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驾照不得不看的实用技巧
一、侧方停车位:(必考科目)
(一)、图形设计:
说明:
车位(库)长:小型车辆为1.5倍车长加1m;
车位(库)宽=车宽+80cm;车道宽=1.5倍车宽+80cm。
(二)、通过要求:
机动车驾驶人驾驶车辆在不碰、擦库位桩杆,车轮不轧碰车道边线、库位边线的情况下,通过一进一退的方式,将整车移入右侧库位中。
(三)、动作要领:
进行动作前,车身应尽量靠右(30~50cm),贴杆前行到项目开始的位置,但要注意右侧反光镜不要碰杆。(即车身离停车位的杆儿不要太近了。虽然是说离杆近好,但决不能小于30cm前进,反光镜快擦杆儿了,让人看着很悬,考官会认为你的位置感太差)
项目开始的位置是在右反光镜内观察车身已经过了最前面的那个杆(左前杆)。(也可以回头看,车尾开过了那个杆(左前杆)就行,感觉类似贴库最后找停车点时)
打轮,右2,左2,左2。用灯,打右灯驶入停车位,打左灯驶出停车位。
具体步骤:
(1)、打右灯,挂倒档,离合控制车速倒车,同时向右扭头,观察前杆的位置,当前杆进入右后车门中侧的直角梯形玻璃框内时,向右打2圈轮。
(2)、观察右反光镜,当镜中蓝色桩柱剩1/3时,向左回轮两圈。(类似移库中“二下”时往左回4圈轮的回轮时机点,但在这里只是往左回2圈)。
(3)、压着点速度(以助找点),此时车身直倒,当左前杆过前挡风右斜柱(简称A柱)10cm时,再向左打轮2圈。
(4)、车头左前角对左前杆,停车完成全套动作。(类似移库中2下最后停车的位置判定)。
(5)、打左灯,从左前杆外侧驶出侧方停车区。驶出时,当左前杆在车头1/2处时,向右回一圈轮,当右车头对准左前杆时,再向右回一圈。(类似穿库时从B库(右侧库)经A库驶向7米线时)。当然,这一步也可以在车右棱对准前杆儿时,连续回轮2圈多来实现,没有太固定的做法。回轮速度和幅度都以驶出时车头不越线,右反光镜不碰杆为准。
(四)、理论分析:
要注意车速与打轮速度的配合。
关于打轮速度、车速和车身位置的关系---规律总结:
(1)、同样的车速,往左回轮快车身就偏左,往左回轮慢车身就偏右;
(2)、同样的打轮速度,车速快车身就偏右,车速慢车身就偏左;
(3)、同样的车速和打轮速度,埋蓝杆儿深(蓝杆消失的多)就偏左,埋蓝杆儿浅(蓝杆消失的少)就偏右。
注:偏右说明车在行进过程中水平入位深了,偏左说明车在行进过程中水平入位浅了。
针对动作及上述规律的几点说明:
(1)、一开始向右打的那两圈轮,打轮速度一定要快,这个阶段车速要慢,但要确保着是在车动着的情况下打轮,因为这样可以确保车的轨迹是曲线弧裹着杆走的,而不是以一条割线直接贴杆直线插入。裹杆走可以为后面的倒车过程给出些余量,不至于车尾出位。
(2)、随后的两次向左回轮两圈,都要控制车速。因为虽然“回轮快车身偏左,车速快车身偏右”,但这两个配合起来,效果上是不能完全抵销的,因为回轮速度的影响追不上车速快的影响。如果车速很快的话,即使回轮速度飞快,车身还是会偏右的。这个我已经试验过了,我以一档速度做侧方时,回轮速度已经到我能实现的上限了,但停车的时候,水平位置几乎擦右杆的边了。所以,一定要控制车速!
