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1月18日,担负着推动凉山民族教育发展重任的凉山州民族中学迎来了办学20周年庆典。短短20年,学校从艰辛办学走向辉煌的历程,然而,这仅仅是凉山民族教育的一个缩影。
艰辛办学喜结硕果
凉山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贫困面大。千百年来,教育的缺失,使得大山深处村村寨寨的孩子难觅求学之路。
“加快民族教育发展,是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保持民族地区稳定的根本途径和关键所在。只有加快教育发展,才能促进生产力发展,改变贫穷落后的状况,才能凝聚人心,凝聚民力,实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历届凉山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民族教育。
1990年,经过凉山民族中学筹建组两年多的艰苦努力,一所全新的富有民族特色的校园初步形成。尽管只有2名领导,只有20余名教师,92名学生,尚无配套基础设施和教学设备的凉山民族中学迈出了前进的第一步。
2007年1月,凉山州委、州政府专门发出 《关于进一步办好凉山民族中学的意见》,要求在“十一五”期间把凉山民族中学办成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办成四川省一流中学,全国民族地区一流中学。在全州基础教育、民族教育和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师资培训上发挥龙头作用和示范辐射作用,成为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播现代文明的基地和展示凉山民族教育形象的窗口,带动全州民族教育更好更快发展。
以州委、州政府的名义发文,对一个学校的建设做出明确指导和部署,在凉山教育发展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彰显了州委、州政府发展教育,特别是民族教育的决心和信心。
如今,凉山州民族中学占地约127亩,分南、北两个校区,有7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5000余人,在岗教师355人;以其在凉山教育、全省民族教育中一流的办学规模、管理水平、教学质量,在凉山民族教育史上写下了诸多第一,成为“凉山教育的一面旗帜”。从办学之初就担任校长的李正华介绍:截至2010年9月,凉山民族中学已培养合格高、2018威廉希尔决赛赔率 毕业生15337人,8622人升入各类高校。
民族教育长足发展
由于受自然、历史、经济等多方因素制约,直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凉山的教育发展仍然滞后。
2001年以来,中央、省加大了对民族地区教育投入,通过大力实施《四川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和《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凉山民族教育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
十年来,仅中央和省为凉山州实施“两个计划”就投入资金16.58亿元,全州现有中小学校3139所,在校生81.93万人,教职工4.14万人,尤其是小学阶段少数民族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58%,“普九”人口覆盖率100%,实现了全面跨越式发展。
凉山州教育局局长焦新康说:“通过实施这‘两个计划’,凉山的民族教育在教育观念、中小学办学条件、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发展民族寄宿制教育、双语教学、教师队伍建设、职业教育等七个方面均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