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3-12-03
(摘自2007年6月1日《河北日报》,有改动)
15.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第①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读选文第⑥自然段,说说为什么公孙仪拒绝别人送鱼的行为“境界不是很高”?(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根据你的理解,说说这篇文章的现实意义。(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9~23题。(16分)
记住倒淌河
①看不见树木掩映,看不见河水涌流。在这卷硕大无朋的“氆氇”之上,只有一片片低矮的野草,泛出一重重淡淡的新绿。刚刚下过几场小雨,草丛中那一摊摊散漫的水洼,闪烁出一团团铮亮的白光……
②正在贪婪地倚窗凝望,疾驰的汽车却戛然而止。青海主人跳下来,朝平展展的草地一指,高声吆喝:“看啊,这就是倒淌河!”心中提着一串问号,我这远来的客人不禁茫然。一双探照灯来来回回扫描着,终于发现草地中原来那些闪烁明灭的白光,不知不觉已经神奇地被拉长了,丝丝缕缕,交错扭结,联缀成一条轻盈透明的绢带,曲曲折折地向西飘绕而去。“噢,这不就是一条小河吗?”像发现了草原隐藏着的一个秘密,我又惊又喜,扑里扑腾奔进草地,欣赏着这条似有似无的小河。记得一部电视片中曾说,这条小河看来看去,总是给人一种向着高处缓缓流去的感觉,所以就叫倒淌河。可惜凭我的凡胎肉眼,凝视良久,眼前都不曾出现那种美丽而迷离的梦幻。她压根儿就没有明显的河岸,平坦的草地就是散乱的河床。那清亮温柔的河水,其实是一株株野草摇落的露滴水珠,聚集交汇,悄无声息地轻轻滑行。既没有涌波逐浪的气势,也没有潺潺淙淙的声响,仿佛草原默默吟咏着一首诗,即使双耳贴紧草根,未必就能捕捉到那幽婉隐秘的意蕴。
③倒淌河,你在吟唱什么?
④我逐一搜索着曾经相识的小河——大巴山中那飞湍的涧水,长安古道那雍容的清流,黄土高原下那汹涌如同一头猛兽的谷溪……似乎都和这条小河的风采神韵缺少瓜葛。我又仔细翻检着曾经读过的小河。蓦地,一条几乎已被岁月忘记的小河,轻轻抖落历史的尘埃,匆匆穿过绵延的山山岭岭,从遥远的楚天向我奔来——
⑤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三月,那位因“讥讽朝廷”而遭贬谪的文人,来到黄州蕲水县城郊的清泉寺游玩。“人生长恨水长东”,庶几已经成为人间共识。但是,寺院脚下碧绿清澈的兰溪,竟然能够一反水向东流的常规,毅然扭头向西流去。他双眼不眨地瞧着,胸中起伏不已,兰溪就像从他胸中流过,冲击着郁积的块垒!于是,他豪情勃发引吭高歌: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兰溪,他高声呼唤青春回归!兰溪,激发他凛然宣布不服衰老!
⑥我不知道九百年后的今天,兰溪是否还在清泉寺外潺潺而流。但我认定草原孕育的这条倒淌河,无疑就是兰溪的同胞姐妹!虽然她远离兰溪千里万里,虽然她不像兰溪那样哗哗啦啦,但她和兰溪一脉相通,日夜流淌着相同的风采神韵,吟唱着相同的生命之曲!我想,如果那位文人当年看到的不是楚天的兰溪,而是青海高原的倒淌河,照样会捧献出那首令人感奋的《浣溪沙》。
⑦倒淌河,难道不是这样的吗?
⑧思接千载,我豁然醒悟,随即情不自禁地蹲下身来,捧起了一掬晶莹雪亮的河水。倒淌河,如此柔弱而渺小的身影,即使在巨幅地图上,也未必能留下一截短短的淡蓝色曲线。然而,正是这无声无息的倒流之水,却能在我的胸中翻波卷浪,轰然作响,使我无形之中受到一次生命的洗礼!我问自己:为什么要怅然叹息岁月的风霜染白了双鬃,而不能撩起这青春的柔波重新染黑头顶的离离荒草?我问自己:为什么要去计较人世赐予我的坎坷和不幸,而不能借助这生命的碧水洗去心头郁结的忧愁和烦恼?
⑨我应该记住她的吟唱,执著人生的吟唱!我应该记住她的叮嘱,豪迈旷达的叮嘱!
⑩倒淌河,让我这千里远来的游子,再多看几眼你的倩影吧!
