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考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考前必做

编辑:

2015-11-23

二、古诗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分别回答后面的问题。

(一)宿石邑山中

(唐)韩翃

浮云不共此山齐,山霭①苍苍望转迷。

晓月暂飞高树里,秋河②隔在数峰西。

[注] ①山霭(ǎi):山中的云气。②秋河:指天上的银河。

6.请展开联想和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晓月暂飞高树里,秋河隔在数峰西”这两句诗所展现的画面。(3分)

7.选出对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     )(2分)

A. 这首七绝以极简炼的笔触,描绘了石邑山变幻多姿的迷人景色。诗人采用剪影式的写法,截取暮宿和晓行时自己感受最深的几个片段,来表现石邑山山中之景。

B. 起句“浮云不共此山齐”,用“烘云托月”的手法,描写了这种直插云天的气势:那高空飘忽浮动的白云也飞升不到山的顶端,敢去与它比个高低。

C. “望转迷”三字,写出了诗人身临其境的感受,将沉浸在暮色中的群山幽深神秘、变化莫测的气氛,描绘得淋漓尽致,流露出在山高云绕中无法寻得出路的迷惑怅惘之情。

D. 这首诗似乎单纯写景,实际上景中寓情,三、四句 晓行幽静清冷的画面,展现了“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式的意境,表达了诗人羁旅辛苦,孤独凄清的况味。


(二)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 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8.解释下面加点的字。(2分)

(1)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患:           (2) 同舍生皆被绮绣   被:

9.下面各项中加点字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以中有足乐者         先帝不以臣卑鄙

B. 足肤皲裂而不知       久而乃和

C.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肉食者谋之

D. 或遇其叱咄           或异二者之为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11.作者在文段结尾说“盖余之勤且艰若此”,读了文段后,你认为作者求学的艰辛体现在哪些方面?请概括写出其中三点。(3分)


(三)

建中四年,项城为叛军困。县令李侃,不知所为。其妻杨氏曰:“君,县令也。寇至当守;力不足,死焉,职也。君如逃,则人谁肯固矣!”侃曰:“兵与财皆无,将若何?”曰:“如不守,县为贼所得矣,仓廪皆其积也,府库皆其财也,百姓皆其战士也,国家何有?夺贼之财而食其食,重赏以令死士,其必济!”

于是,召胥吏、百姓于庭,杨氏言曰:“县令,城主也;虽然,岁满则罢去。非若吏人、百姓然。吏人、百姓,邑人也,坟墓存焉,宜相与致死以守其邑,忍失其身而为贼之人耶?”众皆泣。得数百人,侃率之以乘城。

项城,小邑也,无长戟劲弩、高城深沟之固。贼气吞焉,将超城而下。有以弱弓射贼者,中其帅,坠马死。贼失势,遂散走,项城之人无伤焉。

12.解释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①宜相与致死以守其邑   相与:             ②贼失势,遂散走   走: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虽然,岁满则罢去。非若吏人、百姓然。

14.从选文的叙述中,可见杨氏是一个怎么样的人?请简要分析。(2分)

三、现代文阅读(31分)

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分别回答后面的问题。

(一) 诡秘的深海

宫乃斌

①自从地球上出现海洋,深海便处于黑暗、低温和高压之中,亘古不变。

②与被阳光照耀到的海面完全不同,大海深处没有日夜和四季之分,有的只是永远的冰冷和漆黑。究其原因,是因为太阳辐射的电磁波很快被上层海水所吸收。可见光的波长范围在390-770纳米之间。其中波长为622-770 纳米的红光在海面下不足百米处就被完全吸收。然后是597 -622 纳米的橙色光、577 -597 纳米的黄色光和492 -577 纳米的绿色光陆续消失。到了水深300米处,只剩下455 -492 纳米的蓝靛色光和390 -455 纳米的紫色光还依稀存在。继续向下,即使海 水非常清澈,在水深不足600 米处,紫色光也彻底消失。再往下就只有永远的黑暗了。

③没有水却源源不断地沉入深海。虽然墨西哥湾暖流流过深海,许多海底火山口和热泉也会带来不少温暖,但对于约占地球表面一半的深海而言,这些热量实在是杯水车薪。因此,全球的深海大都冰冷刺骨,水温只有0 -1℃。

④至于海底的压力,水深每增加10米,就增加0.96个大气压。马里亚纳海沟深l.l万米,该处的压力接近了光照,深海也就失去了太阳的热量供给。与此同时,北冰洋和南极周围冷冰冰的海1100 个大气压,也就是说那里每平方厘米的压力超过1吨。    在水深3000 米处,压力    已经达到288 千克/平方厘米。换句话说,所有存在于深海中的物体或生物,都必须能承受住如此巨大的压力。乍听起来,是不是有点不可想象?

⑤如此漆黑、冰冷、高压的深海,却极有可能是地球生命的摇篮,是史前生物的留守处。

⑥2007年,中国和美国地质学家从河北的硫化物矿石中,找到了一些14.3 亿年前的深海微生物化石。借助于电子显微镜,研究人员发现已经成为化石的球状和丝状细菌。这些古老细菌极端嗜热,繁衍于海底深处火山口和热泉周围的高温、高压矿液中。这一发现进一步证明了生命起源于海底。

⑦鉴于深海的神秘与亘古不变,许多科学家认为,多种史前生物可能就潜伏于此。事实上也的确如此。1976 年,美国罗格斯大学的罗纳博士和同事们在海底拍照,偶然发现了一种具有许多类似蜂巢的六角形小孔的活物。两年后,科学家将其命名为“不明无脊椎动物”。后来,借助于“亚特兰蒂斯号”科考船上的深海潜艇,罗纳拍到了上千张照片,证实了这种活化石的存在。它们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生物之一,尽管我们还不知其为何方神圣。科学界对深海的期待其实远不止于此。大家早已做好迎接更多发现的心理准备。如果某一天,有人从深海捕捉到了一条蛇颈龙或者巨齿鲨,无人会感到不可思议。他们可能会说:哇!原来如此!

15.通读全文,简要概括文章从哪些方面介绍了“诡秘的深海”。(2分)

16.阅读第③段体会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3分)

但对于约占地球表面一半的深海而言,这些热量实在是杯水车薪。

17.阅读第④段,将合适的关联词语填在画线处。(2分)

在水深3000 米处,压力        已经达到288 千克/平方厘米

18.从说明方法的角度,说一说第⑥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

19.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 太阳辐射的电磁波很快被上层海水所吸收是大海深处永远冰冷漆黑的主要原因。

B.文章第⑤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承上启下。

C.文章用平实的语言向读者介绍了大海深处的特点,全文结构逐层深入。

D. 第⑦段中“许多科学家认为,多种史前生物可能就潜伏于此”中的“此” 指代的是科学家在深海中发现不明无脊椎动物。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