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主要讲述物流师考试中供应链一体化的内容,希望能帮助考生更好的复习。
在供应链一体化模式产生之前,主导企业管理的是"纵向一体化"模式。
这种模式是在以产品生产职能为中心的环境下形成的,即核心生产企业为了加强对原材料供应、产品制造和销售全过程的有力控制,采用投资自建、控股等形式组建辅助性企业,使它们与核心企业之间人为地形成了一种基于所有权关系的模式。
这种模式在短缺环境下通过规模性的条块垄断维持着企业的生产和发展,但在新经济环境下,其致命缺点表现了出来:核心企业负担沉重,除了管理生产外,还要管理原料供应、产品销售等全部经济活动,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不高;在以生产为核心的组织中,顾客需求反应与生产制造脱节,导致物流、信息流经常被扭曲变形,市场反应迟缓;一体化成员过多、业务链过长,使企业在每个业务领域都直接面临众多竞争对手,人为地增大了竞争压力;核心企业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从事并不擅长的业务,无力顾及核心竞争力管理,从而丧失发展机会,限制了竞争力的提高,增大了企业风险。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工业发达国家的80%的企业开始对"纵向一体化"模式进行供应链改造。与"纵向一体化"最大区别是,供应链一体化是一种"横向一体化"模式,它是适应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趋势,在对"纵向一体化"的扬弃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
一方面,它在形成和完善的过程中吸取了"纵向一体化"模式的某些合理内容,如降低机会主义概率、减少不确定性损失,保持目标的一致性,技术和物流的一体化,易于形成优势资源壁垒,等等。这是对传统企业进行供应链改造的基础。
另一方面,它又是对"纵向一体化"模式创新的产物,这是供应链管理作为现代工业企业最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的价值所在。这些创新克服了"纵向一体化"模式所具有的结构僵化、反应迟缓、负担过重的官僚主义弊端,增强了企业组织结构的柔性,形成了以核心竞争力管理为基础的集成化功能网络结构的利益共同体;改变了"纵向一体化"模式的单向性、封闭性缺陷,提高了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双向性流动,实现了协作者之间的资源共享和运行的协调一致;革新了传统的以生产推动为动力的"推销机制",形成了以顾客为导向的"需求拉动机制",增强了对市场反应的能力 。
推荐阅读:
更多信息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