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3-11-18
专题十三、化学实验 10~12
1. 仪器的识别
2
08-22, 09-24, 10-25
2. 基本操作:A.药品的取用
B.过滤、蒸发、检验气密性
2
08-6, 09-5、24,10-8
3. 三大气体(氧气、二氧化碳、氢气)的制取、检验(验满)
4
08-22, 09-24, 10-25
4.探究性实验或实验分析
2~4
08-23、24, 09-25,10-26
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清楚地知道各个考点、各个知识点在中考中是怎样考的,考查形式有哪些?有哪些题型?举一例子:中考的一个必考点——辨析物质的变化,从天津市近几年的中考化学试题可以看出:物质变化的考查均是学生常见的生活实例,没有偏难的事例。象A.石墨在一定条件下转变为金刚石 B.灯泡通电发光 C.酸碱指示剂遇酸碱变色 D.食物淀粉在酶的作用下转变为葡萄糖 E.潮解 F. 蛋白质变性等,对这些偏难的离学生生活稍远、高中还会进一步学习的内容判断其变化不要过多复习,复习着重点是学生常见的生活中的变化,一定要掌握生活中常见的物质的变化。因为辨析物质变化,属于送分的题目,不可能偏难。
[2008年] 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石蜡熔化 B.纸张燃烧
C.冰雪融化 D.瓷碗破碎
[2009年] 3.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瓷碗破碎
B.洗净的铁锅出现锈迹
C.潮湿的衣服经太阳晒,变干了
D.夏天从冰箱取出的瓶子外壁迅速附着一层水雾
[2010年] 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滴水成冰 B.酒精燃烧
C.玻璃破碎 D.西瓜榨汁
又比如说:最后一道大计算题,它一定是往混合物中加酸(或加碱,只有07年是先加酸后加碱),生成气体或沉淀后,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求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所以,我们心中有数以后针对练习就行了。
二、把握中考复习策略,在战术上胸有成竹。
1、总复习一定要有“三划”。从时间上做好规划、从复习内容上做好计划、从复习方法上做好策划。总复习决不是无计划地、漫无目的每天随意的一张篇子地对付每节课。总复习的课堂教学更能体现教师是不是将教材内容转化为自己的教学内容,将教材思想转化成自己的教学思想。精心设计的总复习能提高学生的能力和水平,更能提高教师们的能力和水平。试回想我们曾经教过的个别学生,当初学习新课时他的成绩不怎么靠前,可经过总复习后,他的成绩猛窜,原因是当初没懂的东西在总复习时弄懂了,弄会了。而且,就绝大多数的学生而言,经过总复习后他们的学习水平知识掌握的程度普遍提高,可见总复习对于系统掌握知识多么重要!另外,对于年轻教师经过一轮总复习的教学后,才能熟练地掌握教材,才能知道教材内容的前后联系,才能对教材相关的知识点做到博学精通,心中有数。经过一轮总复习的教学比没教过一轮的处于新手的自己强上一个层次。但关键是怎样使学生的复习更有效?怎样大幅度的提高我们教师自己的复习课的教学水平。
一般我们是两轮或三轮的复习。三月底结课到四月下旬的一模是第一轮模块复习,既然教材是中考命题的主要依据,那么这一轮复习主要是依托教材,但不重复教材。根据我个人的经验以及诸位老师们的教学体会,我们总结出:总复习时要从整体上重新规划教材,打破教材的章节顺序,重新组合。把内容相近、相关的知识整合在一起,从大的知识块到小的知识点再到具体每节课的课题有计划地进行复习,把教材中分散的、片段的知识系统化,形成知识框架,这样版块复习是有效且是高效的复习。
中考复习内容包括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常见的化学物质、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四大块。每一大块又包含若干个小块,如:可将分子原子元素物质之间组合、原子离子核外电子排布化合价之间组合、单质化合物纯净物混合物之间组合、将溶液的酸碱度、酸碱性与PH的关系以及酸碱指示剂变色情况组合,将溶液、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溶解度整合,此外还有质量守恒定律、常见酸、常见碱、常见盐分别可以组合成不同的知识块,每个知识版块再设置多个模块,每节课以模块形式复习,针对性的训练。
基本概念和原理往往是学生在考试中的丢分点。复习时注重对重要概念和原理的内涵和外延上进行反复咀嚼,仔细品味,抓住实质,让学生真正理解概念之间的联系,尤其是一些易混的概念,应联系学生易错易混淆的地方给出针对训练习题。仔细分析,找出它们的异同点,在具体情境中加强对概念和原理的灵活运用。比如,溶液、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溶解度及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这块知识点,相当一部分学生弄不清、出错率高。如:2010年中考第23题。试题编制巧妙,既来源于教材又超越教材,是对教材第九单元《溶液》多个课题知识点的整合,恰到好处地考查了学生综合分析能力。而且,通过学生对此题的答题情况考查了教师在教学中教学策略、教学方式、方法。从学生答题情况看此题反映出部分教师在新授课时没重视课本实验,没让学生真正理解溶液、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溶解度及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及它们的关系,在复习阶段又采用就提做题的战术,没让学生真正领悟这些概念的内涵,以至于学生在知识理解上有所欠缺,答题不全面、不严谨、不规范。此题有引导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注重实验探究过程,切实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切切实实地让学生多动手、多思考的目的和导向。
那我们就针对他们弄不清的知识点溶含在问题情境之中加以训练:例:
(1)分别向盛有水的四个小烧杯中加入少许的硝酸钾、面粉、色拉油、牛奶,分别搅拌,可以形成溶液的是 ,为什么?可见溶液的特征是 。
(2)怎样判断烧杯里的硝酸钾的溶液是否饱和溶液?
。
(3)如果,烧杯中的液体底部有未溶解的固体,烧杯中的混合物是否是溶液?为什么? 。烧杯中存在溶液吗?为什么? 。
(4)如果,烧杯中硝酸钾溶液不饱和,给溶液加热一小会儿,那么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有何变化?为什么? ,此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有何变化?为什么? 。
(5)如果,烧杯中硝酸钾溶液不饱和,将溶液蒸发,那么一段时间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有何变化?为什么? ,此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有何变化?为什么? 。冷却到原温度时,溶液是否可能变饱和?为什么? 。
(6) 如果使溶液变饱和不采用蒸发溶剂法,那么还可以利用①
② 方法使溶液变饱和?采取方法①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有何变化?为什么? 。此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有何变化?为什么? 。采取方法②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有何变化?为什么? 。此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有何变化?为什么? 。
(7)如果,将烧杯加热,硝酸钾溶液底部的固体溶解消失,此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有何变化?为什么?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有何变化?为什么? 。
(8)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甲
乙
丙
40
0
t1
t2
t3
溶解度/g
温度/℃
①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②t1℃时,丙物质的溶解度是 g,其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③要使接近饱和的丙物质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一种措施是 。
④分别将t 3℃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 ,所得的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 。
⑤若将含有少量乙的甲乙物质的混合物分离,可采取 方法。
根据以上问题的解决,请归纳:溶液的概念、溶液的特征、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转化方法及其转化过程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溶解度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其他版块的知识点复习也应这样,除根据各物质相互关系形成知识网络进行归纳外,还应注意运用这些化学知识解决与生活、生产和社会有关的实际问题。在复习中应有意识地把知识和技能的考查放到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的情景中,这样,那些“只有做过的题目才能作答”的学生也能适应了,他才不会感到没见过的没做过的题有多难。
标签:中考化学复习指导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