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学习的基本理论
1、解释下列概念
学习(广义):包括人和动物的学习,它是动物和人类生活的普通现象。希尔加德定义为:“学习是指学习者在某一特定的情境中由重复经验而引起的对于那个情境的行为的变化,而这种行为的变化是不能根据先天的反应倾向、成熟或学习者的暂时状态来解释的。”加涅定义为:“学习是人类倾向或才能的一种变化。这种变化要持续一段时间,不能把这种简单地归之于成长的过程。”潘菽定义为:“学习是人及动物在生活中获得个体行为经验的过程。”
学习(狭义):特指人的学习。潘菽定义为:“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和个体的经验的过程。”邵瑞珍认为:“凭借经验产生的,按照教育目标进行的比较持久的行为变化。”
消退:条件反射形成后,如果条件刺激不再伴随无条件刺激出现,也就是说不再强化,条件反射的强度将逐渐减低,最后会降低到条件反射不再发生的程度。这一与条件反射形成相反的过程,称为消退。
恢复:消退现象发生后,如个体得到一段时间休息,条件刺激再度出现,这时条件反射可能又会自动恢复。这种未经强化而条件反射自动重现就被称之为恢复。
类化:在经典条件反射形成过程中,个体对条件刺激之一(cs1)形成条件反射后,也可能对另外的与cs1相类似的条件刺激之二(cs2)、之三(cs3)不经强化而能引起条件反射的现象,被称为刺激类化。
分化:类化的反而,即在条件反射过程中,个体只对某特定刺激产生反应,不类化的现象。
强化:是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的反复结合。
正强化:增加刺激,增强行为。
负强化:减少刺激,增强行为。
惩罚Ⅰ:指增加刺激,抑制行为。
惩罚Ⅱ :指减少刺激,抑制行为。
次级强化:是在原级强化的基础上形成的,它是利用强化物或次级强化物进行的。
发现学习:布鲁纳认为,对学习过程的重视,强调课题的学习结构,在强调分析性护、推理的同时注意直觉思维以及激发学习的内部动机等几方面,都可体现在一种教学方法中,这就是发现学习。它是以培养探究性思维为目标,以基本教材为内容,使学生通过再发现的步骤进行的学习。
有意义学习:有意义学习就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知识建立非人为(非任意的)实质性的(非字面的)联系的过程,简言之,就是符号与符号组合获得心理意义的过程。
接受学习:有意义接受学习就是在各门学科的学习中,将已定论形式表示的有意义材料与学生业已形成的有关认知结构有机地联系起来,融会贯通的学习。
心向:有意义学习的心向,是指积极主动地把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
代表性学习:指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的意义,或者说学习它们代表什么。
概念学习:既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关键,同时也意味着能区分概念的有关特征,概念的肯定例证与否定例证
命题学习:命题学习实际上是学习几个概念联合所构成的复合意义。
下位学习:当所学的新知识相对于原有认知结构为下位关系时,新旧知识的同化作用就表现为,新知识被吸收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去,充实了原有认知结构,新知识本身也获得了再吸收新材料的力量,这种学习称为下位学习。
上位学习:当所学的新知识相对于原有认知结构为上位关系时,新知识就要由原有的认知结构组织起来,原有认知结构就成为进行归纳推理的一整套观念。即当认知结构已经形成了几个观念,现在要在这几个原有观念的基础上学习一个包摄程度更高的命题时,便产生上位学习。
并列结合学习:当新知识相对于原有认知结构既不存在上位关系、又不存在下位关系,只是和认知结构中的某些观念具有一般的吻合性时,新知识则可用原有知识进行类化成外推获得,并与原有的认知结构产生一种并列的组合,可能产生联合意义,这种学习称为并列结合学习。
同化:同化是学习者利用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有关知识(概念、命题)理解新知识。(奥苏贝尔)
2、学生学习的特点是什么?
答:间接性学习为主,直接性学习为辅;组织计划性;有效性;年龄差异性;学生学习的面向未来特征;
3、试分析日常对学习的片面理解
答:只有给予奖惩,学习才必生;学习就是获得和吸收事实材料,获得愈多,学得愈多;凡是认真教过和学过的东西都能永久保持;掌握最好的就是练习得最多;教等于讲述,学等于接受讲述;学习活动必定是乏味的,是一件苦差事;一切学习都应该是有趣的。
4、桑代克提出的三条基本学习规律是什么?