(3)、那么为什么很好的控制了车速后,却会出现车身偏左的现象呢?这里先不提埋杆深浅的影响。之所以车身偏左,就是因为在车速缓慢的情况下,第二次的连续往左回轮两圈,回的速度相对于车速而言,还是太快了。
(4)、下面说另外一种方法,可以彻底避免第二次的连续回轮两圈造成的这种车身偏左的影响,即整个回轮过程是:蓝杆快消失时,向左连续回轮2圈;然后当前杆与车挡风玻璃(A柱)左下角重合时,向左回轮一圈;当前杆、车右前角小镜子、人眼视线三点一线时,再向左回轮一圈。即把第二次的连续回轮2圈分开来做。当然,这个方法实现的前提是要能够掌握好车速,低速而不停顿,因为这个方法有其弊病--就是如果车速没有控制好(车速偏快),会因为回轮晚而导致车身右侧出位。而连续2圈回轮的那种方式,可以确保你100%入位,但不能保证你是水平居中的。所以这两种方法其实各有利弊,可以根据个人情况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
(5)、埋杆深浅的问题我就不说了,因为在确保了车速和打轮速度的配合后,基本蓝杆快消失的时候(还剩1/3)就采取行动就可以了,毕竟能减少一个影响因素是一个。但我想说的是 “蓝杆在右反光镜内消失的时机,我希望找另外一个参考源来确定一下”,之所以提到这个,是为了在右反光镜位置角度不合适的时候依然可以正确的判断打轮时机。那么,这个时机就是----从右反光镜里看车右后角的位置,那个位置不论镜子怎么不合适也能看到的,蓝杆一到那个位置上,就开始往左回轮两圈。
二、上坡路定点停车与坡道起步:(必考科目)
(一)、图形设计:
说明:
定点停车桩杆距坡底>1.5倍车长,全坡长>30m。
(二)、通过要求:
机动车驾驶人应通过视觉和感觉及时判断坡道的陡坦、长短及路宽等道路情况,采取恰当操作方法,控制车辆平稳停车和起步。做到转向正确,换档迅速,方向、制动、离合器三者配合准确协调。
(三)、动作要领:
是定点停车和坡上起步两个要点结合。首先要避免起步溜车和熄火,其次才是准确定点。
具体步骤:
(1)、打右灯进科目。首先要注意路边距(30cm),这和靠边停车一样的,向右缓缓推轮,车头1/3处看路边(即路边在车头右起的1/3处),关于这个位置的判断,也可以看右侧反光镜里地面白线的位置,车右侧压着/过白线就可以了,然后把方向回正。爬坡过程可以给油也可以不给,控制好车速,便于自己找点定位就行了。
(2)、保持着这个路边距向上爬坡,下面该定点停了。定点的时候,利用车右前角小镜子。即当车右前角小镜子与定点标示杆快水平一线的时候(大概差1拳吧),就踩死刹车停住(这个定点的位置,也可以通过杆儿、车收音机部位那个高出的右上角及人眼视线三点一线来确定)。停车后马上拉手刹摘空档。
(3)、该坡起了。首先要打左灯。起步时方法是“两停一动”。右脚先给油使发动机转速到1500~2000转(转速在2k以下都不算轰车,稍微过点儿也没事儿),然后右脚在这个位置上保持不动(1停);接着左脚抬离合到接触点位置,车头微扬,此时左脚保持不动(2停);然后再松手刹(1动),加油行车。车尾一过坡就加上2档。
(四)、理论分析:
坡起过程(第3步中),主要要避免起步时向后溜车以及熄火。
(1)、溜车的原因,就是在离合接触点没有抬够(离合抬的偏低),或者没有给油(车本身怠速低,不够带动车辆起步)的情况下就松开手刹造成的。
(2)、熄火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出现溜车后,急忙刹车或抬离合造成的。二是起步时离合抬过了接触点而手刹松晚了造成的。
对策及分析:
