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fengzb
2014-02-24
云南省曲靖市民族中学在曲靖市委、市政府的关心重视下,在曲靖市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曲靖市民族中学坚持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给我一个孩子,还您一个人才”的办学理念;坚持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学校精细化管理,强化教育教学过程管理;规范程序管理,加强教育教学研究。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升。2009年学校高考综合考评列全省100余所高完中第32名;2011年学校高考综合考评列全省100余所高完中第38名;2012年学校高考综合考评列全省100余所高完中第53名;;2010年—2012年连续三年被表彰为曲靖市“高中教育先进学校”;2012年被评为云南省教科研先进学校;2012年12月被国家教育部、国家“十二五”教育科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办公室评为“全国先进实验学校”。现在请允许我代表学校党政将学校改革、发展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学校发展情况: 曲靖市民族中学是曲靖市人民政府主办,曲靖市教育局主管,曲靖市民委辅管的一所一级二等完全中学。前身是曲靖教育学院附中,始建于一九八五年,原为集资民办学校,一九八七年,经原曲靖地委、教委研究决定,将学校由民办改为公办。一九九七年,随着撤地设市,为了适应曲靖民族教育发展的需要,正式更名为曲靖市民族中学。 2000年学校被评定为“云南省二级一等完全中学”。在发展过程中,学校领导高瞻远瞩,坚持科学发展观,创建科学的教育理念,全面实施人事制度改革,制定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办学条件,细化学校管理。教学上全面推行课堂教学改革,努力实施“1525”新课堂教学摸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有效的提升了课堂教学质量。2006年12月晋升为省一级三等完全中学。2010年10月晋升为省一级二等完全中学。 学校现有占地面积33350平方米,建筑面积27242平方米。有教学楼2幢,科技楼1幢,办公楼1幢;有男女生宿舍楼4幢,有音乐、美术教室;有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各3间;有计算机房4间;有多媒体教学平台50个,录播教室2个,阶梯教室1个,学校计算机数与学生数生机比为7:1;每一位教师配电脑1台,加快了教学的现代化。利用网络教学资源,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升。学校有医务室,小型环形运动场、篮球场、排球场、足球场。学校通过社会融资,富源县企业家陈应泽先生全额投资1700万元,于2010年3月建盖一幢10000平方米、能容纳1900名学生住宿的学生宿舍楼。科学合理的配置,人性化的关怀,营造了良好的办学条件。 现在学校在校学生为3870 名,现有教学班52个(其中高中40个,初中12个)。学校现有教职工180人,学校高初中教师学历合格率100%,有硕士研究生学历12人。其中特级教师4人,高级教师 74人,中学一级教师66人,中学二级教师36人。2010年校长被评为云南省中学名校长。2010年评出省级学科带头人1人;骨干教师4人。校级骨干教师82人。二、学校发展特色: 学校遵循 “确保优秀生,争取希望生,培养特长生,帮扶学困生,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指导思想,坚持“低进中出,中进高出,高进优出”的办学特色,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树立科学的育人观和发展观,面向全体学生,实施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为了实施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我校建立了由学科课程、活动课程与环境课程三大板块的课程体系。 针对新一轮课程改革,我校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在全市率先进行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1525” 高效课堂结构改革。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乐学,奠定终身学习和发展的基石。 创新校本培训模式:一是完善集体备课,发挥集体的智慧;二是举行课堂教学竞赛,推动教学研究;三是开展年轻教师拜师学习,做好“传、帮、带”,使年轻教师快速成长,成为教学骨干;每位教师确立一个主题,并在每篇材料后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和教学反思;四是积极申报国家、省、市课题,用课题研究及校内专家讲座来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 积极进行新课程改革,坚持开设“三生”教育课,在高一开设心理教学课程。认真落实国家减负政策,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每学年定期举办学校体育艺术节,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教育教学的管理上,学校创新教育管理理念,加强学校精细化管理。树立“品牌”,“细节”和“到位”意识,把全员全方面全程管理观念变为行为。 目前,学校目标体系越来越健全。一是反映学校近、中、远期目标的十一五规划目标一应俱全。