准备律,“当任何传导单位传导时,经过传导就引起满意,当任何传导单位不准备传导时,勉强要它传导就引起烦恼。”练习律:它包括应用律和失用律,应用律:“一个已形成的可以改变的联结,若加以应用,就会使这个联结增强”。失用律:“一个已形成的可以改变的联结,如不应用,就会使这个联结减弱”。效果律:“在情境与反应间建立可以改变的联结,并发或伴随着满意的情况时,联结力量就增强;当建立时,并发或伴随着烦恼的情况时,联结力量就减弱”。
5、试分析经典条件反射建立的过程
答:其一般程序是将做过唾液腺导管手术的狗放在实验台架上进行实验。给狗一灯光或铃声刺激,这时,狗不分泌唾液(无反射);给狗一团肉粉,狗分泌唾液(无条件反射);当一灯或铃声与肉粉多次配对呈现以后,灯光或铃声也能诱发唾液分泌(条件反射)。也就是说狗学会了辨别刺激,知道了灯光或铃声所表示的“食物即将到来”的信号意义。
6、简述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提出了社会学习的理论,他认为人类的学习是个人特殊的社会环境持续相互作用的过程;学习者可以通过观察被模仿者(榜样)受到奖赏或强化而产生自我强化的作用。
他的理论最突出的特点是:强调观察式学习或替代强化学习;强调符号强化的作用。
7、简述操作条件反射建立的过程和主要规律
经典条件反射学习方式不能解释所有的学习,例如要训练一只狗学习一种它从未学过的技巧(如打滚),就无法采用经典条件反射的程序进行。在实际训练时,常是先帮狗翻一个身,然后给予食物作报酬,在这个动作(反射)在前刺激(食物)在后的顺序中,绝不能说翻身这动作是食物刺激引起的。后来桑代克作猫作实验,之后斯金纳用著名的“斯金纳箱”进行学习实验完成。
斯金纳的实验是将饥饿的白鼠或鸽子放进一个设有供食装置的箱中,箱内装有一操纵杆,操纵杆与另一提供食丸连接,动物并不能直接看到食物。动物在进箱中最初是无目的的自发活动,偶然碰到操纵杆,供食装置会自动落下一粒食丸,作为报偿。动物经过几次尝试后,就会不断按压杠杆以获得食物,直到吃饱为止。
主要规律:第一,假如一个操作发生后,接受着给予强化刺激,那么这一反应今后发生的概率就会增加;第二,由于行为效果的强化是使行为频率增加的根本原因,所以通过对有机体的有选择的强化,就可以使行为朝着所需要方向发展。
8、简述强化的类型和技巧
强化的类型:依据强化间隔状况分:固定间时强化(根据设置的固定时间给予强化)、灵活间时强化(根据不同时间给予强化)、固定间次强化(根据预定的反应次数强化)、灵活间次强化(根据灵活的反应次数强化)。根据行为后果分类的强化类型:行为后果(广义的强化)分为:狭义的强化(增加或减少刺激,增强行为),它又分为正强化(增加)和负强化(减少)。处罚(增加或减少刺激,抑制行为),它又分为惩罚1(增加)、惩罚2(减少)。依据强化的性质分类:原级强化和次级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
强化的技巧:控制强化量、安排强化程序、即时强化和延迟强化的转换使用。
9、试分析经典条件反射理论和操作条件理论的教学应用
情绪学习。行为管理和行为纠正;程序教学:小步子逻辑序列;要求学生作出积极反应;及时反馈;学生自定步调;低错误率
10、简述布鲁纳发现学习理论的要点
布鲁纳发现学习理论的观点: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认知过程,学习是学习者主动的认知过程;而不是机械地把特定反应刺激联系起来的过程;对儿童心理发展实质的算法,儿童心理发展以信息的处理和储存系统为基础,这一系统对能对代表客观事物的抽象符号作出反应,语言学习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重视学习过程,重要的不在于铭记多少事实,而在于获取知识的过程。强调形成学习的结构,学习结构是学习事物是怎样相互关联的。强调直觉思维的重要性;强调内部动机的重要性;强调基础学科的早期学习;强调信息提取;提倡发现学习
11、试分析发现学习的优点和条件
发现学习的优点:发挥智力潜力;使外部奖励向内部动机转移;通过对外信息的发现,学会以后发现问题的最优方法和策略;帮助信息的保持和探索。
发现学习的条件:学生方面的条件:要求学生有相当知识与经验的储备,能够进行选择性思维,具有发现的动机和态度。教师方面: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知识和教学指导水平。首先发现学习的课堂上知识涉及面极广,要求教师系统、全面掌握本学科知识;其次,教师既需要指导学生,又要巧妙地“隐蔽”自己。教材方面,必须把原发现过程改编成适合于学生在课堂上再发现过程。教材编写和组织要缩短原发现过程,降低难度,使学生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再发现过程;简化原发现过程中出现的启示其的思维过程,使学习能通过逻辑思维来解决;整理原发现过程中出现的大量可能性,精简为少数几个主要的选择支;改教材编写为演绎式为归纳式。
12、简述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的要点
奥苏尔贝提出了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其基本观点为:有意义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形式。有意义学习的标准;第一条标准,也就是“建立实质性联系”,其含义为新观念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的观念完全等值,用等值的语言不同的话表达,其关系不变;第二个标准是新旧观念之间的联系是非人为(非任意)的,也就是说,这种关系是一种合理的、别人可以理解,自然的而非人们主观强加的关系。有意义学习的条件:学习材料必须具备逻辑意义,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备适当的知识基础;学习者必须具有意义学习的心向。有意义学习的类型:代表性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概念与命题的同化模式
