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年中考历史复习提纲

编辑:

2014-06-10

三、蒸汽时代的世界

1、第一次工业革命(工业革命)

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首先在英国发生。(至19世纪上半期结束)

珍妮纺纱机的发明和使用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

瓦特发明改良的蒸汽机;蒸汽机的使用,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

英国工程师史蒂芬孙发明了蒸汽机车。

影响:①、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一场划时代的变革。②、机器的广泛使用,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②、工厂代替了手工工场,③、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④、初步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世界格局。

2、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发表了《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3、 美国南北战争(美国内战;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导火线(直接原因):1860年,林肯当选美国总统,导致美国南北战争爆发。

根本原因:美国北方资本主义经济和南方种植园经济的矛盾。核心是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1861年,南方军队挑起内战,标志着南北战争爆发(开始)。

主张废除奴隶制的林肯先后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成为美国南北战争的转折点。1865年北方军队取得了胜利。

美国南北战争的意义:南北战争捍卫了国家的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进一步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障碍,为美国成为资本主义强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南北战争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的障碍是指“黑人奴隶制度”;而独立战争为促进资本主义发展扫清的障碍是指“英国的殖民统治”。

评价林肯:领导美国人民取得了南北战争的胜利,捍卫了国家的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

4、俄国1861年改革

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实行自上而下的改革。

意义:1861年改革,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改革废除了农奴制,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从此,俄国正式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但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列宁指出:“农民在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

5、日本明治维新

1868年,明治天皇实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史称“明治维新”。

主要内容: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方面,承认土地私有并允许自由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社会生活和文化教育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

意义: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严重的民族危机,由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

局限性:这次改革并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日本强大起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同点:都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通过改革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都是实行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三、发展与危机交织的世界

1、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70年代----19世纪末20世纪初)

电力的广泛应用标志着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

德国工程师西门子运用电磁感应原理,发明了第一台发电机。

比利时人格拉姆发明了电动机。

美国人爱迪生发明了电灯、蓄电池、留声机、油印机、电影放映机和摄影机等,被誉为“发明大王”。

德国人本茨发明了世界第一辆汽车。

美国人莱特兄弟制造出第一架飞机。(20世纪初)

影响: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经济得到飞速发展,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德、英、法、日、俄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2、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形成

①、三国同盟的建立:

为孤立法国、对抗俄国,德国与奥匈帝国于1879年订立了军事同盟条约,1882年,意大利又与德国、奥匈帝国签订了三国同盟条约。这样,德意奥三国同盟正式建立。其核心是德国。(一战爆发后,意大利脱离同盟国,于1915年加入协约国集团。)

②、三国协约的建立:

1892年,法、俄缔结了军事协定。1904年,英国与法国签订协约。1907年,英国与俄国签订协约。标志着英法俄三国协约正式建立。其核心是英国。这样,两大相互对峙的军事集团正式形成。

③、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识读《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图,归纳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形成的根本原因)

3、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年)

一战爆发前巴尔干半岛成为欧洲的“火药桶”;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导火线是萨拉热窝事件。(“一把枪”引发了战争)

大战主要战场在欧洲。著名战役有凡尔登战役(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

1918年,大战以同盟国失败而宣告结束。

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加剧。

性质: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四、世界近代科学与思想文化

1、英国科学家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开辟了天文学的新纪元;系统总结运动三大定律,建立了完整的经典力学体系。被誉为“现代科学之父”。

2、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是进化论的奠基者,他所著的《物种起源》中提出了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进化学说。

3、爱因斯坦是20世纪人类科学史上一位影响深远的科学家,他最重要的科学成就是创立了相对论。

4、启蒙运动(18世纪)和文艺复兴(14世纪到16世纪)一样是人类历史上影响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大胆抨击君主专制制度,预见资产阶级革命的必然到来,被誉为“启蒙泰斗” 、“思想之王”。

世界历史复习提纲(下册)