其中,近期目标:力行改革,争创一级学校;中期目标:深化新课程改革,创建科学的教育理念,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远期目标:特色办学,品牌立校。在市政府的支持下争取改扩建学校,改善办学条件,使学校晋升为一级一等学校。二是目标管理覆盖的范围触及到了学校工作的各个领域。 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德高、业精。其次,制度管理越来越完善;再次,民主管理越来越有力;另外,量化管理越来越具体;还有,精细化管理越来越有效。 几年来,我们为了促使学校快速发展,教学质量得以大幅度提升,努力完成学校规划所提出的“巩固、深化、提高”六字任务,完成了学校绩效工资改革,创新了教育教学理念,努力提升优质教育的品位。 巩固,即巩固省一级二等学校的办学水平。深化,即深化改革。包括管理改革、人事制度改革、分配制度改革、新课程改革、后勤服务改革等。改革的深化推动了学校各领域工作的快速发展。提高,即提高办学的质量和声誉。 几年来,我校在市教育局的教育教学责任目标、党风廉政建设目标和工会工作目标考核中,连续获得一等奖,市教育局对我校的年度考核为优。表明了我校办学的水准;办成了社会、家长、学生满意的名校之一。三、主要成绩 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校师生多年的努力,多年的积累,我校现在已被家长、学生认可,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近三年高考一本率都超过了30%,本科率都超过了80%,特别是2011年高考,学生刘智以643分高居全省86名。我们会加倍努力,让我校的教育教学上一个新台阶。 过去的几年,学校优化教学资源,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给我一个孩子,还你一个人才”,“抓后面,促全面”。创新教育模式,改革课堂教学模式,不断地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2012年高考参考916人,上线率100% ,重点率为 25%,本科率85.2%;中考参考206人,700分以上13人,上曲靖一中3人,普高上线86人,上线率为42%。学校特色办学、品牌立校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声誉,严格规范的管理赢得了家长、社会的认可,真正做到把教育办成了社会满意、人民满意的教育。2012年高中招生再一次获得学生的踊跃报名。 2010年度我校有国家、省、市刊物发表论文16篇,140篇论文获省级教育科研论文奖,其中一等奖14篇,二等奖35篇,三等奖77篇。一位老师在云南省地理说课大赛中获省级一等奖,三位老师的课堂实录获省一、二等奖。2011年我校又有国家、省、市刊物发表论文15篇,153篇论文获省级奖励,其中一等奖19篇,二等奖36篇,三等奖90篇,有19篇论文在市级刊物发表。2012年内,共有18篇论文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有2篇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有158篇论文参加省教科院的论文评选,其中有36篇获一等奖,96篇获二等奖,26篇获三等奖。 第六届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中,我校成绩斐然,获一等奖5人,二等奖26人,三等奖36人,其中高133班杨友涵同学获全国总决赛一等奖。第七届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中,69位同学获奖,其中获一等奖3人,二等奖35人,三等奖31人。 2012年10月曲靖市初中课堂竞赛中,我校参赛的10位教师有9位获一等奖,1位获二等奖;2012年朱坤密、郭慧两位教师参加全国课堂竞赛分别荣获一、二等奖,2011年张庆、李艳春、赵小波三位教师参加云南省课堂竞赛荣获一等奖,2011年11月曲靖市高中课堂竞赛中,我校参赛的9位教师参赛全部荣获一等奖,三年来共有27人次分别获 “全国数学说课竞赛一等奖”、“全国生物课件竞赛一等奖”、“云南省美术课赛一等奖”、“云南省体育课赛一等奖”、国家、省、市课堂教学竞赛一等奖”等奖项。 校长引领“三生教育组”编制校本教材《综合实践课程》,教研室积极编制《教研通讯》专刊,政教处﹑教务处联办校本教材新生《学程指导手册》,各学科组积极编制校本教材《导学案》。平贵生老师独立编著的高考教辅书《实验分析》已由云南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为让更多的教师脱颖而出,让教育科研工作与教育发展接轨,我校还组织申报校级课题23个,市级“十二五”规划课题1个,省“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2个,国家“十二五”规划课题2个。 2010—2012年连续三年荣获曲靖市“校本培训先进学校”荣誉,2012年荣获云南省教育厅“先进教科研学校”荣誉,2012年12月,我校荣获国家级“先进实验学校”荣誉;校长刘红荣获“全国优秀科研校长”称号。 特别是我校的信息化教育特色,实施了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优化整合。三年来,学校投资400多万元,改善了学校校园广播系统,给学校所有教室安装了多媒体设备。充实了教育硬件和软件,我校已经拥有了庞大的网络教学资源。学校信息中心自主开发《教学信息管理分析系统》、《教师网络办公系统》、《教学资源网》、《教研视频网》等软件全方位应用于学校教学及管理。其中资源库现有教学课件20021个、教案16005份、教学设计9680个、学科参考资料12506份、各课试卷6056套、教学教研视频1803个。 几年来,学校围绕“一个突出”即办学特色非常突出;“两个越来越高”即实施素质教育的水平越来越高,知名度越来越高谋发展,学校教学信息化建设全市第一;学校教育办出民族特色全市第一;三年来,学校高考升学率名列全市前列;学校的教育教学理念走在全市前列;课堂教学改革走在全市前列。 学校成为社会满意,家长满意,学生满意的优质学校之一。
标签:曲靖中考招生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