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年10月20日晚,在西安大学城学府大道上,26岁的女服务员张萌(化名)下班途中,被一辆雪佛兰克鲁兹小轿车撞倒。肇事车逃逸后,警方勘察现场意外发现在受害人张萌的身上,除撞伤外,还有8处刀伤。后被抓获的肇事者药某承认,他是西安一所高校大三的大学生,他持刀捅死受害者,只因伤者看见了自己。 |
我们在社会里生活,每个人都有着或正在寻找自己的确定位置,完成身份认同或社会定位。“我爸是XX”、“我女儿是XX”算是一种关于定位的明确告示,“不要紧,杀死一个20万就好”、“先感谢国家”等话语也透露着说话者自我定位的信息,更多的时候人们并没有说出来但定位仍然在心里,举手投足之间,人们在表现出身份“相称”,这是认领相应社会关系的证据。
在这起杀人案里面,决定性的因素是什么,恋爱、刀子、驾车?你认为最重要的思考是什么,音乐学院、大学生、家境殷实、教育失败?我想,重要的是“不可杀人”的禁忌能如此轻易冲破,使人无语。如果我们想到死者不过想记下车牌号,想到这个车牌号的主人原本牵涉到了交通事故,杀人不仅是细小的缘故,而且基于反向的心理,因为他原本应该有肇事的负疚,却举起了杀人刀。
有越来越多的忠告告诉我们怎样避免受到伤害。例如购物时怎样辩论商品和货币的真假,例如过斑马线时,怎样躲避飞驰而来的车辆,例如做一个好人前应高声大叫以免被告上法庭而法庭无法确认你是好人。
这些善意的忠告,与车祸后的杀机应该具有连续性,那就是这个社会在伦理上的一种“反向”特性,以及反向特性的正常化。
忠告意味着生活需要怎样的智慧。现在,车祸被杀者张萌的遭遇,是不是又提醒我们车祸受伤后一定要礼敬车主,千万不要记录车牌号以免被车主杀掉呢?通过这些可免吃亏的生活智慧,能够看出社会已经进化或者退化到了何种水平。
这当然只是一种可资感慨的现象描述,而追问这个社会里,心中的道德律与头顶的星空何以失去,已经超过了这篇文章的承载力,那又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