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6-06-02
3. C 解析: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在蓄电池内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对外供电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4. D 解析:A选项中,太阳能发电:太阳能(可再生)转化为电能;B选项中,风力发电:风能(可再生)转化为电能;C选项中,水力发电:水的机械能(可再生)转化为电能;D选项中,核能发电:核能(不可再生)转化为电能。
5. C 解析:地球上的能源有很多种,有的是可再生能源,如水能、风能、太阳能等;而化石能源、核能等越用越少,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A、B选项错误。核废料具有很强的核辐射,必须进行专门的处理,不能随意丢弃,故C选项正确。目前的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释放的核能,而不是核聚变,故D选项错误。
6. B 解析:可燃冰的学名为“天然气水合物”,是天然气在0 ℃和30个大气压的作用下结晶而成的“冰块”。“冰块”里甲烷占80%~99.9%,可直接点燃,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残渣,污染比煤、石油、天然气都要小得多,它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其能量的来源主要是内部所含的甲烷燃烧释放的能量,因此B选项是正确的,A、C、D选项错误。
7. A 解析:目前人类获取核能的途径有两种:一是核裂变,二是核聚变。当前人类技术对核聚变还不能控制,人类和平利用核能是核裂变,如核电站就是 利用可控核反应堆,原子弹是利用核裂变,氢弹是利用核聚变,所以A选项正确。
8. D 解析:核电站是利用核能转化为电能,故A选项错误;水能、风能是可再生能源,而化石能源是不可再生能源,故B选项错误;太阳能电池是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故C选项错误;电灯发光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将电能转化为内能和光能,由于能量的转化是不可逆的,所以这些内能无法自动转化为电能,故D选项正确。
9. C 解析:太阳能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所以A、B错误;目前直接利用太阳能的方式,主要是光热转换和光电转换,所以太阳能可以转化为电能,故D错误;太阳能是未来的理想能源,前景广阔,故选C。
10. B 解析:长江水资源丰富,修建水电站可充分利用水资源;西北地区化石燃料资源丰富,可修建火力发电站。而东部地区由于化石燃料资源缺乏,若修建火力发电站,需要从西北部运输化石燃料,因而增加了运输成本,增大了投资。若在东部修建核电站,由于核燃料的需求量少,因此可以解决运输和输送电的实际困难。
11. C 解 析:废电池内有毒物质及重金属含量高,随意丢弃容易污染环境。我们应专门收集处理废电池,不得将其和其他垃圾一块放入垃圾箱。
12. A 解析:使用一次性碗筷和使用一次性塑料袋都会造成资源浪费,为了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我们提倡上学时能骑单车就尽量不坐汽车。
13. (1)可再生 (2)重力势 (3)B 解析:水能被利用后自然界很快能够再生,所以水能属于可再生能源;重力势能的大小取决于物体的质量和高度,抬高拦河坝内的水位使水的高度增加,可以增大水的重 力势能;寒冬季节,放在室外的水缸会破裂是因为水凝固成冰后体积会变大,将水缸胀破,与水的比热容大无关。
14. 电 甲 解析:太阳能电池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机翼的横截面形状 应如题图局部放大图甲所示,因为机翼横截面的形状上下不对称,在相同的时间内,机翼上方气流通过的路程较长,因而速度较大,它对机翼的压强较小,下方气流通过的路程较短,因而速度较小,对机翼的压强较大。这样机翼的上、下表面产生了压强差,获得向上的升力。
15. (1)使分散的太阳光集中到集热器上,提高效率 储热器 (2)内能→机械能→电能 (3)能源持久、无污染 效率低、功率不稳定、受天气影响大
16. 光热转换 光电转换
17. 不可再生 核裂 电磁感应
解析:核电站的核心是核反应堆,它以铀核为燃料,核反应堆中放出的核能转化为高温蒸汽的内能,内能转化成汽轮机的机械能,带动发电机利用电磁感应原理转化为电能。 J,相当于烟煤的质量 kg。
18. 增长 人走灯灭
19. (1)核裂变 (2)①核能转化为内能 ②5 9.8% (3)太阳能、核能、地热能、潮汐能
解析:核反应堆利用的是可控核裂变反应,是将核能先转化为内能再转化为机械能,最终转化为电能。核电站的效率。
20. ①太阳能电池最大输出功率为40 W ②所使用灯泡为高效节能灯 ③电源电压为12 V④光能
21. (1)不可再生 (2) (3) 开发利用清洁能源等?
解析:化石能源是典型的不可再生能源,包括煤、石油、天然气等。由公式得。为减少燃料燃烧污染空气,可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如地热能、太阳能等。
22. (1)顺 热水的密度比冷水的密度小,集热器中的热水总是上升,储水箱中的冷水总是下降 在阴雨天或夜间用来辅助加热
(2)选购太阳能热水器,因为它的平均成本低,且使用时方便、清洁、无污染。
23. (1)化学 2.5 (2)①节约传统能源 ②减少环境污染
标签:毫州中考试题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