一、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1917年11月,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列宁领导的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成立了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了。十月革命的胜利标志着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2、1921年,列宁领导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为苏俄指明了走向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1922年底,苏联成立。1991年底,苏联解体。

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世界政治格局)的形成

(一)巴黎和会的召开:

①、1919年,战胜的协约国在法国巴黎的凡尔赛宫召开了巴黎和会,签订了对德《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领土、殖民地、军事和赔款等问题作出了规定。

②、《凡尔赛和约》规定,把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交给日本,严重损害了中国的权益,由此引发了五四运动的爆发。

③、此后,协约国又分别和其他同盟国签订了一系列和约,这些和约和《凡尔赛和约》构成了凡尔赛体系。凡尔赛体系确立了战后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统治新秩序。

(二)华盛顿会议的召开:

华盛顿会议签订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核心是确认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原则,为美国排挤英、日,进一步对华扩张提供了条件。(严重侵犯中国的权益,使中国重新回到由几个帝国主义共同支配的局面)

华盛顿会议确立了战后帝国主义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统治新秩序。史称华盛顿体系。

2、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

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一场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这场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然后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3、罗斯福新政

1933年,罗斯福当选为美国总统。为了挽救经济危机,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罗斯福宣布实施“新政”。

主要措施:①、整顿金融业,恢复银行信用。②、压缩农业生产,实行政府补偿。③、整顿工业,通过并实施《全国工业复兴法》。④、加强公共工程建设,增加就业。(罗斯福新政的核心是实施《全国工业复兴法》,对工业进行调整。)

罗斯福新政的意义:“新政”取得了显著效果,美国经济开始复苏,尖锐的社会矛盾有所缓和。它开创了资产阶级政府干预经济生活的先河,使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与管理得到加强。(“新政”的特点:政府干预经济。)

4、轴心国集团的形成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后半期,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相互勾结,结成侵略性的军事政治集团,称为“柏林—罗马—东京轴心”,又叫轴心国集团。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

1、二战的全面爆发:

1939年9月,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二战全面爆发。

2、二战规模的扩大:

①、1941年6月,德国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二战进一步扩大。

②、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3、二战战略转折的根本原因:

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国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签署),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

4、二战的转折: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途岛海战和阿拉曼战役共同构成二战的战略转折点。

5、二战的胜利:

①、1943年,美、苏、英三国召开德黑兰会议,决定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1944年,美英盟军在法国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②、1945年,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在雅尔塔召开会议,确定彻底击败德国的军事计划,决定在二战结束后建立联合国。

③、1945年5月,德国政府代表签署无条件投降书;9月,日本政府代表签署无条件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9月3日为世界反法西斯胜利日。)

四、二战后的东西方世界和世界格局的演变

1、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促进了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2、20世纪90年代,在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带动下,美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成为

成为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的特征:信息化和

和全球化);

3、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的二十年间,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到80年代下

半期,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大国。

4、1993年欧洲联盟成立,并朝着经济政治一体化目标迈进。(欧盟的发展趋势)

5、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①、两极格局的形成

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提出要遏制共产主义,在世界各地承担义务,援助自由国家,以确保美国的安全和繁荣,这些纲领和政策被称为“杜鲁门主义”。“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冷战”正式开始。

“冷战”的具体表现(措施):政治上实行“杜鲁门主义”;经济上实施马歇尔计划;军事上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即“北约”。(为对抗北约,苏联建立了华沙条约组织。即“华约”)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建立,标志着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的最终形成。

②、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的瓦解)

1989年下半年至1991年,东欧局势剧变,各国共产党相继丧失政权,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实质)。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合并,实现统一。

1991年底,由于苏联解体,冷战的结束,两极格局的瓦解,此后,世界政治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

五、第三次科技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起源于美国,标志:人类在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和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核心: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1945年,美国制成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总结】威廉希尔app 中考频道精心整理了14年中考历史复习提纲,可登录中考历史复习指导 学习更多知识。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