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至2011月12月)
一、学校简要介绍:
上海市大团中学是在2002年8月由三所学校(红光中学、海潮中学、大团中学初中部)合并而成的公办农村学校。学校占地42亩,建筑面积13000多平方,拥有各专用实验教室、运动场地、校园网络等,现有教学班24个,学生近千名,教职员工共91人,其中在岗教师74人,学校教育教学设施基本达标。
二、学校信息化现状分析:
近几年,在上级部门的支持和学校自身不断建设下,学校信息化应用硬件环境有了很大改观。目前学校各普通教室和专用教室均已配置多媒体教学终端,各室(包括教师办公室)完成宽带接入线路改造,一线教学人员每人配备一台手提电脑用于教学,建立中心机房一间,拥有服务器3台,实现各教室、办公室的内网连接、资源共享,拥有学生计算机房2间,计算机96台,多媒体教室两间,另外其它多媒体设施如移动式多媒体设备、数字式摄像机、数码照相机等配备较为齐全。
学校建立了信息化工作的相关规章制度,保障信息化工作规范实施;设立教师信息化工作激励制度,鼓励教师在信息技术研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等方面有所突破;通过不同层次的校本培训,提高了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教师使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在日常教学活动、教学评选展示中的覆盖率、开设率逐年提升;学校有专人负责管理、维护的自建网站,根据实际开设相关应用栏目并定期更新;信息化管理在校务管理、质量分析、教师教学资料、人事管理、财产管理、考核考评等学校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逐渐渗透,学校的日常管理工作通过校园平台基本得以体现;充分利用各级资源,通过引入、搜集、自制等方式逐渐建立、健全学校各学科课件、信息资源库;保障信息科技课程的开设,积极开展学生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的研发和拓展活动的实施。
但学校信息化工作实施推进过程中还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或不足,如: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配置尚不够合理,部分硬件设备面临更新换代;学校信息化设施、环境维护管理专业人员不足,阻碍了学校信息化的进一步应用开发;学校教育资源库中的信息资源来源比较单一、不够丰富,与教学实际需要不能相符;绝大多数教师自行开发、制作课程信息资源的的能力尚停留在一般水平,教师的信息技术特别是实际应用能力须进一步提升;教师对网络的依赖尚停留在搜集教学信息、课件等用于教学需要,基于网络为基础的教研交流、听课评课、资源共享等活动未能很好开展;由于学校地处农村,学生家庭电脑拥有率很低,使得家校互动交流平台的使用覆盖面严重不足;等等。
三、实施目标:
1、根据学校实际需要,加大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添置、调整、更新硬件设备,逐步构建能满足学校管理、教育教学需求的数字化校园平台。
2、开展多元化、多层面的教育信息化应用相关培训,积极开展基于校本研修平台的网络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活动,提高教师的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和信息素养。
3、组织开展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的运用模式和方法的实践研究活动,充分利用市、区课堂教学资源管理网络平台,多种途径不断充实学校信息化教育资源库内容,提高资源库的使用效率。
4、通过对学校现有网站各栏目的重新布局、整合、调整、充实,进一步完善、明确学校教育教学信息化管理各模块的功能,逐步建成集学校管理、网络教研、资源共享、信息发布、互动交流等为一体的信息化过程管理的应用平台。
5、根据学校已有条件,开设信息技术拓展课程,在学生中开展信息技术兴趣、竞赛活动或研究性学习互动,提高学生信息素养。
四、工作内容与具体计划:
(一)、信息化环境下的基础设施建设:
1、在上级相关部门的支持下,根据学校实际,在原有设施的基础上,加大信息化硬件建设的经费投入,依据学校信息化管理、校本研修、教学整合的需要,添置、更新相应的硬件和多媒体设备,完成数字化语音室的建设并交付使用。
2、鉴于学校信息技术保障力量不足现状,对各专用教室、计算机室、网络系统等信息技术设备的维护采用信息化设施服务外包的形式进行,以确保设备的完好率不低于95%。
3、进一步明确学校信息中心网络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权限,整合各方力量,以学校网站为依托,创建、完善学校信息化管理平台、教育教学校本研修平台及教育资源库,不断充实信息化服务内容,网络安全管理到位。
