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习题及解析(3)

2012-03-08 15:23:59 字体放大: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有哪些?

【答案解析】:

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以下几条途径: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课程;

(2)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

(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4)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5)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

(6)小组辅导。

2.小学儿童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有哪些特点?

【答案解析】:

小学儿童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有以下特点:

(1)从“他律”到“自律”;

(2)从效果到动机;

(3)从别人到自己;

(4)从片面到全面。

3.简述自我意识对人格发展的影响。

【答案解析】:

(1)自我意识的水平制约着个人对自己的人格形成和发展进行调节的能力。

(2)自我评价的性质决定人格发展的方向。

(3)自我调控能力制约着人格的发展。

4.简述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答案解析】: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预防精神疾病,保障学生心理健康的需要。学校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场所。近年来各地中小学教师自发地开展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克服各种心理障碍,预防精神疾病的发生。

(2)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人格健全发展的需要。儿童所经历的心理冲突、矛盾和困扰,是比较特殊的。儿童迫切希望教师在尊重他们日益增长的独立性的前提下,给予他们人生之旅以真诚的指导和帮助。从更积极的意义上说,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人格健全地发展。

(3)对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配合与补充。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改善学生心理素质,可以为有效实施道德教育提供良好的心理背景。

5.简述学习策略训练的原则。

【答案解析】:

人们在学习、阅读时常常使用各种不同的策略,学习策略的价值依赖于其具体情况和使用。在进行学习的训练时,不管教什么策略、怎么教这些策略,都可以遵循以下的基本原则:

(1)主体性原则。指任何学习策略的使用都依赖于学生主动性和能动性的充分发挥。.

(2)内化性原则。指训练学生不断实践各种学习策略,逐步将其内化成自己的学习能力,并能在新的情境中加以灵活应用。

(3)特定性原则。指学习策略一定要适于学习目标和学生的类型。

(4)生成性原则。指学生要利用学习策略对学习材料进行重新加工,生成某种新的东西。

(5)有效的监控原则。指学生应当知道何时、如何应用学习策略并能反思和描述自己对学习策略的运用过程。

6.简述学校情境中成就动机的构成。

【答案解析】:

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阿特金森,他认为,个体的成就动机可分成

两类:一是力求成功的动机,一是避免失败的动机。力求成功的动机,即人们追求成功和由成功带来的积极情感的倾向性;避免失败的动机,即人们避免失败和由失败带来的消极情感的倾向性。在学习活动中,成就动机是一种主要的学习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