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1年心理咨询师考试预计于2011年5月21日举行。威廉希尔app 小编特搜集整理心理咨询师案例分析:厌食病人的访谈诊断过程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督导(Wolfgang?Senf) :
该病例最后由森福教授(Senf)作了实例访谈,督导内容如下:
为什么贪食症的早期病史中有厌食反应?
病人描述到,其患有摄食障碍的问题已经有三年的时间, 病人是医学生,并且自己阅读过相关的文章,觉得自己所患的是厌食症。病人来诊的动机为想从我这儿了解更多的关于她疾病的情况以及如何进行治疗的方法。
对于体重的情况她是这样描述的:目前身高155 cm,体重48 kg (BMI 20.0),但她想更瘦一些,最好是46 kg (BMI 19,1),因为那样的话她就符合“理想体重”了。实际体重和理想体重标准的范围很大,比如对中国人来说,BMI指数在17-20范围内为正常,因此,该病人46kg的要求并不过分。
病人的最高的体重为53 kg(BMI 22.1),并不超重,其最低的体重为38 kg(BMI 15.8),算上标准差,也不算严重的低体重。
在降低体重的过程中,病人通过艰辛的努力达到了所希望的最低体重,并为此而感到自豪,不过她对自己的苗条程度十分清楚,并没有如真正的厌食症病人那样,有病态的“肥胖”的感觉, 因此,该病人并不符合典型的厌食症病人所固有的对于体型的病态观点。
与此同时,病人并没有想一直减肥的欲望。只是,自从离开父母以后,才重新开始贪吃现象,体重开始增加,并伴随暴食发作。病人描述到,她曾经有一次从早上6点多一直吃到中午,进食量达正常情况下一餐的七、八倍,按标准计算,约有5000千卡卡路里的热量的摄入。
问题在于,病人是如何卡路里消耗出去的。病人描述到,贪食时会伴随十分明显的、带有羞耻的感觉,于是病人开始诱吐,并作躯体运动,这表明了在暴食行为发生时伴随失衡的行为的发生。
由于访谈在一个公开的环境下进行,因而我们有意回避了有关性、月经等相关问题。
下面将涉及到自我价值问题:病人对自己的评价很差,总觉得自己比别人差,这特别表现在与同龄人的关系处理不佳,病人认为这与摄食的行为是有关的。
病人与父母的联系十分紧密。她描述到,她首次出现摄食的问题是在上大学离开父母的时候。她的家离所就学的城市有17个小时火车的路程。得知其摄食的问题后,其母亲来到病人所在的城市与她住在一起,病人也从宿舍搬了出去,这时,她的摄食障碍的情况有所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