19.删掉第{2}自然段中画横线的那句话可以吗?为什么?(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选文第③自然段的作用是什么?(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选文第⑤自然段的空缺处填入下面哪个词语最恰当?为什么?(3分)
①启迪②启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选文第⑥自然段画线句子中“相同的风采神韵”、“相同的生命之曲”应怎样理解?(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选文第③自然段、第⑩自然段运用第二人称“你”,在表达上起了什么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写作(24题,50分)
24.作文。(50分)
题目:路
要求:1文体自定;2不少于600字(写成诗歌应不少于20行);3有真情实感,力求有创意,不得套写抄袭;4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答案:
第一部分
1、A 2、D 3、①将“等水果”移到“苹果”后,把“、”改成“,”,在“萝卜”后增加“等蔬菜”。②删除“将”或“了”。 4、④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②思而不学则殆③祗辱于奴隶人之手④同是宦游人⑤浊酒一杯家万里5、①示例:冤家路窄。放学路上,小明和小刚又见面了。仇人见面,真是分外眼红。两个人不约而同地同时“哼”了一声,但是下边的话却都憋在了肚子里,说给自己听。小明想说的是:“臭美个啥,穿一身名牌能让卷子上的28分变成100分?不知道寒碜!”小刚想说的是:“没啥了不起。100分能让一身补丁衣服变成名牌?不知道寒碜!”②示例:比(此漫画原题。见《讽刺与幽默》2007年7月6日第5版)
第二部分
6、①被举用,被选拔②这(个)③“用来”或“用来……的(方法、过程、手段)”7、A 8、一个人常常是犯了错误,然后才能够改正错误。9、举例论证 经历了痛苦的磨难 在历史上建立了大的功业10、D 11、①主要原因是地球引力,即重力。②从光合作用的角度考虑,二氧化碳浓度也是影响树木长高的重要原因。③从激素调节的角度考虑,生长素的浓度限制了树木无限长高。④树木不能无限长高也是自然选择的结果。12、植物通过从叶子表面的气孔中蒸发水分所产生的动力,来从根部吸收水分并将其运输到顶部。13、树木将水分从根部经木质部再运至树顶的叶子时,必须克服重力与导管内摩擦力的阻碍。14、“生长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享有‘世界第一高树’美誉的红巨杉”测量后得到的高度值是“112.7米”,于是用确数表达;“地球上的树木”是一个群体,不同种类的树其高度的极限不同,因此,“地球上树木高度的极限”用“122~130米”这样一个表范围的约数来表示,也同样是准确的。确定的用确数表示。不确定的用约数表示,这都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5、“有畏者”快活或人应有所畏惧。16、用故事引出论题。17、由公孙仪的话可以看出他只是担心吃了人家的嘴软,会因为贪赃枉法而丢官,结果连自己买鱼吃的机会都没了,归根结底是为了保住自己的既得利益。这根本不能和那些“见理明而不妄取者”、“尚名节而不苟取者”相提并论,自然“境界不是很高”。18、示例:反腐倡廉依然是当前十分紧迫而艰巨的任务。这篇文章,对于倡导遵纪守法、廉洁自律的社会风气十分有意义,可以说是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教育的好教材。19、不能删掉。这一句紧扣文题“记住倒淌河”,没有“总是给人一种向着高处缓缓流去的感觉”这句话,启迪人们追求积极向上的人生的主旨就没有着落了。20、承上启下:由现实过渡到历史。21、启迪。“启迪”是开导、启发之意,不是直接指出结论,而是因引起某种联想而有所领悟:“启示”则是直接提示、揭示出事物的道理。兰溪“一反水向东流的常规,毅然扭头向西流去”引发了苏轼的思考。使他认识到虽然青春不再。但是只要有信心、有数力,自己仍然可以建功立业,实现人生的理想抱负。这种认识,不是兰溪直接指出的,而是诗人思考所得。因此,用“启迪”最恰当。22、“相同的风采神韵”指两条河一反常规,向西而流,逆流而上,逆境而生:“相同的生命之曲”指启迪我们青春可再生,身处逆境要胸襟豁达、乐观向上,而不能颓废消沉,失去斗志。23、将倒淌河拟人化。显得亲切自然,便于抒发强烈的感情。深化文章的主旨。
总结:以上就是中考语文一模试题的全部内容,希望能帮助大家巩固复习学过的知识,在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更多精彩内容请继续关注威廉希尔app !
阅读本文的还阅读了:
标签:中考语文模拟题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