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试题(1)

2012-05-16 11:46:13 字体放大:  

1、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1970年,教育家保罗,朗格朗在其出版的著作中提出了( )思想。

A.最优化教学

B.范例教学

C.发展教育

D.终身教育

2.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对突发性事件(例如化学实验事故)作出迅速、恰当的处理被称为“教育机智”。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 )特点。

A.复杂性

B.示范性

C.创造性

D.长期性

3.最早提出教育要适应儿童的年龄阶段,进行德智体多方面和谐发展教育的教育思想家是( )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昆体良

D.苏格拉底

4.人的发展是指人类身心的生长和( )。

A.增强

B.变化

C.成熟

D.死亡

5.教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 )之间的矛盾。

A.教育者与教育手段

B.教育内容与社会需要

C.教育内容与受教育者的接受能力

D.教育目的与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现实水平

6.一个国家教育经费投入的多少最终取决于( )。

A.文化传统

B.受教育者的需求

C.生产力水平

D.教育的规模

7.青少年身心发展的( )决定着教育工作应该因材施教。

A.顺序性

B.阶段性

C.差异性

D.不均衡性

8.在关于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相互关系上,一般认为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条件,而掌握知识则是发展智力的( )。

A.惟一选择

B.内容

C.途径

D.基础

9.夸美纽斯指出:“凡是需要知道的事物,都要通过事物本身来进行教学;那就是说,应该尽可能地把事物本身或代替它的图像放在面前,让学生去看看、摸摸、听听、闻闻等等。”乌申斯基进一步指出:“一般说来,儿童是依靠形式、颜色、声音和感觉来进行思维的。”“逻辑不是别的东西,而是自然界里的事物和现象的联系在我们头脑中的反映。”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重视运用( )原则。

A.循序渐进

B.因材施教

C.直观性

D.巩固性

10.以“产婆术”著称的提倡启发式教学是古代先哲( )。

A.孔子

B.孟子

C.苏格拉底

D.亚里斯多德

11.班主任在组织班级教育力量中所起的作用是( )。

A.决定作用

B.领导作用

C.纽带和桥梁作用

D.核心作用

12.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是( )。

A.道德认识

B.活动和交往

C.道德情感

D.道德意志

13.以掌握同类事物的关键特征和本质属性为主的学习属于( )。

A.概念学习

B.命题学习

C.符号学习

D.并列结合学习

14.所谓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材料是指( )。

A.最新的内容

B.最形象、生动的内容

C.学科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D.事例或案例

15.人知觉某一客观对象时,总是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认识它,并用词语把它标志出来,这是知觉的( )。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16.教师自编测验是由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和测验目的,自己编制的测验是为( )。

A.教育目的服务的

B.教师和学生服务的

C.特定的教学服务的

D.当前工作服务的

17.一个测验的效度不包括( )。

A.内容效度

B.构想效度

C.预测效度

D.直接效度

18.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合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去的研究方法属于( )。

A.行动研究法

B.观察法

C.实验法

D.调查法

19.我国的师生关系的根本目标是( )。

A.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人

B.教书育人

C.教育民主

D.教学相长

20.在下列教学组织形式中。有利于高效率、大面积培养学生的是( )。

A.个别教学

B.班级授课制

C.分组教学

D.道尔顿制

21.我国基础教育新的课程管理制度是实行( )。

A.国家统一管理制度

B.国家和地方二级管理制度

C.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制度

D.学校校本管理制度

22.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A.备课

B.上课

C.个别辅导

D.布置作业

23.“开而弗达”体现了教学的( )。

A.直观性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循序渐进的原则

24.致力于发展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德育模式是( )。

A.认知模式

B.价值澄清模式

C.社会学习模式

D.体谅模式

25.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反映教师劳动的哪种特点?( )

A.主体性

B.创造性

C.间接性

D.示范法

26.20世纪90年代以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倡的“国际理解教育”。实质上体现了20世纪世界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价值取向,即( )。

A.多元主义价值观

B.知识主义价值观

C.精英主义价值

D.主体教育

27.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教师在学生不注意参与学习时突然加重语气或提高声调的现象,教师采用这种手段的目的是为了引起学生的( )。

A.有意注意

B.无意注意

C.兴趣

D.知觉

28.教材包括( )。

A.教科书

B.CAI软件

C.教学参考书

D.以上三者皆是

29.一个学习材料中间的项目比两端的项目学得慢,记得差,这支持了哪种遗忘的理论?( )

A.痕迹衰退说

B.干扰说

C.动机说

D.抑制说

30.认知结构迁移理论的提出者是( )。

A.桑代克

B.贾德

C.奥苏伯尔

D.布鲁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