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中考物理知识归纳:压力和压强

编辑:sx_hez

2014-01-03

学习没有界限,只有努力了,拼搏了,奋斗了,人生才不会那么枯燥无味。威廉希尔app 为了帮助各位初中学生,整理了“淄博中考物理知识归纳:压力和压强”一文:

淄博中考物理知识归纳:压力和压强

一、压力

1.压力概念

①定义: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

②产生的条件: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相互挤压。例如:静止在地上的篮球和地面间有相互挤压的作用,篮球对地面有压力;静止在竖直墙壁旁的篮球与墙壁之间没有相互挤压,所以没有压力。

③方向:与受力物体的支撑面垂直,并指向支撑面,由于受力物体的受力支撑面可能是水平面,也可能是竖直面,还可能是角度不同的倾斜面,因此,压力的方向没有固定指向,它可能指向任何方向,但始终和受力物体的受力面相垂直。

④单位:牛顿,符号:N

2.压力的作用效果

要点诠释: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

①压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的形状发生变化。例如:坐在沙发上,人对沙发的压力使沙发向下凹;用两手挤压弹簧手对弹簧的压力会使弹簧变短。

②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不同的情况下,压力作用在物体表面使物体发生的形变量常常是不同的。说明压力所产生的效果不一样,实验证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两个因素有关:压力的大小、受力面积的大小,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当压力大小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

 

初中物理知识归纳:压力和压强

 

 

初中物理知识归纳:压力和压强

 

 

初中物理知识归纳:压力和压强

 

(一)要点诠释:

1.产生原因:液体的压强是由液体所受的重力及液体具有流动性而产生的,液体的压强虽然是由液体受的重力产生的,但它的大小却与液体受的重力无关,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不一定等于容器中的液体受到的重力,只有侧壁竖直的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力才等于容器内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2.特点:通过实验探究发现,液体压强具有以下特点:

①液体对容器的底部和侧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②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③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它的密度有关系。

 

初中物理知识归纳:压力和压强

 

3.连通器原理的应用

①茶壶:茶壶口高于茶壶盖的设计。

②锅炉水位计:利用连通器原理把锅炉中的水位反映到锅炉外的水位计中。

③自动饮水器:利用连通器原理使饮水部分水面自动升高。

④船闸:利用连通器原理使轮船通过水库,拦河大坝等。

四、大气压强

1、实验证明:大气压强是存在的,大气压强通常简称大气压或气压。

2、大气压的测量——托里拆利实验。

(1)实验过程:在长约1m,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放开堵管口的手指后,管内水银面下降一些就不在下降,这时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约为760mm。

(2)原理分析:在管内,与管外液面相平的地方取一液片,因为液体不动故液片受到上下的压强平衡。即向上的大气压=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3)结论:大气压p0=760mmHg=76cmHg=1.01×105Pa(其值随着外界大气压的变化而变化)。

(4)说明:

①实验前玻璃管里水银灌满的目的是:使玻璃管倒置后,水银上方为真空;若未灌满,则测量结果偏小。

②本实验若把水银改成水,则需要玻璃管的长度为10.3m

③将玻璃管稍上提或下压,管内外的高度差不变,将玻璃管倾斜,高度不变,长度变长。

3、标准大气压——支持76cm水银柱的大气压叫标准大气压。

标准大气压=760mmHg=76cmHg=1.013×105Pa,可支持水柱高约10.3m

4、大气压的变化: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减小,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是不均匀的,低空大气压减小得快,高空减小得慢,且大气压的值与地点、天气、季节的变化有关。一般来说,晴天大气压比阴天高,冬天比夏天高。

5、大气压的测量:测定大气压的仪器叫气压计。气压计分为水银气压计和无液气压计。

大气压的应用: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式抽水机。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2、飞机的升力:机翼的上下表面存在的压强差,产生了向上的升力。

淄博中考物理知识归纳:压力和压强已经呈现在各位考生面前,望各位考生能够努力奋斗,成绩更上一层楼。更多精彩尽在【淄博中考网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