(1)、首先,坡起一定要给油。训练时,时常会遇到不给油也能不熄火坡起的情况,但考试时是不能这么冒险的。因为之所以不给油也能平稳起步,是因为该训练车的“怠速”调的比别的车要高。所谓怠速,就是发动机不做功时保持运转的最低转速(专门问了下为什么怠速是倦怠的怠,怠者,空转,不干活儿嘛.....)在坡上的时候,如果不给油,很可能会因为怠速不够,本身不能带动在坡上的车辆起动而熄火。而一旦出现溜车的现象,想不熄火就更加困难,因为发动机此时做的功,不止被用来提供让车辆起步的机械能,还需要克服下滑溜车时的动能.....)出现溜车时,只能先刹车离合踩下,把车停住后重新起步;除此之外,在溜车过程中任何企图纠正的措施,基本都没用的。
(2)、其次,控制好离合。离合不要抬的过高,过高而没松手刹,也会熄火,车头上扬一些就行了,不用非到“完美接触点”不可。因为在给着油儿的情况下,即使没完全抬够接触点,松手刹也不会溜车,车会较着劲不动。在这个情况下,千万不要看车不动就心慌,以为是自己离合抬的不够而大幅度抬离合,实际上这个时候,既然不溜车,就说明离合已经半联动的较上劲了,加着油稍微抬一丁点儿离合就成。当然,如果能将离合接触点控制的很好(车头明显抬起,且没有熄火前的车身抖动),此时加着油,松开手刹就走车,这是最好的。
(3)、鉴于脚刹和手刹的作用是一样的,练习的时候,如果在坡上停了下来,而没有拉手刹的话,再起步时,脚刹和离合的配合是一样的------右脚一直踩着刹车,左脚抬离合到接触点,然后保持左脚不动,右脚在离开脚刹的时候立刻踩油走车。不过这个也就是练习时可以用用,用来锻炼油离的配合。在考试的时候,不论什么情况,只要在坡上停车就要拉手刹摘空档。
(4)、油离配合,指在操作顺序上,先油门后离合。油门没有行程,离合有行程。所谓行程,指从实施行动到该行动产生效果之间的过程。刹车时,先刹后离。考试时先踩离合的算空档滑行。持续踩刹车到一定程度后,车身会抖,说明因为刹车的阻力,此时发动机已经带不动齿轮转动做功了,此时就需要把离合踩下,切断发动机的动力传送,从而避免熄火。
三、通过单边桥:
(一)、图形设计:
说明:
桥宽=0.2m;桥高≤车辆最小离地间隙,小型车辆桥高=0.08m;甲乙桥错位=车辆轮距+1m;
甲乙全桥间距:小型车辆3倍轴距;桥面长度=1.5倍车辆轴距;坡道≤7%。
(二)、通过要求:
机动车驾驶人要正确掌握方向,将甲、乙两桥分别用左、右边轮轧于轮下,平稳、顺畅通过。小型车辆使用一档(含)以上档位。
(三)、动作要领:
前后共有两个桥体,分称为左桥(甲)和右桥(乙)(前左后右)。
设每个长方形桥体,每个桥体的左侧边线为A边,右侧边线为B边。
具体步骤:
(1)、打右灯进科目。车头左棱线对准左桥B边(实际是左棱线在B边左侧小于等于2cm的位置),轻抬离合,给车动力让其上左桥。
(2)、当车左前轮下桥前行1米左右(距离不好掌握,以时间感觉的,就是左前轮下桥后0.5~1s后,心中默念嘀。嗒。),轻压离合,轻踩刹车,压着点速度,同时用左手向右推轮半圈(即左手从9点位置到4点位置),观察车头。
(3)、当车头左棱线距右桥A边的距离L小于2拳(手册上写的是L=10cm)时,向左回轮(回正),右手并继续向左推轮(即右手从3点位置到9点位置),注意向左回轮和推轮这两部要连贯起来做,保持连贯性(但不是快速连续的做)。同时轻抬离合,给车动力让其上右桥。观察车头。
(4)、当车头左棱对准前方黄线(即二线重合)时,向右把轮回正。出科目打左灯。
(四)、理论分析:
(1)、首先说一下内轮差的概念:转弯时,同侧前轮车辙和后轮车辙是两条不同的轨迹,这两条轨迹之间的偏差叫做内轮差。如图所示:
(2)、转弯角度大(打轮缓),内轮差小;转弯角度小(打轮猛),内轮差大。单边上右桥前如果往左打轮时机偏早或打轮速度过快,相当于转弯角度小,内轮差大(参看上图中左转时前后轮轨迹差别)从而后轮跟不上前轮的变化趋势,容易上不去(在右桥左侧)。所以操作步骤3中的向左回推轮应该连贯连续但要平缓,速度不要过快过猛(一般在低速情况下,下左桥后往左打轮的时机,在车头左棱线距右桥左边的距离L刚小于10cm时,再向左以平缓速度打到9点)。
(3)、其次,在操作步骤3中,关于距离L的说明是:在L处,宁晚不早,即L宁小不大。因为如果L小了,说明回轮时机偏晚,可以通过后面回轮推轮的速度加快幅度加大(右手多推点儿,到8点)调整补救。而如果L大了,即回轮时机偏早,右后轮更不容易上去。当然,L也不能过晚,否则右前轮过了右桥右侧,就上不去了。
(4)、另外,上右桥后,注意回正时机。在操作步骤4中,向右回轮早,会从右侧掉下桥;向右回轮晚,会从左侧掉下桥。
(5)、如果左桥没有上去,有两个原因,一是紧张,根本左棱对左桥B边失败;二就是确实是左棱对正了左桥内侧,但不是在车正的情况下对正的,因为在进科目时可能会有推轮调整车身在路中位置的情况,而在方向未回正的情况下去对左棱,等车身正时原来的对点已经跑偏了。
搞明白内轮差,同时就会理解为什么直角转弯时左前轮让过铁球,而左后轮还会压上。尤其是如果车速过慢打轮过快时,内轮差变大,转弯轨迹不是弧而是接近斜线,左后轮就会避让不开铁球的。
四、直角转弯:
(一)、图形设计:
说明:
路长≥1.5倍车长;路宽:小型车辆为1轴距+100cm。
(二)、通过要求:
用低速按规定的线路行驶,一次不停车完成,车辆可以由左向右或由右向左直角转弯通过。
(三)、动作要领:
做直角弯的时候,要注意“贴左进右”的原则,即进入直角弯前要让车离路边远一些。
用灯:驶入驶出均打右灯。
具体步骤:
(1)、进入直角弯前,先打右灯。
(2)、车头快到直角弯入口路口路宽1/2处时,向右打轮1圈半,尽量让车身靠右贴,远离铁球----而靠右贴的合适位置,以路边出现在车头右起1/3处为宜(感觉和靠边停车的30cm一样),此时把轮回正。
(3)、车往前直行,前方视野中车头即将压住路边(左侧反光镜下沿即将看到铁球)时,向左连续打轮2圈(速度不要过猛)。当路边出现在车头1/2处时,向右回轮1圈,打右灯;当车与路快正时,再向右回轮一圈,驶出直角弯。
注意:进出直角弯科目都要打右灯。
(四)、理论分析:
(1)、进科目前的“贴左进右”,为的是使车右侧在进入科目前离路边远一点,这样在操作步骤2中的向右打轮1圈半车进直角弯往右靠的过程中,车右后轮不会因为内轮差的影响而压到路边。
(2)、步骤3中往左打轮2圈时要确保车动着打轮,低速到近乎原地打轮的后果是出去的时候车左后轮轧到铁球;而且这两圈轮也不宜速度过快,否则左后轮同样容易压到铁球。我们强调的连续,其含义并不等于快速。。。而原因分析,就是前面提到的内轮差的影响。
(3)、为什么直角转弯时左前轮让过铁球,而左后轮还会压上?因为车速过慢打轮过快时,内轮差变大,转弯轨迹不是弧而是接近斜线,左后轮就会避让不开铁球的。即左后轮车行轨迹由弧线(曲线)变为割线(直线),自然轧铁球了。
五、曲线行驶:
(一)、图形设计:
说明:
路宽:小型车辆为3.5米;半径:小型车辆为7.5米;弧长:八分之三个圆周。
(二)、通过要求:
车辆从弯道的一端前进驶入,减速换挡,以低挡低速从另一端驶出。行驶中不得挤轧路边缘线,方向运用自如。
(三)、动作要领:
曲线行驶的两个要点:
(1)、曲线道路改变时,应迅速向相反方向打轮,转动动作要快而适当,修正要及时而少量。
(2)、曲线行车的原则:逢左必先右,逢右必先左。即车将向左转时,车身尽量靠右;车将向右转时,车身尽量靠左。
