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词典:鹧鸪菜

2012-01-11 16:48:32 字体放大:  

鹧鸪菜为红叶藻科植物美舌藻的藻体,主治蛔虫病。

鹧鸪菜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拾遗》。《漳浦县志》:鹏鸽菜,生海石中。散碎,色微黑,小儿食之能下腹中虫。

【拼音名】ZhèGūCài

【英文名】Zhegucai

【别名】美舌藻、岩头菜、岩衣、竹环菜、提藻、鲁堤菜、乌菜、驱虫菜、蛔虫菜、石疤

【来源】药材基源:为红叶藻科植物美舌藻的藻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loglossaleprieurii(Mont.)J.Ag.[DelesserialeprieuriiMont.]采收和储藏:4-9月采收,洗净,除去杂质,鲜用或晒干用。

【原形态】藻体暗紫色,干后黑色,薄膜质,匍匐丛生,高1-4cm,宽约1mm,叶状,扁平而窄细,二叉式分枝,枝节间狭长,节间有些缢缩,叶片中肋明显,延伸及顶,末端分叉,舌状披针形,中肋的分枝处常有次生副枝,其腹面有时生出假根状固着器。四分孢子囊四面锥形,沿中肋向两边集生。囊果圆球形,生于分枝上部及中肋腹面。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高、中潮带的泥沙石上,尤其是海口附近的低盐度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海。

【栽培】生长于温暖的河口的岩石上。野生,不能种植。

【性状】性状鉴别藻体黑色,扁平,叶状,长1-4cm;具有不规则叉状分枝,节间狭长,类圆形,节部缢缩。叶片中央有明显的中肋;中肋分枝点常有次生副枝,有时生出毛状根。膜质。气腥,味咸。

【化学成份】含α-海人草酸(α-kainicacid)及多种游离氨基酸。

【药理作用】1.驱蛔作用:美舌藻煎剂在玻皿内可杀死蚯蚓,能使蛔虫(猪或人的)先兴奋后抑制;用蛔虫活动描记法,5%美舌藻生理盐水溶液,可使猪蛔虫抑制乃至麻痹;成人或儿童服用美舌藻煎液,多数在次晨排出蛔虫,驱蛔率高者可达80%,但虫卵转阴率很低(约20%)。驱蛔有效成分为水溶性物质,持久的高热可致部分破坏,甚或失效,干品久贮,也可降低药效。海人草酸驱蛔的阴转率也不高,单用(10-50mg顿服)时大约为50%;如与山道年合用(两者比例为山道年100mg,海人草酸5-10mg),效果较好。

2.其他作用:水浸浓缩液虽能抑制离体蛙心,但对离体兔心、在位犬心、大鼠下胶灌流皆无显着影响;麻醉犬静脉注射时,血压亦有些下降,但有快速耐受性,它能兴奋离体兔肠,引起节律性,甚至强直性的收缩,这可能与临床上少数病人服药后出现的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有关。

3.杀蝇作用:用发霉后的美舌藻效力较强,认为可能是发霉后变质产物或霉菌所致,但所用蝇数较少,有待进一步研究。

【毒性】美舌藻煎液给小鼠灌胃,毒性很低。对其他实验室动物亦几乎无毒。人服用时副作用亦少见,偶有轻微腹泻、恶心、短暂头晕等。

【鉴别】1.取鹧鸪菜适量,经过粗提,得海人草酸粗品(1-2mg),加入1-2ml0.2%香草醛丙酮溶液,于水浴上加热,挥去丙酮,残渣加2ml1%氢氧化钠乙醇液,显橙色。(海人草酸反应)。

2.取粗提物的甲醇溶液,点于滤纸上,喷以0.2%吲哚醌丙酮溶液,70℃加温后呈橙色。(海人草酸反应)

【炮制】去掉泥土,洗净。切制:除去杂质,晒干备用。

【性味】咸;平

【归经】肾;大肠经

【功能主治】驱虫杀虫。主治蛔虫病。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鲜品30-60g;小儿酌减;或干品研末。当晚临睡前和次晨空腹两次分服。

【注意】凡低血压,孕妇慎用。

【摘录】《中华本草》

相关推荐:

历年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分数线汇总

2011年执业医师考试笔试成绩查询时间预告

2011年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笔试成绩查询入口

2011年医师资格考试成绩单领取及医师资格证书办理

2012年中医助理医师中药学汇总 威廉希尔app 执业医师频道 2012年执业医师在线考试试题

更多内容进入:

 

<--执业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