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31. 教育要适应个体发展的哪些规律?
(1)教育要适应个体发展的顺序性。学校教育必须注意按照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进行,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由低级到高级,逐步提高教育的要求。
(2)教育要适应个体发展的阶段性。教育既要照顾到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又要向学生不断提出高于其原有水平的要求,促进他们的发展。
(3)教育要适应个体发展的不平衡性。掌握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有助于我们把握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的成熟期,以适时地进行教育。
(4)教育要适应个体发展的个别差异性。教育者应当深入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个性特点,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长善救失,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
32. 教育要素之间的关系:(1)教师是教育影响和学生的中介(2)教育影响是教师对学生施加影响的桥梁。教师对学生的作用是以教育影响为中介(3)学生是教师选择和使用教育影响的依据。
五.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7分.共34分)
33. 答题要点:
(一)教学认识过程简约性的规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就是要把人类的认识成果转化为学生个体认识的过程。它研究的是在有限的学习期间怎样使学生的个体认识能迅速提高到社会所要求的水平上来。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学过程是人类总体认识和学生个体认识之间重要的联系环节和纽带。教学过程的这一社会价值和功能就决定了它必然是一种简约的、经过提炼了的认识过程。
(二)教和学相互依存的规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这两个主体之间的关系是各种关系中最基本的一种关系。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学生的学又影响着教师的教,两者相互依存,互为条件。教学活动要顺利开展,就必须要求教和学积极配合,协调一致。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都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但两者所处的地位是不同的,教师总是起着主导的作用。可以说教师主导作用的性质和程度决定着教学过程的思想方向和活动的进程,决定着教学的质量。
(三)教学与发展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规律。发展和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教学受制于学生的发展水平。教育要以学生身心发展达到一定水平为条件,以受教育者的生理和心理的成熟程度及特点作为基础并与之适应。另一方面,教学与发展可以相互促进。教学不只是消极地去适应发展,还可以积极地促进个体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四)教学要素的整体性规律。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各要素对教学效果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但这种影响不是孤立地、简单产生的,而是在诸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下产生的。只有综合各要素的作用,使之形成最佳的联系,互相配合、互相促进,从而产生最大合力,才能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34. 答题要点:
(一)师生关系表现在:(1)师生之间的工作关系;(2)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3)师生之间的组织关系;(4)师生之间的心理关系;(5)师生之间的非正式关系。
(二)可以从师生关系的类型和教师的人格态型中找到解决材料中问题的办法。
(1)我国目前中小学存在的师生关系类型有对立型、依赖型、自由放任型和民主型,其中,民主型的师生关系下教学效果最好。要建立民主型的师生关系,需要:a.在师生态度上,教师对学生严格要求,热情,和蔼,公正,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学生尊敬教师,接受指导,主动自觉进行学习。b.师生感情关系上,需要情绪热烈,和谐,课堂气氛活跃。c.师生在课堂合作状态上,师生之间呈现出积极的双向交流,学生积极思考,提出问题,各抒己见,教师认真引导。
(2)教师的人格态型。柏恩博士认为,个体的人格结构一般有父母态、成人态和儿童态。成人态的教师关心学生的需要,热心照顾学生的兴趣。他们富有同情心并容易与他人产生共鸣,注意教室环境和班级气氛,能巧妙地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3)教师的人际知觉。教师与学生关系知觉表现为两种:a.教师与所教班集体的关系知觉;b.教师与某个学生个体关系的知觉。教师要建立正确的学生的知觉观,了解班集体中每一个学生与其他学生的关系,才能更好地了解自己,才能在处理与学生的关系上得心应手。
结合材料,其他言之有理的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