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3-12-30
事情成了。鞘翅在人的搬弄下长成了。它们按我的意愿交叠在一起。它们长宽长厚了。可以说,它们是按照与原来相反的叠合次序生长的。现在,蟋蟀是左鞘翅在上了。这种状态它会保持下去吗?我觉得会的。第二天,第三天,我的希望更加增大,因为鞘翅仍是那样交叠着,没有丝毫变乱的迹象。我指望不久就可以听到它用左鞘翅的弓来拉琴。要知道它的家族成员从没有这样做过呀。我观察得更勤了。
第三天,新乐师初次登台献艺。我听到几声短促的吱嘎声,像是没有咬合好的机器发出的声音。经过重新调节齿轮以后,传出了清亮的乐声,和平常一样的节奏。
荒谬的实验者,捂住你的面孔吧!你也太相信那根草茎的魔力了!你以为创造了一个用新的方式操琴的演奏家,可是你的打算完全落空了。蟋蟀挫败了你的阴谋。它是用右鞘翅的弓来拉琴的,它一直用的是这边弓。它做出痛苦的努力,不顾似乎已经定型的状态,硬是把原该置于下面的鞘翅放回到下面。它的肩膀脱臼了,因为鞘翅已经长成了,皮肉已经硬了。你可怜的知识想创造出一个用左边弓操琴的蟋蟀,可是蟋蟀嘲弄了你的作为,还是用右边弓操琴。
富兰克林曾为左手做过一次热情洋溢的辩护。左手和它的姐妹右手一样,应该得到耐心学习技艺的机会。如果能够由同样灵巧的两只手来服侍,那是多大的好处啊!是啊,那是很大的好处,可是除了少有的几个例子,两只手能够做到一样有力、一样灵活吗?
现在蟋蟀回答我们说,这是做不到的。左边有一个先天的弱点,一种平衡的缺陷。习惯和教育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弥补这个缺陷,可是不可能将它根本消除。蟋蟀从出生之日起就受到一种教育的陶冶,塑造,使它的体态定型了,它一想奏乐,就自然而然地把左鞘翅放回右鞘翅下面。至于造成左边这种先天弱点的原因,那就要从胚胎学中间来寻找答案。
我的失败表明,即使左边的鞘翅得到技术的帮助,它也没法使用它的琴弓。那么,它那精确性丝毫不亚于右边琴弓的尖齿,又有什么理由存在呢?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也许可以举出对称的理由,借用复制原型的理论,我在解释小蟋蟀出生时把包衣留在卵壳口这种现象时,因为找不到更合适的,就权且搬用这种理论。不过我愿意承认,那只是一种似是而非的解释,是拿大话骗人的把戏。
确实,绿蚱蜢、蚱蜢和其他鸣虫也许会走到我们面前,亮出它们的鞘翅。它们有的只有一个琴弓,有的则只有一个发声器。它们会问我们:“为什么我们的近亲蟋蟀会有对称的结构,而我们这些鸣虫却没有对称结构呢?”它们这个问题着实没法回答。我们还是承认自己无知,谦虚地说:“我不知道。”只要拿一只蚊蝇的翅膀来,就可以剥下我们理论的华丽衣饰,扔到墙脚下。
关于乐器,说得已经够多了,现在我们来听听它的乐声吧。蟋蟀是在欢乐的阳光里,在家门口演奏的。它从不在洞里奏乐。两只鞘翅抬起,张开成两幅斜面,只有局部遮着,发出的颤音。声音饱满,响亮,富有节奏,绵绵不绝。整个春天,孤独的蟋蟀就这样自得其乐地拉琴奏乐,打发闲暇。这个离群索居的家伙首先是为自己歌唱。因为对生活有热情,它就歌唱沐浴它的太阳,歌唱养育它的草地,歌唱荫护它的平静的居所。生活幸福是驱使它抚琴欢歌的头一个原因。
* * * * * *
《昆虫记》是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耗费毕生心血著成的一部昆虫学巨著。可这部书却不同于一般的科学论著,它写得有趣极了,即使没有生物学知识的人也会读得津津有味。就像这篇《蟋蟀的歌》,明明是写蟋蟀发声的原理,可作者以乐器作比,以细腻的观察和诗一样生动活泼、幽默风趣的语言娓娓道来,在传播知识的同时,给人以文学的享受。
读完这篇文章,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蟋蟀是用什么来歌唱的吗?
选定一种常见而且你感兴趣的昆虫观察一下,写点自己的观察日记。
希望小编的这篇2013吴忠中考语文备考:课本同步阅读能够解大家的燃眉之急,威廉希尔app 在此预祝大家中考顺利!
相关推荐:
标签:吴忠中考试题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