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侨中的学校历史

编辑:sx_songjm

2014-01-25

【摘要】以下是由威廉希尔app 为您编辑的海南侨中的学校历史,欢迎阅读!!

学校历史

侨二中南迁的教职员75人,学生489人 ,于9月14日和18日两日,学校奉令接收海口市海秀路金钢岭原日本海军第七基地海南设施部为校址,总面积五百多亩。金钢岭毗邻琼州海峡,南有海秀路,学校距离海口市3公里,交通方便,岭上景色幽美,是较为理想的办学环境。接收的四、五十栋房屋,都是日式木板结构,日军用了六、七年,都已破旧,且不敷用。图书馆、理化实验室和部分课室都要兴建。图书和仪器设备在侨二中南迁时携带了一部分,但因9月11日乘船赴海南岛时,深夜海轮遭台风袭击,海水渗入舱内,致使图书、仪器遭受严重损失。

1946年10月,学校在当地招收数十名新生,旋即开课。校名定为“国立第一华侨中学”。1947年春,学校培养第一届高中毕业生。

1947年2月1日,根据教育部1月16日第2353号训令:“查前国立第一华侨中学早经并入他校,并经决定不再设立,现仍存在之国立第二华侨中学改为国立第一华侨中学,国立第三华侨中学改为国立第二华侨中学,…”侨二中改名为侨一中。在校学生527人,其中高中六个班、学生207人,初中七个班、学生320人。

当时学校领导力量较强。校长卢宗敏毕业于中山大学法学系,教务主任陆咏勤毕业于中山大学教育系,总务主任雷耀岐毕业于广东新闻学院,训导主任赖增迎毕业于私立南华学院史学系,体育主任胡学成毕业于广东体育专门学校。由于领导力量较强,且通力合作,各项工作逐渐走上正轨。

1947年5月,学校改名为“国立第一侨民中学”。

学校迁到海南岛后,教育部每年拨给经费2804万元(旧币),学校逐步添置了图书、工具书和理化仪器,当时全校图书达五千册,理化仪器有八组,供学生分组实习,还建立校医室,设校医一名。

1948年7月,何志湖接任国立第一侨民中学校长。

1948年9月,海南遭受台风袭击,学校损失惨重,为了拯救满目疮痍的校园,学校成立了建校委员会,由何志湖校长任主任,并分设设计组、募捐组、总务组、会计组、宣传组等,由26人组成,经过大家共同努力,全校师生的艰苦奋斗,学校较快地恢复原来面貌。

1949年7月,由留德的冯维仁博士续任第一侨民中学校长。1950年初,冯维仁离琼去台,又由黄琴任校长,1950年5月,国立第一侨民中学改名广东海南华侨中学,列为广东省和海南地区的重点中学。

从1940年至1950年的十年间,侨中先后四次搬迁,呈贡、保山、清镇县、江津县地处偏僻,交通不便,教师配备不全,课室破旧,图书、仪器寥寥无几,教学制度不健全,师生物质生活十分困难,加上战乱而动荡不安,教学水平的提高受到很大的限制。1950年5月,海口市人民政府对办好侨中十分重视,首先选调教学水平较高的教师到侨中任教,并按照中学编制标准配备各科教职人数;其次逐年拨款将日本侵略者遗留下来的日本式木板房屋改为砖木结构瓦房;第三,逐年拨款不断充实图书和教学仪器设备;第四,建立严格的教学制度,努力抓教学质量的提高。

由于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侨生爱国爱校,尊师守纪的良好校风和刻苦学习,生动活泼的学风迅速恢复和发扬。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在这段时间里,侨中每年向高等院校输送毕业生达50%至70%。教学质量之高,在岛内名列前茅。此外,文娱活动、体育活动开展得生动活泼,篮球队、歌舞团驰名岛内外。为此,世界各地尤其是东南亚的华侨纷纷把子女送来侨中深造,当时的侨中,归国侨生、侨眷占在校生的40%。

文化大革命期间,广大华侨子女不能回国深造,侨中的侨生、侨眷比例急剧下降,侨中亦遭受严重的损失,五万多册的图书被毁得所剩无几,配置完备的教学仪器被毁坏殆尽。

1976年10月,“文革”结束,侨中的教育才恢复了生气,特别是海口市人民政府的重视、支持和广大侨胞的关怀,侨中的各项工作已逐步步上正轨。几年来,侨眷子女在学率恢复到15%左右,每年向高等院校输送的学生上升到30%多。学校新建了科学馆1幢、图书馆1幢、教学楼3幢、学生宿舍楼1幢、归国侨生教学楼一幢。校风亦趋好转。现在侨中共有32个班,学生1600多人。

1950年后,在侨中任校长的有:冯裕孚、曹文崇(代)、林道廉、孙松君、冯立奇、林鸿泰、林茂森、陈修发、曾纪宁,现任校长王继源。

广东省海南行政区升级为海南省后,广东海南华侨中学改名为“海南华侨中学”。

学校在人民政府的领导重视下,经过广大华侨的大力资助以及广大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侨中现在的环境十分美丽、整齐、壮观,面貌焕然一新,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其发展前途,未可限量。

以上就是由威廉希尔app 为您提供的海南侨中的学校历史,希望给您带来帮助!

相关推荐:

海南侨中的校容校貌 

标签:海南侨中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