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最新中考化学模拟测试题练习

编辑:

2016-02-29

23.(2015•永州)正常雨水偏酸性,pH约为5.6,这是因为大气中的 A气体溶于水的缘故.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降水,主要是由人为排放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转化而成的,发生的反应主要有:

①SO2+H2O═H2SO3 ②2H2SO3+O2═2H2SO4

③2NO+O2═2NO2(快速) ④3NO2+H2O═2HNO3+NO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A气体的化学式为 CO2 .

(2)上述四个化学反应中的所有物质中,属于酸的有 三 种.

(3)由③、④两个反应可知,NO2中的氮元素最终以 HNO3 (写化学式)物质形式存在.

考点: 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

专题: 化学与环境保护.

分析: 正常雨水偏酸性,pH约为5.6,这是因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的缘故;酸雨的pH小于5.6,原因是雨水中溶解二氧化硫或氮氧化物等气体时,最终生成硫酸、硝酸等强酸,溶液酸性较强而导致,据解答有关的问题.

解答: 解:(1)正常雨水偏酸性,pH约为5.6,这是因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所以A的化学式是:CO2;

(2)由题干发生的反应可知,上述四个化学反应中的所有物质中,属于酸的有H2SO3、H2SO4、HNO3三种.

(3)由③、④两个反应可知,NO2中的氮元素最终以HNO3物质形式存在.

故答为:(1)CO2;(2)三;(3)HNO3.

点评: 本题考查了酸雨的成因、性质和治理等,难度不大,注意积累.

三 .解答题(共7小题)

24.( 2015•自贡)2015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请认真回答下列问题,愿化学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1)PM2.5是指大气中 小于 (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下列行为不会形成PM2.5的是 C (填序号).

A.焚烧秸秆 B.汽车尾气排放 C.太阳能发电

雾霾天气尽量避免外出,外出时使用PM2.5口罩,该口罩中使用了活性炭,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 吸附 作用.

(2)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降水.煤燃烧时排放出 SO2;NO2 (写出两种主要物质的化学式)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水,会形成酸雨.

(3)“低碳”是一种生活理念,也是一种生活态度.下列做法中不符合“低碳”要求的是 B (填序号).

A.少用一次性用品:纸杯、筷子、塑料袋等 B.多挖煤、多发电、加快经济发展

C.提倡骑自行车、乘公交车出行.

考点: 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专题: 化学与环境保护.

分析: (1)PM2.5指细颗粒物.细颗粒物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 小于等于 2.5 微米的颗粒物.它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其在空气中含量浓度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严重;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进行分析解答.

(2)煤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酸性氧化物,这些物质溶于水后生成显酸性的物质,当雨水的PH<5.6时,形成酸雨;

(3)根据低碳的理念进行分析,低碳就是减少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可 以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和增加二氧化碳的吸收进行.

解答: 解:(1)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故填:小于;

A、在露天焚烧秸秆可以产生烟尘,直接进入大气,会增加空气中PM2.5,故A不符合题意;

B、汽车排放尾气中含有一些烟尘,进入大气,会增加空气中PM2.5,故B不符合题意;

C、利用太阳能发电不会污染环境,它是最清洁的能源之一,具有无污染性,不会增加空气中PM2.5,故C符合题意;

故填:C.

活性炭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具有吸附作用,故佩戴防PM2.5专用口罩使用了活性炭,是利用了其具有吸附作用,故填:吸附.

(2)煤燃烧时能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物质.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水,会形成酸雨,故填:SO2;NO2;

(3)A、少用一次性用品:纸杯、筷子、塑料袋等,能减少消耗的能量、二氧化碳的排放,故选项符合“低碳”理念.

B、多挖煤、多发电、加快经济发展,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增加了二氧化碳、空气污染物的排放,故选项不符合“低碳”理念.

C、尽量乘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出行,能减少交通工具的使用,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选项符合“低碳”理念.

故填:B.

点评: 环境的污染与保护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与之相关的考题就成为中考的热点之一.低碳理念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节能减排的措施和观念是化学考查的热点,要用低碳理念指导自己的活动,把节能减排的措施运用到生产、生活中去.

25.(2015•张家界)今年6月5日是新环保法实施后的首个“环境日”,主题是“践行绿色生活”.旨在增强公民环境保护意识,采取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请写出生活中符合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的两种具体做法:(1) 少用或不用一次性餐具 ;(2) 节省使用物品,废品回收利用 .

考点: 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

专题: 化学与环境保护.

分析: 根据“低碳生活”的措施进行解答.

解答: 解:低碳,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符合低碳生活观念的 ,如:使用双面纸张;用太阳能热水器代替煤炉烧水;少用或不用一次性餐具;节省使用物品,废品回收利用;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等出行方式等.

故答案为:少用或不用一次性餐具;节省使用物品,废品回收利用;

点评: 在低碳生活理念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节能减排的措施和观念是化学考查的热点,要用低碳生活理念指导自己的活动,把节能减排的措施运用到生产、生活中去.

