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1-05-24
4、品读第⑾段,联系前文,谈谈为什么“能闻到梅香的乞丐也是富有的人”?3分
5、文章题为“梅香”,请结合第⑧、⑨段谈谈“梅香”指的是什么?(3分)
6、在生活中,我们也许并不富有,也许常被人漠视,但我们也有“自己心灵的梅香”。读了本文,请谈谈你的感受。(4分)如果你把上面的题目都做完了,请你掩卷反思一下你刚才的做题过程,看能否根据自己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总结出一些对自己有用的现代文主观性阅读试题的解题技巧。
一、要讲究答题思路,尽量使答题有条不紊。
从答题思路上看,一般要经过三个步骤:(1)细读阅读材料,整体了解材料大意。边读边了解,一段读完了稍微停顿一下,想一下该段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读完全文,把所有段落的意思连起来想一想,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主要内容是什么;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什么;运用了哪些典型的艺术手法;文章的结构怎样;等等。比如上例,全文十二个自然段,就要停顿十二次,分别想想各个自然段的大意,然后把十二个段的意思连起来想一想,就能概括出全文的大意;甚至感情、艺术手法、结构等。(2)审读题目要求,带着问题精读阅读材料,寻找解题信息。读题目一定要细心,分清问题的个数,作答的具体要求;读文时,一旦发现作答的信息,应做适当的记号,边读边概括答案的要点。比如例题,第1、4、6题需要仔细阅读全文后才能作答;第2、3、5题只要针对相应的段落就能找到答案。(3)把答案要点与题目要求对照找差距,再带着差距去研读材料,边研读边修正、补充答案。例如上面第2题,要理解富人“震惊”的内容,若只找到“穷人也会赏梅花”答案就不全面,再研读原文第⑤段,发现还有第二个方面的内容,那就是“自己种了几十年的梅花,却从来没闻到过梅花的芳香”。马上修正,答案就完整全面了。
二、要突破难点,把握语言和题目的隐含信息。
主观性阅读试题,在阅读材料和题目的某些要求里面往往设置了许多隐含信息,抓不出语言的隐含信息,往往就答不好主观性阅读题,又因为这种隐含信息的形式多种多样,造成了解答主观性阅读试题的难度很大。隐含信息常见的有五种方式:①语言变异处②语言空白处③运用象征处④引申升华处⑤着意写景处。例如上例中的第⑾段,它是独句成段,看到既然是“乞丐”又是“富有”的人的“矛盾”表述,就知道这里有许多隐含信息,第4题要求“谈谈为什么能闻到梅香的乞丐也是富有的人”,就是要求考生发掘这些隐含信息,只有把这些隐含信息都挖掘出来了,才能顺利作答。联系前文,尤其是第⑧段,不难回答:因为坏的物质条件没有遮敝他精神的清明,即便在物质上很穷,但他在精神上是富有的。再如第5题,要求指出“梅香”的含义,条件是结合⑧⑨段,仅仅理解成梅花的香味,太浅表化,作者在第⑨段已经明确指出:隐在外表内部的人格香气。这才是“梅香”的真正含义。要说明的是,有时对题目中的隐含信息,可以根据分值来推测答案给分点数目,以避免要点不全而失去本不应该丢失的分。
三、要掌握答案表述的技巧,使答案作到准确简明。
常用的技巧有三种:(1)摘录。就是用阅读材料中的某一句话、某一个词,原原本本地把它移出来或裁出来,按规定抄写在答题处就行了。虽然有的考题要求“用自己的话回答”,但肯定不能抛开原文尤其是原文中的一些关键词语来作答。事实上,这类题目必须摘录文中的关键词语并按照题目要求重新组织就能解决。如上例第2题,只要找到第⑤段,摘录其中的关键语句“他震惊的是”、“另一个震惊的是”就能回答:穷人也会赏梅花;富人自己种了几十年的梅花,却从来没闻到过梅花的芳香。因此原则上,如果能用原文相关原句作答的,应尽量用摘录的方法。试想,如果自己另外概括,失分是令人十分心痛的。因为可能题目并非不会,答案也可能绝非全错,甚至可以说是对的,仅仅不合“评分标准”而已。(2)改造。就是学生在原文中找出题目答案所在的语句后,由于句子太长不符合书写要求(字数等)或语句含有不合题意的杂乱信息,需要加以改造,这时要根据题意,选出有用的语言信息进行重新组合、表述。实际上上例第2题的答案,我们对原句还是作了点改造。(3)概括。有些阅读题答案在原文语句中找不到,需要整体把握选文或全面理解上下文语境义的基础上才能悟出答案,或要求结合自己实际谈体会,就要用概括的方法。做这类题目,对语言表达的要求比较高,需要吃透答案的内容要点,吃准表述的范围、角度和方式,用规范的语句来表达。如上例第1题,要求概括“叙述的故事”,就需要归纳概括:乞丐闻到梅花的芳香,富人为此感到震惊,也第一次闻到梅花的芳香。再如第6题,谈读了该文的感受,也需要概括回答。另外,主观性阅读试题的答案要点表述,还用注意以下三点:一是要点应在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多一点、明晰一点,在符合题目要求的情况下尽可能多角度、多层次;二是应在字数允许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地陈述自己的答案,不怕多答,就怕少答,一般来说评分标准里并没有因考生多答而扣分的规定,而经常是考生要点不全而被扣分;三是对开放性题目,例如第6题,应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和对原文的理解,以答案的个性化和创意取胜。这种题目,如果仅仅结合原文或题目要求作答一般只能得个保底分,想要得高分甚至满分,则必须有自己独特的感受、独到的见解和个性化的语言表达。当然,书写工整、清楚,卷面整洁,语句通顺,不写错别字,则是最基本的要求了。说明方法专题训练