注意:驶入曲线路时,要打右灯;驶出曲线路时,打灯视场地路况而定。
(四)理论分析:
(1)、目光要往远看。曲线过程中很多地方是不需要连续来回打轮就能完成的,不要人为加大动作幅度或让动作变得复杂造成自身的慌乱。对打轮的时机的判断掌握:道路将向左转的时候,依据逢左必先右,向右推点儿轮,观察左车角,让左车角尽量找/对路边(当然还是要有距离的,不然压上了),转过来后,注意车正再回轮(回正),回轮后保持着往前开一段,道路开始向右转,依据逢右必先左,先向左推轮,让车身往路的左侧靠,此时观察右车角,是否在路面1/2偏上方的位置,使右车角找/对路边(至少在路面1/2偏上方的位置),然后再随着路线向右打轮、推轮调整一类的,始终保持右车角找/对路边(至少在路面1/2偏上方的位置)。转过弯后,路正车正。
(2)、交叉打轮的时候,不要只靠一只手的力量完成而把另外一只手当形式上的摆设,要充分利用上另外那只手的力量,这样打轮速度快。
(3)、此外,正常行驶(非曲线项目)的转弯时,打轮时机及原则为:
(4)、左转弯时:早打,少打,追着打;早回,少回,追着回。
右转弯时:车过停止线,车不停,轮不停,不是向右就是向左。(先右后左)
总之,正常行车中的打轮力度,不要都整的跟练桩时似的。。。要从容。。。。
六、限速通过限宽门:
(一)、图形设计:
说明:
路宽≥7m,门宽=车宽+60cm,共设置连续三个限宽门,三门之间各相距3倍车长,1、3两门设置于同一水平位置,2门与1、3门交错一个车宽位置。
(二)、通过要求:
机动车驾驶人应驾驶车辆将车速控制在不低于20公里/小时,将车辆从三门之间穿越,不得碰擦门悬杆。
(三)、动作要领:
二档进入科目。
具体步骤:
(1)、进科目前,先向右稍微推点儿轮,使车身往路右侧微靠,然后回正方向。这样调整完后,车身基本就正对着第1门和第2门了。即由第1门到第2门时,不用做什么明显的打轮调整。
(2)、过第1门:保持左反光镜和左杆的距离合适就行了(不用离左杆太远,不碰杆就行)。
(3)、过第2门:车头反光镜通过第1门后,根据第2门的位置,适量稍微调整推轮(因为有步骤1的基础,所以此处向第2个门的方向稍微推一点就行)。
(4)、过第3门:当车两侧前反光镜通过第2个门后,再向第3个门的方向(向右)适量推轮,就好了。
(四)、理论分析:
(1)、保持车身在门正中:一开始可以大概看一下,车身处于门正中时,两侧反光镜距左右杆的距离d大概是多少,有个印象。这样,实际做科目时,只看一边(左边)的反光镜确定位置就行了。只要左反光镜距左杆的距离L在不碰左杆的前提下,不超过最初的那个印象值d,就行了。
(2)、加油加速通过限宽门,但速度提起来后,在通过某门A后,向另一门B调整方向的过程中,可稍微收油儿,等到B门前再加油通过。过完第3门后,就要收油,右脚待刹车,因为快到路口了。
七、起伏路驾驶:
(一)、图形设计:
说明:
通常情况下,顶宽、底宽为车轮直径加60cm;
深高度:小型车辆为6cm;
设置时,应根据所通过车辆的离去角和接近角,在设置障碍时,要保证α角小于离去角,β角小于接近角。同时,设置障碍的深度和高度要小于车辆的最小离地间隙。
(二)、通过要求:
车辆正常行驶在障碍物前20米内制动减速,用低速档或使用半连动通过,保证车辆平稳安全地通过障碍。
(三)、动作要领:
进科目打右灯,出科目打左灯(或视路面通行情况而定)。
一挡半联动配合刹车低速平稳通过。但要注意过“起”路面时,速度不要太低了,否则容易熄火。
(四)、理论分析:
主要是速度的控制,速度过高,颠簸感明显;速度过低,车动力不够,“起”路面容易熄火。
八、通过连续障碍:
(一)、图形设计:
说明:
