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初中历史复习策略

编辑:

2013-11-21

精选好的习题,构建适合学生的复习课教学模式:长时间、高强度、集中化的复习往往使学生筋疲力尽,产生记忆模糊的现象。教师针对这种由于死记硬背而造成的记忆和理解上的缺陷,可以采用精选习题进行短时间多次数练习的办法深化和巩固对教材内容的学习。选择题短小,有利于在区别、辨析的基础上,多角度准确把握历史问题;尽管填空题在中考试卷中分值越来越少,但它能直接强化学生对历史问题准确理解的功能在复习题中可广泛采用。另外选题的内容必须和复习内容紧密相关,并带有一定的发散性和代表性。既要能检测知识,又要能培养思维习惯。

大多数复习课往往是两种极端,要么是“一言堂”,老师从头讲到尾,要么是“一做堂”,学生做题从头做到尾(或背书背到尾)。两种做法的效率低下,是造成学生疲劳,积极性不高的主要原因。比较好的复习课教学模式应当是讲练结合的模式:讲难点、讲重点、讲热点、讲考点;练习基础知识的识记,联系历史概念的理解,联系历史规律的迁移。用讲带动练来发现弱点,为讲指明方向。无论是讲还是练,都有一个限度,都要给予学生自我思考、消化的时间。

关注全体学生,注重层次性:传统的复习策略认为要更多关注学习困难学生,这样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最好体现,其实并非如此。把主要注意力集中在“学困生”身上,就意味着减少对能力较强学生的辅导精力投入,忽视了对“学优生”的关注。学优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强,自觉性好,但并不意味着学优生在历史学习的知识能力水平上强到足以让教师放手不过问的地步。更何况学优生在理解、运用能力上需要专门的训练和指导的要求更强烈。

新课程主张的面向全体学生,其实是在承认差异性,注重教育层次性基础上的面向全体。对于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侧重点。如:对能力较低的学生,要以强化其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为主。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与检测方法,保持其兴趣的持久,全面反馈其学习进展情况,帮助其顺利通过中考。而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而言,要以强化批判思维的能力为主,通过对知识的深挖和拓展,培养其迁移能力与知识结构的人文色彩。具备了迁移能力,他们在思维上才有发散性,才会有与“学困生”不一样的创造能力和思维深度,为学生在高一级学校主动地探索地学习历史开辟道路。这种既关注潜能生,又关注优生的整体学生观,才最有利于帮助学生实现能力的全面发展,达到中考的预定目标。同时,对优生的关注还能带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全面提高复习质量。教师切实转变观念也是从根本上调整中考复习策略的重要基础之一。

总结:初中历史复习策略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了,希望能帮助同学们巩固复习学过的知识,供大家参考!

相关推荐

漫谈初中历史复习策略

初中历史复习指导介绍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