13、简述概念与命题的同化模式
同化是学习者利用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有关知识(概念、命题)理解新知识。奥苏贝尔认为,同化也就是所学的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相互作用,原有认知结构包含了新知识并扩大自身,形成更高度分化的认知结构的过程;新知识与原有知识浊各简单的结合,在获得新知识的过程中,不仅要改变新知识,也要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因新旧意义结合而产生的同化形式可分为几种具体的同化模式: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并列结合学习。
14、试分析发现学习和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的价值和教学应用
发现学习的价值:发挥智力潜力;使外部奖励向内部动机转移;通过对外信息的发现,学会以后发现问题的最优方法和策略;帮助信息的保持和探索。
发现学习的教学应用:由于发现学习的心理过程是一个自我发现的过程。首先要辨别刺激,其次要假设,然后是检验,最后是概括,发现后有种愉快的感觉。
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的意义:由于阐明了课堂情境中学习的实质、条件、过程、原则、影响因素及策略,使其不但可以作为实用的科学 的教学原理基础和教学方法基础,而且利于教师掌握运用,有利于教材组织。由于对传统的讲授手段和现代发现学习方法进行了精辟的分析,能较令人信服地稳妥地解决传统到现代教学方式的过渡,使教改不致产生混乱而取得实质性进展。区别了有意义学习、机械学习、发现学习与接受学习的实质,尤其有利于克服我国当前学校教学中由于对理论理解错误而造成的混乱,比较适合我国国情。直接给教师以理论和方法,便于教师自己进行教育心理的研究。
(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的特点:指明了学生的学习主要是通过符号言语进行的主动的学习;提出了有特色的认知同化理论;用同化论解释了学习的保持和遗忘,建立了有意义保持及遗忘的理论;指明了有意义学习标准;指明了有意义学习的条件;区别了有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发现学习与接受学习;提出和总结了不断分化的综合贯通的教学原则;对影响学习的认知因素进行了探讨;重视学习材料的组织、强调逻辑意义;在方法论上有贡献。)
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应用举例:(地形教学):出现组织者;呈现下位内容;小结。要点:要找到新知识的同化点,新旧知识要相互作用;要找出新旧知识的异同。
15、简述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的要点
布鲁姆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意和心因动作三大类,并且通过目标的层层分解,将上述在大目标细微化,以至达到足以被一般教师操作的程度。
认知领域教学目标有六项(布鲁姆):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
情意领域的教学目标五个程序(柯拉斯沃):接受、反应、评价、组织、价值的性格化。
心因动作领域的教学目标四个步骤(齐卜勒):整个身体的运动;协调细致的动作、非语言交流;言语行为。
16、什么是“掌握学习”?它对我们有何启发?
掌握学习是任何学习对任何学习,通过教学目标的分析,将目标分解成很细小的相继成分,掌握每一个相继成分,最后可能 掌握甚至阳复杂的知识技能的学习。
启发:掌握学习可以避免学生动机消沉和情绪低落,能增强自信心;为掌握而学习有给学校的学习以风趣,能帮助学生在各类学习中发展和中毕生的兴趣。
17、简述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体系的要点
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体系包括:学习的八种阶梯类型:信号学习、刺激反应联结学习、连锁、言语联想学习、多重识别学习、概念学习、原则学习、问题解决学习。五阶段学习分类:智慧技能、言语信息、认知策略、态度、动作技能。
18、加涅关于指导学习的观点对我们有何启发
指导学习是教师加强对学生指导,用精心设计的学习条件达到每类学习要求的学习。
指导学习的主要观点:教学就是教大量组织的系统的知识;认为教思维方法指导学生“如何想”,并不能养成能力,必须通过大量有组织的知识学习才能培养能力;教学必须给学生充分的指导,沿着规定的程序进行。
指导学习理论重视系统知识与系统教学的指导作用,认为能力形成要通过知识掌握,这对我前很有现实意义。
19、简述人本主义心理学提出的教学原则
教学更注重于情感发展而不是知识的获得;强调发展自我观念;强调交往;强调发展价值观。
20、试分析人本主义心理学提出的教学任务。
增加学生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性;增加学生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增加创造性;发展对艺术的兴趣;增强好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