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6-02-03
8.解释下面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4分)
(1)以其境过清
(2)乃记之而去
(3)猛浪若奔
(4)蝉则千转不穷
9.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10.甲文和乙文中画线的句子都描写了水,分别突出了水的什么特点?各是从什么角度描写的?(4分)
11.甲、乙两文分别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
四、阅读《没有海岸的海——马尾藻海》,完成12——15题。(13分)
没有海岸的海——马尾藻海
①世界上的海大多是大洋的边缘部分,都与大陆或其他陆地毗连。然而,北大西洋中部的马尾藻海却是一个“洋中之海”,它的西边与北美大陆隔着宽阔的海域。其他三面都是广阔的洋面。所以它是世界上唯一没有海岸的海。马尾藻海的位置大致介于北纬20 -35度、西经35-70度之间,面积约有几百万平方千米。马尾藻海围绕着百慕大群岛,与大陆毫无瓜葛,所以它名虽为“海”,但实际上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海,只能说是大西洋中一个特殊的水域。
②在马尾藻海的海面上,布满了绿色的无根水草——马尾藻,仿佛是一派草原风光。在海风和洋流的带动下,漂浮着的马尾藻犹如一条巨大的橄榄色地毯,一直向远处伸展。马尾藻属于褐藻门,马尾藻科,是最大型的藻类,是唯一能在开阔水域上自主生长的藻类。这种植物并不生长在海岸岩石及附近地区,而是以大“木筏”的形式漂浮在大洋中,直接在海水中摄取养分,并通过分裂成片、再继续以独立生长的方式蔓延开来。
③在蒸气机发明以前,船只只得凭风而行。那个时候如果有船只冒然闯入这片海区,
就会因缺乏航行动力而被活活困死。所以自古以来,马尾藻海被看作是一个可怕的“魔海”。1492年,哥伦布横渡大西洋经过这片海域时,船队发现前方视野中出现大片生机勃勃的绿色,他们惊喜地认为陆地近在咫尺了,可是当船队驶近时,才发现“绿色”原来是水中茂密生长的马尾藻。他们在马尾藻海上航行了整整三个星期,才摆脱了危险。
④马尾藻海最明显的特征是透明度大,是世界上公认的最清澈的海。一般来说,热带海域的海水透明度较高,达50米,而马尾藻海的透明度达66米,世界上再也没有一处海洋有如此之高的透明度。
⑤马尾藻海中生活着许多独特的鱼类,如飞鱼、旗鱼、马林鱼、马尾藻鱼等。它们大多以海藻为宿主,善于伪装、变色,打扮得同海藻相似。最奇特的要算马尾藻鱼了。它的色泽同马尾藻一样,眼睛也能变色,遇到“敌人”,能吞下大量海水,把身躯鼓得大大的,使“敌”人不敢轻易碰它。
⑥在海洋学家和气象学家的共同努力下,马尾藻海“诡异的宁静”和船只莫名被困的原因被找出来了。原来,这块面积达300万平方公里的椭圆形海域正处于4个大洋流的包围中。西面的湾流,北面的北大西洋流,东面的加纳利流和南面的北赤道流相互作用的结果,使马尾藻海以顺时针方向缓慢流动,这就是这里异乎寻常“平静”的原因。虽然马尾藻海中的海藻被证实了并非是阻挡船只前进并吞噬海员的魔藻,但笼罩在它头上的神秘光晕却并未因此而消失。
12.读完全文,你发现马尾藻海有哪些特点?(4分)
13.第③节中划线句子使用的是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14.请根据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分析下面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3分)
它们大多以海藻为宿主,善于伪装、变色,打扮得同海藻相似。
15.请选出下面选项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3分)