4、修订、完善信息化工作相关规章制度,科学、合理、规范使用信息化教育教学设备;加强对教师和学生进行信息安全、网络安全、系统安全等的教育,切实提高师生对信息化基础设施的管理和保护意识。
(二)、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师专业化发展:
1、通过专家讲座、专题培训、自助学习等多元化教育信息化应用相关的不同层次的分类校本培训,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素养和知识水平,特别是信息化实际应用水平,使广大教师基本能掌握多种技能,促进全校教师信息素养的全面提高,完成“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任务。
2、充分利用利用现有的市、区及学校资源库资源,指导教师搜索、下载浦东教师研修社区和上海市教育资源库或因特网的教学资源,并能够根据教学的需要对下载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改编,鼓励教师根据自身教学实际,自制课件、多媒体资料、教案等,通过上传方式不断丰富、完善学校学科教育资源管理平台,使学校资源库更好的为教育教学服务。
3、围绕浦东教师研修社区和学校校本研修平台,积极开展网上集体备课、观课评课、课例研究、专题报告、主题讨论等网络校本研修活动。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建立网上交流和共享空间,组织开展教研活动、教学反思、教学热点研讨、点评教学案例、共享教学资料等,拓展教师合作交流空间,充分发挥团队合作优势。
4、开展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的教学设计、实施实践研究,通过备课交流、视频实录、说课评课、反思改进的流程进行学科教研组内信息技术应用研究课交流展示活动,及时总结交流数学、英语学科信息技术整合实践实际和经验,以研究促应用、以应用促普及,推动学校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工作的开展,达到每位教师每学期使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教学的课时数不少于总课时25%的目标。
5、建立教师专业化发展个人电子档案,按教育教学、教科研、学习笔记、成绩荣誉等方面,分类整理、记录保存教师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发展规划、电子教案、教学反思、教学课件、科研论文、培训教研、教学实绩、质量分析、计划总结、获奖情况等相关电子信息,展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成长轨迹,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信息化过程管理。
(三)、信息化环境下的学校管理:
根据浦东新区中小学网站建设基本规范和数据标准,明确学校信息化管理的基本内容和网站栏目,结合学校管理的实际需要,对现有的学校网站的管理版块及应用栏目进行调整、整合、集成、充实,使学校网站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网络平台,提高学校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1、建立学校管理工作平台,完善各版块和子栏目相关功能和内容,在信息公开、校务公开、内部通知、日常事务、材料往来、数据处理等实际应用实现规范化、无纸化,逐步实现学校管理的数字化办公。
2、建立学校教学管理平台,建立教学资源系统、校本研修系统、质量分析系统、教师专业发展系统等相应版块,突出教学管理数字化在推进学校教学质量提升方面的所发挥的作用。
3、建立学校德育管理平台,建立班主任工作、校园文化、班级园地、心理健康、体卫艺科、家校互动等相应版块,逐步实现学校德育工作信息化管理。
4、建立学校后勤管理平台,建立后勤服务、校产登记、网上报修等相应版块,促进学校后勤管理信息化进程。
(四)、信息化环境下的学生发展:
1、加强信息科技学科教学研究,提高信息科技学科教学质量,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终身学习的能力。
2、开设面向学生的信息科技拓展课程,举办丰富的信息技术兴趣活动,支持、鼓励学生参加信息化应用实践、探究活动并积极参加市、区组织的信息科技活动或竞赛。
3、建立班级风采版块,以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管理的方式,展示、交流各班班级文化建设、班级活动、家校互动等方面的动态,展现不同个性的班级信息文化。
(五)、信息化应用工作具体安排:
时间
|
工作内容
|
2010年1月
2010年2月
|
1、 成立学校教育信息化应用推进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研究、制定学校推进方案,拟定具体工作日程安排。
2、 开展学校信息化软硬件设备、环境的清查与梳理工作。
|
2010年3月
|
