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2环境评价工程师备考已经拉开帷幕,威廉希尔app
归纳2008年环境评价工程师考试案例分析真题(4),希望对考生有帮助。
第五题:水利建设项目
修水库+水坝+取水工程,水库库容2.4E+9立方米,坝高为54米,装机容量为80Mw,拟移民安置当地居民1870人,就地后退安置,并且耕地要被淹3000亩,水坝的回水距离为27公里,河水下游是经鱼类栖息地、土著鱼的索饵场和产卵场。
项目区域面积35km2,区域内有一省级自然保护区,但不影响该区。邻近8公里有一二级水源保护区,占有基本农田****亩。
问题:
1、大坝上游陆域生态环境现状调查应包括那些内容。
答:
①森林调查:要阐明植被类型、组成、结构特点、生物多样性等;评价生物损失量、物种影响、有无重点保护物种、有无重要功能要求。
②陆生动物:种群、分布、数量及其物种影响、评价生物损失;有无重点保护物种,如有重点保护动物分布范围、栖息地、生活习性、迁徙途径和区域的生态完整性等。
③农业生态:占地类型、面积、占用基本农田数量,农业土地生产力、农业土地质量。
④水土流失:侵蚀模数、程度、侵蚀量及损失,发展趋势及造成生态问题,工程与水土流失关系。
⑤景观资源:由项目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敏感区域,需阐明敏感区与工程的区位关系,及各敏感区内保护动植物数量、名录、分布及生活习性。
2、运行期对下游的鱼类有什么影响?
答:对重点保护和珍稀濒危特有鱼类的种群、数量、繁殖特性、三场分布、洄游通道的影响,以及重要经济鱼类和渔业资源的影响。
3、移民搬迁应考虑相关环境影响?
答:
①从安置区土地承载力、环境容量等生态保护角度对农村生产移民安置的土地适宜性分析。
②新建、迁建城镇对环境的影响,如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等生活配套设施造成的影响。
③结合产业政策和环保政策,分析迁建工矿企业对环境影响。
4、水库应考虑的环境保护措施及管理的建议?
答:环保措施:分施工期和运营期,按生态、水、气、声、渣等要素简要总结。
管理建设:①水利项目应做后评价;②对于重点野生保护动物的后期跟踪观测。
第六题铜冶炼项目
精铜矿冶炼,有制酸工艺,年工作7500小时;% E3 M% I3 c2 B精铜矿含硫30%,年用量410000t/a,混合煤一起,煤含硫0.5%,用量15400t/a。
产生的含硫废气通过一系列回收后用于制酸,制酸前的烟气量为160000立方/小时,硫的浓度为100克/立方,制酸的手率为99.7%,制酸后尾气排放量为?立方/小时。0干燥工序尾气量为200000立方/小时,其中二氧化硫的浓度为800mg/m3。废水中和,产生硫酸钙(干重)8500t/a(题目告知各元素原子量),粹火渣中含硫425t/a。环保局给的二氧化硫的总量为1500t/a。题目给了两个二氧化硫的标准,一个是使用的,一个是指硫酸的。
问题:
1、硫元素回用率计算。
答:硫回收利用率98.8%。
【(15x10^4x0.5%x2x80%+16x10^4x100x(1-99.7%)x2x7500x10^-6=1920(t/a)】
2、制酸废气和原料干燥废气的排放速率、排放浓度计算。
答:制酸尾气烟囱的SO2排放速率为96kg/h,排放浓度为500mg/m3。
3、硫平衡(ABCDEFGH代表的8个数据计算)。(说明:给定表格,进入物料为精铜矿中含硫,煤中含硫;出物料为:硫酸中含硫、制酸尾气含硫、干燥尾气含硫、硫酸钙含硫、淬火渣含硫、其他损失的硫)
答:A—123000;B—77;C—119640;D—360;E—600;F—2000;G—425;H—52。
4、制酸废气和原料干燥废气排放速率、排放浓度是否达标(给出标准)并提出建议(注意总量指标)。
答:制酸尾气烟囱的SO2排放速率为96kg/h,排放浓度为500mg/m3;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最高允许排放浓度960mg/m3(硫、二氧化硫、硫酸和其他含硫化合物生产)的要求和排气筒高度80m时的110kg/h排放速率要求。
原料干燥工序烟囱的SO2排放速率为160kg/h,排放浓度为800mg/m3;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排气筒高度100m时的170kg/h排放速率要求,但不满足最高允许排放浓度550mg/m3(硫、二氧化硫、硫酸和其他含硫化合物使用)的要求。且SO2总量排放约1920(1200+720)t/a,大于本工程的总量控制指标1500t/a。
建议:可以使用烟气脱硫技术,可以利用喷入石灰粉法(答题的时候选用碱水洗涤,脱硫效率40%计,排放浓度480mg/m3,排放速率96kg/h。SO2排放总量为1440t/a。)、活性炭吸附、氨法、石灰石-石膏法。本项目考虑经济及技术可行建议喷入石灰粉发,脱硫效率按45%计。排放浓度440mg/m3,排放速率88kg/h。SO2排放总量为1380t/a。均满足要求。
相关阅读:2008年环评工程师考试案例分析真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