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内容:How old are you ? I’m….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句型 How old are you,Amy? How old is Tony?和What about Jim and Ben? How old are they? 是三年级中的一个句型 How old are you? 的延续与扩展。从深度上讲,三年级的句型只要求会说、会认、会听;而四年级则要求会认、会写,能准确地运用。从广度上讲,三年级只有一个句型,而现在还有人称的变化,单数与复数的差别,以及同样意思的不同表达方法。同时,它与Unit Two 和 Unit Three 的句型:What's your name? 和Who's that?构成一个询问人物基本情况,内容比较广泛的对话,这也和后面将学的许多特殊疑问句构成一个特殊疑问句型群,为五、六年级继续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询问和介绍年龄状况的句型:How old are you?/ I'm…. /How old is Tony?/He is… ./How old are they?They are ….
2、能力目标:使学生能运用本课所学的知识熟练地询问他人(或答复他人)有关年龄方面的问题。
四、教学重点:
1、本节课的句型:How old are you? What about you? How old is he?等句型及其回答。
2、弄清第一人称单数、第二人称单数、第三人称单、复数与 "be"动词的关系。
五、教学难点:
1、句子的理解与初步运用。
2、弄清How old are you?How are you?I'm ten. It's ten. What about Lucy? What about you ,Lucy?等句型的异同。
六、教具、学具:
录音机、投影片、头饰、数字卡、句型字条。
七、说教法: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语言的本质是言语。外语教学应当遵循听、说、读、写的原则。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听说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同时要兼顾理解和记忆。处在这一年龄段的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抽象思维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记忆又存在这样的特点:记得快,忘得也快。基于这些,我主要用以下的几种方法:
1、听说法:通过听和说,感知句子的发音、正确的语音语调。
2、讲解法:通过讲解,理解句字的意思。
3、练习法:通过各种练习,使学生较为流利自如地掌握对话。
4、讨论法:让学生在讨论中把易混的知识加以分析、比较、梳理、归类,便于学生记忆。
八、说学法:
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又侧重于口语。为了帮助学生掌握和运用这些句子,我注重引导学生采用听说、朗读、讨论、操练等方法,培养学生敢于开口,积极实践的良好学习习惯。
九、说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创设氛围。
小学英语教学的编排特点是活泼有趣,四年级的学生又活泼好动。根据教材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在上课让学生齐唱歌曲:Ten Little Indian Boys.和Arithmetic song.既复习了数字,又营造了一个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二)复习旧知,做好铺垫。
我们知道,新知识是旧知识的延伸和扩展。在学习句型之前,我先让全班同学朗读数字1—20,再随意抽取数字卡,让全班或个别同学快速读两次。这样既巩固了上节课的内容,又为下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三)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师生问答,自由对话。
T:Hello,what's your name?
S:….
T:Who's that?
S:….
T:Are you a new student?
S:….
T:Nice to meet you!
S:….
(通过对话自然引入 "Hello.How old are you?"这一句子的学习。)
2、利用头饰,激发兴趣。
考虑到该年龄段的学生的好奇心强,学习动机在很大程度上由周围环境事物的显著变化唤起,无意注意占主要优势。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应用无意注意的规律来吸引学生,很有必要。正好课文中的人物都是来自外国的小朋友,我制作了鲜明活泼的头饰,让他们来到课堂学生之间,创设了一个比较真实的情境,使学生兴趣盎然地参与课堂教学。如在教学第三句时,我先拿出头饰,介绍 This is Tony? He is twelve.然后请一个学生上台戴上头饰,再介绍一次,接着问:How old is Tony?这时大多数同学都会很感兴趣,积极回答。
3、分散难点,及时巩固。
本节课的句型有人称及数的变化,学生很难一时分辨清楚。在教学中,我不是让这一连串的句子同时出示,而是教一句,练一句。尽量做到词不离句地学习,记忆和运用所学知识。如在学习第一句:How old are you, Amy?时,我通过带读,学生自读,同桌对话,最后换上学生的真实姓名与实际年龄来造对话等形式,及时地把机械操练转化为意义操练。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扩展了学生的思维。
4、讨论归纳,加强记忆。
学生通过不断练习,获取、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感性知识,但小学生自己不善于整理,对很多音、形、义相接近的词或句容易发生混淆。基于这点,我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以下题目:
A、讨论下列每组句子的意思和问句(或答句)有什么不同?
① How are you? ② What about Lucy? ③ I'm ten.
How old are you? What about you, Lucy? It' s ten.
同学们通过讨论,分析,总结,从而加深对这些句子的理解,并从中培养学生勤于动脑的好习惯。
B、单项选择。
( )①How old ______Peter?
A is B are C am
( ) ②What about Linling and Meilan?
A am B is C are
( ) ③How old are you?
A I'm ten. B It's ten. C I'm fine.
( ) ④What about you,Amy?
A She is twelve. B I'm twelve. C It's twelve.
这些习题都是围绕文中的重点句子来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得牢固。
(四)巩固提高,扩展运用。
语言的社会功能是作为交际工具,为社会的各项活动服务的。因此,光会背书本里的几个句子是远远不够的,只有结合实际,创造性的使用所学生词和句型,将“知”和“做”结合起来,才能让学生用所学知识进行扩展、活用,也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具体体现。
于是,我设计了以下三个环节:
1、播放地道的录音,让学生感知和模仿正确的语音、语调。
2、分组朗读,及时发现和纠正个别同学在发音方面存在的某些问题。
3、扩展练习,如:Hello, what's your name? Who is she? Is she your sister? How old are you? Are you a new student? How old is your sister?...
(五)总结、作业。
1、总结:对新知识进行一次全面的回, 加深记忆。
2、唱歌:把重点句子编成歌曲,做到“课结束,趣犹存”。
3、作业:A、朗读课文A、B部分。B、抄写B部分句子两次,并翻译。
附板书设计:(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