1、 召开全体教师会议,布置工作要求,明确相关项目工作安排。
2、 组织教师和学生按时完成网上关于学校信息化调研信息的填写,通过调研网络平台,分析本校信息化现状。
3、 指导教师制定个人信息化发展应用计划。
4、 建立、完善学校信息化工作管理、激励机制。
|
2010年4月
|
1、 议定学校网站调整、整合方案,并做好相应准备工作;确定教师信息化技术应用培训项目及培训安排。
2、 上海市教育资源库、浦东新区教师研修网及学校资源库使用培训。
3、 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网上集体备课研修活动。
4、 青年教师汇报课(信息技术整合、摄录录像)。
5、 开设学生信息科技拓展课。
6、 期中考试成绩输入质量分析平台,以备课组为单位利用平台完成质量分析并进行研讨。
|
2010年5月
|
1、 基本完成学校网站调整方案,各版块功能正常运转。
2、 按不同对象完成学校信息化管理应用平台应用培训。
3、 组织教研组或教师参加结对校间的整合课例研究活动。
4、 组织相关学科课堂教学实录多媒体资料,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网上观课评课活动。
5、 常态课课堂实录拍摄。
|
2010年6月
|
1、 多媒体课件制作相关应用工具培训。
2、 组织参加结对校间教研组的网络校本研修活动。
3、 完成数字化语音室的建设并交付使用。
4、 全面完成学校网站重构工作,明确各版块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和工作内容。
5、 期终考试质量分析、研究。
|
2010年9月
|
1、 教师专业化发展个人电子档案使用培训。
2、 班级风采版块管理、使用培训。
3、 教师教育资源需求信息调研,充实、调整学校资源库。
4、 专家讲座或教学整合指导。
5、 教研组(备课组)集体备课。
|
2010年10月
|
1、 举办学校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课交流展示活动周。
2、 组织进行教研组(备课组)网上评课活动。
3、 优秀课例实录的拍摄。
|
2010年11月
|
1、 期中考试质量分析、研讨。
2、 启动学校教师课件制作比赛。
3、 教研组网络校本研修活动。
|
2010年12月
|
1、 举办班级风采主页评比、学生信息作品制作大赛活动。
2、 教师教学反思网络交流活动。
3、 教师完成专业化发展2010年个人电子档案各项内容,对本年度信息化发展、应用情况进行总结。
|
2011年1月
2011年2月
|
1、 期终考试质量分析,教研组活动。
2、 教师课件制作完成评选。
3、 进行学校信息化工作阶段自评、总结。
|
2011年3月
|
1、 召开全体教师会议,总结上阶段信息化工作情况,明确本年度工作重点和安排。
2、 教研组网上研修活动。
3、 联系相关专家对教师信息化课堂教学整合进行听课评课。
4、 常态课课堂教学摄录。
|
2011年4月
|
1、 信息化环境下班主任主题教育课展示活动。
2、 结对校间教学资源库共建研讨。
3、 结对校网络校本研修活动。
4、 期中考试质量分析、研讨。
5、 结对校教研组网络校本研修。
|
2011年5月
|
1、 教研组(备课组)集体备课。
2、 学校日常管理与信息化手段相结合研讨。
3、 信息化环境下家校联系、互动途径、方法研讨。
4、 常态课课堂教学实录的拍摄。
|
2011年6月
|
1、 制定“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计划。
2、 校园信息文化相关评比活动(具体形式、内容待定)。
3、 期终考试质量分析、研讨。
4、 结对校教研组网络校本研修。
|
2011年9月
|
5、 完成“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任务。
6、 教研组(备课组)集体备课。
7、 搜索整理相关学科教学资源,不断充实、完善学校教育资源库。
|
2011年10月
|
1、 举办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优秀课例示范课展示。
2、 组织教师参加网上教研活动。
3、 优秀课例录像摄录。
|
2011年11月
|
1、 组织开展学生信息科技活动(主题待定)。
2、 教师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实践经验交流。
3、 期中考试质量分析、研讨。
4、 结对校教研组网络校本研修。
|
2011年12月
|
1、 教师完成专业化发展2011年个人电子档案各项内容,对本年度信息化发展、应用情况进行总结。
2、 各教研组(备课组)完成信息化应用工作总结。
3、 根据学校信息化应用自我评估方案开展校本自我评估。
|
五、保障机制
1、学校教育信息化应用推进领导小组:
组长:李铭
组员:黄俊、朱延萍、于广瀛
2、学校教育信息化应用推进工作小组:
组长:黄俊
副组长:于广瀛
组员:潘建桢、刘霞、唐军云、庄宇、顾雪峰
上文就是威廉希尔app
给您带来的关于上海大团高级中学学校信息,希望可以更好的帮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