A.马尾藻海是一个“洋中之海”,它的西边与北美大陆隔着宽阔的海域,其他三面都是广阔的洋面,所以它是世界上唯一没有海岸的海。
B.马尾藻并不生长在海岸岩石及附近地区,它是以大“木筏”的形式漂浮在大洋中,直接在海水中摄取养分,并通过分裂成片、再继续以独立生长的方式蔓延开来的。
C.马尾藻鱼的色泽同马尾藻一样,眼睛也能变色,遇到“敌人”,能吞下大量海水,把身躯鼓得很大,使“敌”人不敢轻易碰它。
D.马尾藻海中的海藻被证实了是阻挡船只前进并吞噬海员的魔藻,所以笼罩在它头上的神秘光晕并未因此而消失。
五、阅读《说一种历史逻辑》,完成16——19题。(14分)
说 一 种 历 史 逻 辑
王 跃 文
①孟子尊为亚圣,后人没有不知晓的。而与孟子同时代的大学问家邹衍就鲜为人知了。还有苏秦,幸好他有勾连六国、合纵拒秦的事才让后人记起,不然也会默默无闻的。可今人哪里知道,当时吃得开的偏偏是邹衍、苏秦之辈,孟子却是备受冷落。当时诸侯割据,
战争频繁,一些学问人便游说诸侯,争相兜售自己的学说,以图济世救民。当时最风光的当属邹衍。他到梁国,梁惠王亲自到郊外迎接;去赵国,平原君侧着身子伴行,并用自己的衣服把他的座位擦干净;上燕国,燕昭王不仅恭迎到国界,而且亲自替他清扫道路。一个学问人,为何受到如此高的礼遇?原来邹衍谈的是阴阳玄妙之术,各国君主听了觉得高深莫测,几乎把他视若神人。苏秦讲的是攻伐之道,正是诸侯们安邦自保或图霸天下所需要的。苏秦受到各国诸侯礼待,居然身佩六国相印。中国历史上,像邹衍、苏秦这么神气过的读书人没有几个。
②可是孟子就可怜了。那位亲自去郊外迎接邹衍的梁惠王见了孟子,连先生都不愿叫,只叫他“叟”:老头儿,你不远千里到我这里来,不知你有什么办法为我国谋利?孟子得孔门真传,怎么会开口就是利?于是他回答说:为什么要讲利?有仁义就行了。孟子便把仁义之道说了一通,叫梁惠王行仁义就够了。梁惠王哪里听得进这些东西,便以为孟子迂阔。
③好在最后发言的是历史。受到万世尊崇的并不是邹衍,也不是苏秦,而是曾经落寞不堪的孟子。现世浮华与万世尊荣总是融不到一起去,这似乎是条教人无奈的历史逻辑。现世总是势利的,只能让圣贤们备受苦难,正如唐玄宗感叹:“夫子何为者?栖栖一代中。”
④孔子也罢,孟子也罢,他们不论生逢何世,命运永远不会好的,因为现实中的人们永远都是短视的。孔子的弟子子贡懂得经营之道,赚了不少钱,就连孔子晚年的生活也是靠他周济的。于是就有人拍马屁,说子贡的学问比老师的还要好。好在子贡毕竟是孔子高足,太了解自己的老师了,就对人说:你们哪里知道,我好比小门小户的房子,院墙太矮,人们一眼就可以看清里面的家当,所以你们说我了不起。而我的老师,就像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宫墙太高,人们不知道里面是如何的豪华高贵,而且你围着宫墙绕一圈,连门都找不到。我怎么可以同我的老师比呢?
⑤有时我恍惚间会觉得自己正身处孟子时代。身边冷不防就会冒出个神人,虽说他们斗大的字认不得几个,更别说有邹衍的学问了,可他们却是风光不让古人,他们能够呼风唤雨、左右逢源,全因为他们有一套再实用不过的谋生手段。但是否也有人全然不顾现实的冷酷,在追求一种他们认为是高尚的东西呢?我想一定是有的。只是这种人不仅没有现世的荣华,还会被些自命不凡的庸人看作傻子。
⑥但历史自有它幸运的一面,总会有些人不在乎过眼烟云,他们来到这个世界只是为了天下苍生。譬如宋代大儒张载所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人类也因此而总有光明。
16.本文的中心观点是什么?(2分)
17.怎样理解第③节划线句子“好在最后发言的是历史”的含义?(4分)
18.第④节中划线句子主要运用的是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19.读了这篇文章之后,你觉得自己应该怎样面对生活?(4分)
标签:中考语文模拟题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