路宽=7米,圆饼直径=0.7米,B、C、D、E圆饼中心偏离路中心线1米;
饼高小于车辆最小离地间隙,通常小型车辆6厘米。
圆饼间距为相邻两块圆饼中心点投影在路中心线上之间的距离;小型汽车所考核的圆饼间距为车辆最前轮轴至最后轮轴距离(车辆轴距)的2.5倍。
(二)、通过要求:
该路段共设置6块圆饼,要求小型车用一档车速,将车骑于圆饼之上通过,车轮轨迹不得碰、擦、轧圆饼,并且不得超、轧两侧路边缘线。
(三)、动作要领:
一挡半联动完成动作。
具体步骤:
(1)、进入科目时车左棱对着距第1、2号井盖左边大约10公分的位置,直接骑过。
(2)、当第3号井盖出现在车前窗挡风玻璃左下角时,向左打轮1圈半。
(3)、当车头右前角压到中间白线时,向右回轮1圈半,即回正。
(4)、当第4号井盖出现在车前窗挡风玻璃右下角时,向右打轮2圈。
(5)、当车头左前角压到中间白线时,向左回轮2圈,即回正。
(6)、当第5号井盖被左反光镜完全挡住时,向左打轮2圈。
(7)、当车头右前角压到中间白线时,向右回轮2圈,即回正。
(8)、当第6号井盖被车引擎盖右侧中点(即车前窗右侧A柱和车右前角小镜子中间那部分)挡住一半(半圆)时,向右打轮2圈。
(9)、当车头1/2处压到中间白线时,开始向左回轮2圈(连贯但平缓),然后向左慢推1圈,车正后,向右推1圈,驶出。
(四)、理论分析:
关键是位置感的判断和对内轮差影响的控制。这个项目主要考查的是对车轮行驶轨迹的理解和对内轮差位置的判断能力。关于内轮差的概念和影响,我前面已经在单边桥那个科目的理论分析详细介绍过,这里就不冗述了。
九、百米加减档:
(一)、图形设计:
(二)、通过要求:
车辆由百米起点线处起步,在百米内完成从最低挡逐级到最高挡的加速,以及再从最高挡逐级到二挡的减速过程。
(三)、动作要领:
主要考察油离配合。
左脚不离开离合,右手不离开档把,起步后就加油加档,到50m处再加5档,然后(70米之前)就开始刹车减档,减到2档就行,距离上还是有余量的。整个过程中,左手控制好方向,不要跑偏。
(四)、理论分析:
加档时,先油门后离合----即先加油加速,再收油踩离合加档。
减档时,先刹后离,先踩刹车降速,再踩离合降档。
考试时先踩离合的算空档滑行。持续踩刹车到一定程度后,车身会抖,说明因为刹车的阻力,此时发动机已经带不动齿轮转动做功了,此时就需要把离合踩下,切断发动机的动力传送,从而避免熄火。
关于换档油离配合:换档油离不分先后顺序,抬油门和踩离合要同时进行。若先抬油门速度肯定会降下来,就够不上所在挡位的速度了,再踩离合肯定会出现顿挫感,严重的还能导致熄火。如果先踩离合,油门还没有抬起来,就会出现哄油现象。因此这两种都不可取,一定要同时。要换档,松油门同时踩离合器,马上换档,然后及时抬离合器到结合点,马上跟油,保证松和踩是同时的。
加档时,先油门后离合----即先加油加速,再收油踩离合加档。
减档时,先刹后离,先踩刹车降速,再踩离合降档。
考试时先踩离合的算空档滑行。持续踩刹车到一定程度后,车身会抖,说明因为刹车的阻力,此时发动机已经带不动齿轮转动做功了,此时就需要把离合踩下,切断发动机的动力传送,从而避免熄火。
关于换档油离配合:换档油离不分先后顺序,抬油门和踩离合要同时进行。若先抬油门速度肯定会降下来,就够不上所在挡位的速度了,再踩离合肯定会出现顿挫感,严重的还能导致熄火。如果先踩离合,油门还没有抬起来,就会出现哄油现象。因此这两种都不可取,一定要同时。要换档,松油门同时踩离合器,马上换档,然后及时抬离合器到结合点,马上跟油,保证松和踩是同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