请说出下面各题所采用的说明方法
1.就是一种能够构成躯体和供应能量的物质,例如碳水化合物(包括糖、淀粉、纤维素)、蛋白质、脂肪等等。()
2.一切生物,只要活着就要消耗能量。一个成年入,即使一点工作也不做,也要消耗1400大卡的能量( )()
3.每一个根毛就是一个最基层的原料采集站,大力地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等原料。经过运输干线——茎,源源送入叶子里。( )
4.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 )
5.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 )
6、沙漠地区日照时间又特别长,一年达三千小时。( )
7、征服沙漠的最主要的武器是水。( )
8、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在托克逊试制了半径二米的风力车,可以供发电、汲水、磨面之用。( )
9、据统计,死海水里含有多种矿物质,有135.46亿吨氯化钠。( )
10、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 )
11、由于各拱相联,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 )
12、此外,不少树木还能吸收对人类有害的气体。如一株中等大小的松树每天可吸收20微克的硫;一亩柑桔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硫量达1.4吨。一公顷树林每年吸附灰尘达60多吨,绿化区的空间含尘量要比非绿化区少20%一38%。一条宽40米的林带,可以减轻噪音10分贝——15分贝。一公顷的阔叶林每天能吸收l吨左右的二氧化碳,放出700多千克氧气,所以,如果每人平均有
10平方米的树林,就会感到空气清新。( )( )
13、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
14、人不可一日无水。一个人不吃饭,生命可维持一周以上,但如果滴水不进,两三天就难活命。( )()
15、南极的气候不仅表现在狂风和严寒,而且表现在它的变幻莫测上,常常出人意料,防不胜防。例如,1970年,有六架美国海军的运输机,满载着准备越冬的人员和物资,从新西兰飞往麦克默多基地。前面五架飞机都平安地抵达机场。而当第六架飞机只剩下最后40分钟的航程时,突然刮起了特大的暴风,驾驶员被迫紧急着陆。结果,巨大的C——130运输机被狂风吹得飘飘摇摇,失去了控制,折断了一个翅膀,撞坏了着陆架。值得庆幸的是,8名人员全部脱险。在南极的活动中,像这样的例子还是很多的。( )( )
16、首先是光脑可以在接近室温条件下具有超高运算速度,电子的传播速度每秒钟只能达到593公里,而光子的速度是每秒30万公里。因此,利用光在光缆中互连通信,要比利用电子在互连的导线中通信减少大量时间,提高了运算速度,超高速电脑的计算器件只能在极低的温度下工作,而光脑则可以在接近室温下进行超高速运算。( )( )
17、而在南极,风速却常常可以达到55.6米每秒,有时甚至可达三百多千米每小时!因此,人们把南极叫做“暴风雪之家”,或者称之为“风极”。( )( )
18、我们还可以根据云上的光彩,推测天气的情况。在太阳和月亮的周围,有时会出现一种美丽的七彩光圈,里层是红色的,外层是紫色的。这种光圈叫做晕。日晕和月晕常常出现在卷层云上,当卷层云后面有一大片高层云和雨层云时,是大风雨的征兆。所以有“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的说法。说明出现卷层云,并且伴有晕,天气就会变坏。另有一种比晕小的彩色光环,叫做华。颜色的排列是里紫外红,跟晕刚好相反。日华和月华大多出现在高积云的边缘。华环由小变大,天气将趋向晴好。华环由大变小,天气可能转为阴雨。夏天,雨过天晴,太阳对面的云幕上,常会挂上一条彩色的圆弧,这就是虹。人们常说:“东虹轰隆西虹雨。”意思是说,虹在东方,就有雷无雨;虹在西方,将会有大雨。还有一种云彩常出现在清晨或傍晚。太阳照到天空,使云层变成红色,这种云彩叫做霞。出现朝霞,表明阴雨天气就要到来;出现晚霞,表示最近几天里天气晴朗。所以有“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的谚语。( )( )
答案: 1、下定义 2、举例子 列数字3、打比方4、打比方5、列数字6、列数字 7、打比方8、举例子9、列数字10、列数字 打比方11、举例子12、举例子 列数字13、摹状貌14、做比较列数字15、举例子 列数字16、做比较 列数字17、列数字 打比方 18、分类别、引用、
标签:中考语文复习指导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