给卖猪蹄的小范。

小范哪里肯收某总的银子?小范说:“某总,因为您爱吃我的猪蹄,我的生意才做得起来!您就是我的财神!”

某总微微一笑:“说哪儿去了,你在群众中为我扬名,提高了我在社会上的名誉度,我还要感谢你呢!”

某总和小范就这么交上了朋友。小范总是给某总留出烀得最香最烂的猪蹄,等着某总来啃。有时候,某总忙,一时过不来,小范就打的给某总送猪蹄。某总也不白吃小范的猪蹄。顺便扔给小范两包香烟吸。

当然,某总也会和小范侃上几句“猪蹄文化”。某总从猪的祖师爷猪八戒说开去,一直说到猪的每一只蹄子,把猪说得浑身都是宝。某总还会拿出这样的问题来考小范:“猪蹄子天天踩烂泥,为什么吃起来特别香?”小范答不上来,就请某总赐教。某总说:“猪是最幸福的动物,整天傻吃闷睡,不会思考,所以它的肉香!”

小范的脸一红,心想:某总不是骂我吧?又一想,某总是喜欢我,才骂我的。某总骂我是爱我,不爱我就不会骂我!

小范知道,某总这样的公众人物,一定有许多烦心事。有了烦心事,总是要骂人的。骂人泻火,要是能让某总大骂一顿就好了,只要他高兴。小范的心里,突然产生了这样的奢望,很迫切的奢望。

说实在的,小范是有野心的,他要把猪蹄事业做大做强,做成一个猪蹄集团,也就是说,他烀的猪蹄,要打入各大酒楼饭店。菜名都想好了,就叫“八戒招手”。小范需要某总的支持,只要某总支持一下,“八戒招手”就能到达理想的彼岸。这也是小范前一阶段喊出“某总猪蹄”的初衷。总而言之,小范要打某总这张牌!

一不做,二不休,小范连夜开始了筹划。第二天,他就把全市乃至郊区各县卖猪蹄的全都联合起来了,成立了八戒连锁集团。他自任董事长兼总经理,要求各摊、点、户,统一打出“某总猪蹄”的招牌,抢先登陆。

当晚,大街小巷,到处都是“某总猪蹄”的金色幌子。

这一招真是厉害。某总领着一帮人过来了,指着小范的鼻子,大发雷霆。要的就是这个效果。某总把小范骂了个狗血喷头,大家都听见了。

某总与小范打了一场官司,告小范侵犯名誉权。

某总胜了官司,却没要求小范做任何经济赔偿。某总说:我一个堂堂的官员,怎么能和老百姓较真呢?

某总因为爱民亲民而名声大振,不久就提拔当大官去了。

“某总猪蹄”正式更名为“八戒招手”,生意更火了,很快就打进了各大饭店酒楼超市。

小范时常亲手烀制猪蹄,给某总送去。用的是“特快专递”,专人专车。

外地饮食业纷纷效仿,拓展创意,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一些名堂:“XX总菜单”、“X总美食”、“X总专席”、“X总忌口”……不一而足。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06年第8期)

[点评]

这篇作品写得微妙而有深度。“微”在捉住生活中小官员某总同小食摊卖猪蹄的小范,互相利用,取得双赢的小故事。故事幽默生动,人物惟妙惟肖。某总爱吃猪蹄,“留出烀得最香最烂的猪蹄,等着某总来啃”,某总越啃越馋,小范越来越优惠,两人成了朋友。某总小有名气,想要更高的知名度,小范再投其所好,拿某总做招牌,将自家的产品称为“某总猪蹄”,于是,猪蹄以某总传,某总以猪蹄传,猪蹄、某总,双双名扬市场。某总“美誉”更高了,猪蹄生意更火了,“某总猪蹄”成了名牌货。“小范是有野心的”,要做大做强猪蹄生意,深知必须深层次地投某总所好。他发现某总志得意满,却爱以“骂人泻火”为乐。于是,小范横下心,借着某总的名义,将全市卖猪蹄的都联合起来,打着“某总猪蹄”招牌,自任董事长,成立一个猪蹄集团,一夜间,大街小巷,全市挂满了写着某总的名字的“某总猪蹄”的醒目广告。这下可惹火了某总,他大发雷霆,一纸状告小范侵犯了他的名誉权,媒体随之推波助澜,某总与“某总猪蹄”家喻户晓,越加扬名。某总胜诉,却放弃索要小范的经济赔偿,某总爱民不爱利的声誉大振,得到提拔。小范借机将“某总猪蹄”更名为“八戒招手”,使这名牌货更具文化内涵,八戒猪蹄打进了所有酒楼超市。

作品妙在结尾,从此,饮食业雨后春笋般地出现“某总菜单”、“×总专席”云云。这就揭示和讽喻了当今社会的一大弊病——官商勾结。

1.这篇小小说叙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文中“小范”的性格特点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概括小说中“某总”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说通过叙述故事表现了怎样的主题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画线的句子说“小范的心里,突然产生了这样的奢望,很迫切的奢望”,这个迫切的奢望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章最末段看似旁逸斜出之笔,你认为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善于通过生活事例反映重大主题是文学作品的重要功能,你能根据下列主题选择一个现实生活中的事例演绎一下吗?

供选主题:1.诚信2.节约

[参考答案]

1.“某总”与小摊贩“小范”之间相互利用并最终达成双赢的故事。

2.精明(见风使舵),有商业头脑但过于不择手段。

3.“某总”是一个善借舆论造势,自私虚伪,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官员形象。

4.小说借官员与小摊贩之间相互利用并最终实现“双赢”的故事强烈地讽喻了当今社会官商勾结的重大弊病。

5.指小范要做成一个猪蹄集团,把自己烀的猪蹄打入各大酒楼饭店的野心。

6.小说末段构思精巧,在文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它由点及面,深刻揭示了小说的主题思想,因此绝非旁逸斜出之笔。

7.提示:选例来自生活并切合主题即可。

相关推荐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名师指点解题技巧  

中考名师指点语文复习技巧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