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专题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来源:威廉希尔app 编辑:zhongkao2

2011-05-12

中考专题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诺贝尔的父亲是一位颇有才干的发明家,倾心于化学研究,尤其喜欢研究炸药。受父亲的影响,诺贝尔从小就表现出顽强勇敢的性格,他经常和父亲一起去实验炸药。

1862年夏天,他开始了对硝化甘油的研究。在一次进行炸药实验时发生了爆炸事件,实验室被炸的无影无踪,5个助手全部牺牲,连他最小的弟弟也未能幸免。他的邻居们出于恐惧,也纷纷向政府控告诺贝尔,此后,政府不准诺贝尔在市内进行实验。但是诺贝尔百折不挠,他把实验室搬到市郊湖中的一艘船上继续实验。经过长期的研究,他终于成功地解决了炸药的引爆问题,这就是雷管的发明。它是诺贝尔科学道路上的一次重大突破。

诺贝尔是一个热爱和平的人,他称“战争是恐怖中的恐怖,是一切犯罪行为中最严重的犯罪”。他希望炸药用来开矿和修路,而不是用来毁灭和屠杀人民。

诺贝尔奖被认为是科学家最高的荣誉。但是中国至今还没有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呢?希望就在你们身上,让我们一起努力!

智能点拨

例11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由铁制成的。在集体讨论时,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引一下”。就“拿磁铁来吸引一下”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实验B、假设C、观察D、推理

分析:金属都具有一定的光泽,外观是银白色的金属有很多种,不能单凭表面现象去判断,要善于抓住各种物质的特性进行深入的研究(即通过实验作出准确的判断)。银和铁都具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不能从表象上去看,要抓住铁的特性──能被磁铁吸引。

拓展:从日常生活中可以发现很多有探究价值的问题,

例如:打开汽水瓶时,有气体放出,它是什么气体呢?

铅笔芯的主要成分到底是不是金属铅呢?

涂改液为什么可以使字迹消失呢?

......

诸如此类,请把你能想到的写下来:

例2小新在探究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你认为下列做法中不可取的是()

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的现象

B、查找资料,了解石蜡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

C、认为与本次实验目的无关,不予理睬

D、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黑色物质的成因

分析:化学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学习化学时,要特别重视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往往会发生一些小小的“意外”,千万不要放弃这一细节,应该多问自己为什么?事实上,历史上很多发明和发现都源自于实验中发生的许多与期望不相符合的现象或数据,科学家们没有放过微小的误差,经过不断的探究,终究会有喜人的发现。我们在学习化学时也应该具备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这也是学好化学的前提。在探究过程中,获得信息的方式主要有实验探究、查找资料、与他人交流等,因此,A、B、D做法都是可取的。

答案:C

例3蜡烛燃烧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

问题:蜡烛刚熄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冒出,它的成分是什么呢?有人提出了以下假设:

(1)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

(2)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

(3)白烟是石蜡蒸气凝成的石蜡固体小颗粒

实验:

(1)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假设(填序号),但是这样做并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原因是。

(2)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说明白烟不是。

(3)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白烟(注意不要接触烛芯),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是为假设提供了证据。同时可排除假设,因为。

分析:题中已对问题作出了假设。分析三种假设,如果(1)正确,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有两种,一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是使燃着的小木条熄灭。如果(2)正确,可以通过罩上干冷的玻璃片检验是否产生水蒸气来验证,如果(3)正确,可以去试着点燃。我们再来看题中给出的探究实验方案。(1)想用是否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来验证假设(1),但是他的做法欠考虑在“立即”两个字上,因为此时蜡烛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还没有完全散去。(2)使用来验证白烟是否是水蒸气的,这个设计可以说明(2)的假设不成立。(3)的假设白烟是石蜡固体小颗粒,如果是石蜡,那么不论固体大小都应具有可燃性,应该能被点燃,如果证明了这一点,也就否定了假设(1),因为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

答案:(1):①蜡烛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会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水蒸气(3):

③①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

点评:初中化学涉及此类习题,除了让我们巩固已学的化学知识外,更主要的在于教给我们如何发现问题,如何解决问题的进行科学实验探究的方法。类似此题中白烟的提出,问题很小,但是只要认真观察实验现象的同学都会发现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努力培养自己善于发现问题,乐于去研究问题的兴趣。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