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渭南中考化学试题(有答案和解释)

编辑:

2014-01-29

5.(2012•绍兴)由图可知,从0℃升温到50℃,一定量的水中能溶解的质量变化最大的物质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考点: 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专题: 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 根据溶解度的意义进行分析,从0℃升温到50℃,一定量的水中能溶解的质量变化最大的物质,应是从0℃升温到50℃,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幅度最大的物质,

解答: 解:由题意可知:从0℃升温到50℃,一定量的水中能溶解的质量变化最大的物质,应是从0℃升温到50℃,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幅度最大物质.

A、由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可知,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化不大,故A不符合题意;

B、由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可知,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幅度不是最大,故B不符合题意.

C、由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可知,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幅度最大,故C符合题意,

D、由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可知,丁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幅度不是最大,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 本题的解题关键是:找出从0℃升温到50℃,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幅度最大的物质,就是一定量的水中能溶解的质量变化最大的物质.

6.(2012•绍兴)如图所示实验,一段时间后,不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A.甲图中,浸入浓硫酸的火柴梗变黑  B.乙图中,浸入硫酸铜溶液部分的铁丝表面出现红色物质  C.丙图中,铁钉水面处部分生锈  D.丁图中,试纸变蓝色

考点: 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

专题: 金属与金属材料;常见的酸 酸的通性。

分析: A、根据浓硫酸的氧化性考虑;B、根据铁与硫酸铜反应的生成物考虑;C、根据铁生锈的条件考虑;D、根据酸使石蕊试纸变色情况考虑

解答: 解:A、浓硫酸的氧化性很强,能使火柴头炭化变黑,正确;

B、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所以铁丝表面出现红色物质,正确;

C、铁生锈的条件是与氧气和水同时解触,所以铁钉水面处部分生锈,正确;

D、浓盐酸挥发出来的氯化氢与石蕊试纸接触,酸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所以D说法错误.

故选D.

点评: 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浓硫酸的氧化性和铁与硫酸铜反应的现象,铁生锈的条件.

7.(2012•绍兴)对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内镍氢电池的总反应式H2+2NiO(0H)═2Ni(OH)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H2是单质  B.Ni0(0H)是氧化物  C.Ni(OH)2中Ni化合价为+2价  D.参加反应的H2、NiO(OH)的质量比为1:92

考点: 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元素质量比的计算。

专题: 化学与新科技。

分析: A、根据单质的定义进行分析;

B、根据氧化物的定义进行分析;

C、根据化学式求出元素的化合价;

D、根据反应求出H2、NiO(OH)的质量比.

解答: 解:A、H2是由氢元素组成的单质,故A正确;

B、Ni0(0H)是由Ni、O、H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故B错误;

C、在Ni(OH)2中氢氧根显﹣1价,所以,Ni化合价为+2价,故C正确;

D、参加反应的H2、NiO(OH)的质量比为:(1×2):(59+16+16+1)=1:92,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 通过本题的练习,能利用单质、氧化物的概念判定某些物质的类别.

总结:以上就是2012年渭南中考化学试题的全部内容,希望大家认真阅读,供大家参考,祝同学们快乐学习!

相关推荐:

2012年渭南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2013年渭南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