26.(2015•莆田)2015年1月起,国内重型柴油车普推国Ⅳ排放标准.减排的原理为:向反应罐内

喷入车用尿素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尿素[CO(NH2)2]先转化为NH3,NH3再与发动机排出的NO等反应生成氮气和水.回答下列问題.

(1)尿素属于 有机物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尿素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D (填字母).

A.无色晶体,B.熔点132.7℃,C.易溶于水,D.加热超过熔点即分解

(3)以尿素为主要原料制成的某种塑料是热固性塑料,该塑料 不能 (填“能”或“不能”)用加热法修补.

(4)NH3与NO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NH3+6NO 5N2+6H2O .

(5)过期的车用尿素溶液可用作氮肥,根据如图标签,该桶溶液(假设尿素没有损耗)能供给作物约

B kg(填字母)氮元素.

A.1.5 B.3.0 C.6.5

(6)喷入反应罐内的尿素溶液不能过多或过少.如果喷入过多,会造成 多余的氨气排入大气,造成了新的污染 .

考点: 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混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计算;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塑料及其应用.

专题: 空气与水.

分析: (1)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不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无机化合物,简称无机物;

(2)物质的化学性质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溶解性等,化学性质一般包括可燃性、氧化性、稳定性、还原性等.

(3)根据热固性塑料的特点来分析;

(4)在一定条件下NH3和NO反应生成氮气和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即可.

(5)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6)根据反应物的质量增加,生成物的质量也会增加来分析.

解答: 解:(1)由尿素的化学式可知,尿素是一种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填:有机物;

(2)颜色、状态、熔点、溶解性均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加热超过熔点即分解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性质;故填:D;

(3)热固性塑料受热不熔化,所以不能用加热法修补;故填:不能;

(4)在一定条件下NH3和NO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为:4NH3+6NO 5N2+6H2O.故填:4NH3+6NO 5N2+6H2O;

(5)该车用尿素溶液中含有氮元素的质量为:20kg×32.5%× =3.0kg;故填:B;

(6)喷入的尿素溶液过多会生成大量的氨气,排放到空气中会造成空气的污染;故填:多余的氨气排入大气,造成了新的污染.

点评: 本题考查了无机物与有机物的判断、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塑料的性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化合物中元素质量的计算以及空气的污染等知识,难度较小.

27.(2015•宿迁)人类是生活离不开水,某生活污水主要含有碎菜叶、碎塑料薄膜、泥沙、氯化钠和碳酸钠等物质.现欲将其经去渣处理后作为清洗厕所的用水.请问:

(1)捡掉污水中的碎菜叶、碎塑料薄膜等较大的固体后,可对污水进行 过 滤 操作除去其中捡不掉的固体物质;把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在利用的目的是 节约水资源 .

(2)

①试剂A的化学式是 HNO3 ,试剂A加入过量的作用是 除净碳酸钠 ;

②写出步骤Ⅱ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Cl+AgNO3═AgCl↓+NaNO3 ;如果步骤Ⅰ先加入试剂B,步骤Ⅱ加入过量试剂A,也能达到检验氯化钠的目的,理由是 碳酸银沉淀能溶于硝酸,氯化银沉淀不 能溶于硝酸 .

考点: 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碱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 空气与水;常见的碱 碱的通性.

分析: (1)过滤是一种分离不溶性固体与液体形成混合物的常用方法;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除去水中色素、异味等杂质;一水多用是节约水资源的有效方法;

(2)为检验水中的氯化钠,可滴加能与氯化钠生成白色沉淀的硝酸银溶液,而硝酸银溶液也可与碳酸钠反应形成白色碳酸银沉淀,因此可在滴加硝酸银前加入稀硝酸除去碳酸钠或向形成的沉淀中加稀硝酸,排除碳酸钠对氯化钠检验的影响.

解答: 解:

(1)除去其中检不掉的固体物质即对不溶性固体与液体形成的混合物进行分离,分离操作自然应为过滤;而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再利用是一水多用,可节约水资源;

(2)经①处理后的水中含有氯化钠和碳酸钠等可溶性物质,为避免碳酸钠对氯化钠检验的影响,实验中应先加入对后面实验不产生影响的稀硝酸进行处理时放出气体为二氧化碳,加入过量稀硝酸以彻底除去碳酸钠,处理后再滴加硝酸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Cl+AgNO3═AgCl↓+NaNO3,以检验氯化钠的存在;如果先滴加硝酸银再滴加稀硝酸,滴加硝酸银时出现白色沉淀可能为碳酸银可能为氯化银,此时还不能说明含氯化钠,需要待加入稀硝酸后,若沉淀不消失可判断沉淀为氯化银,才能说明含有氯化钠.

故答案为:

(1)过滤;节约水资源;

(2)HNO3,除净碳酸钠;NaCl+AgNO3═AgCl↓+NaNO3;碳酸银沉淀能溶于硝酸,氯化银沉淀不能溶于硝酸.

点评: 在使用硝酸银检验溶液中氯离子时,通常需要同时滴加稀硝酸,以排除其它离子对氯离子检验所产生的干扰,如本题中碳酸根离子对检验的影响.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