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
1.B
【解析】1868年,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人是教育的对象》。
2.B
【解析】低年级儿童对教师充满崇拜和敬畏,三年级开始不再无条件服从信任教师。
3.B
【解析】苛勒的完形—顿悟说。苛勒认为,学习是个体利用本身的智慧与理解力对情境及情境与自身关系的顿悟,而不是动作的累积或盲目的尝试。
4.A
【解析】略。
5.D
【解析】略。
6.A
【解析】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声音要洪亮,所依据的感知规律是强度律。
7.D
【解析】应用是技能形成的必要条件。
8.C
【解析】发现问题是首要环节。
9.B
【解析】学龄期儿童是心身发展可塑性最强的时期,小学阶段是心理卫生教育最适宜的时期。10.C
【解析】略。
11.D
【解析】合作学习指学生们以主动合作学习的方式代替教师主动教学的一种教学策略。
12.C
【解析】指导教学是以学习成绩为中心,在教师指导下使用结构化的有序材料的课堂教学。13.B
【解析】就一个测验的优劣而言,效度是一个比信度更为重要的指标,因为一个低效度的测验,即使具有很好的信度,也不能获得有用的资料。
14.D
【解析】是非题和选择题都有猜测的可能,而填空题猜测的可能性较低。
15.C
【解析】问题解决是通过内在的心理加工进行的,而用绳子打结不需进行心理加工,因此不是问题解决。
二、多项选择题
1.BCD
【解析】1936年美国的韦克斯勒编制的一套智力量表,包括学龄前智力量表(WPPIS)、儿童智力量表(WISC)和成人智力量表(WAIS)。
2.ABC
【解析】A属于意义学习的客观条件,B、C属于意义学习的主观条件。
3.ACD
【解析】尝试—错误学习的基本规律是效果律、准备律、练习律。
4.ABC
【解析】运动技能属于操作技能。
5.ABCD
【解析】心理学家通过分析操作技能形成过程中的动作特点,并从实际出发,整合了有关研究,认为操作技能的形成可以分为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与操作熟练四个阶段。
6.CD
【解析】双向图是从纵横两个维度罗列材料中的主要信息;层次结构图和流程图都可以衍变成双向表。
7.ABCDE
【解析】略。
8.ABC
【解析】略。
9.ABCE
【解析】皮亚杰提出儿童道德判断是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过程,具体可分四个阶段。
10.ACD
【解析】二者都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构成。
三、填空题
1.学习准备2.先天禀赋 后天环境3.反应时间 精确性4.苛勒 顿悟
5.教学程序6.外界物理环境 社会环境 主体因素7.能力与品德转化
8.认识与体验9.规范要求10.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