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沥青路面结构层由哪些组成?各有何特点?
答:沥青路面结构层可由面层、基层、底基层、垫层组成。
面层是直接承受车轮荷载反复作用和自然因素影响的结构层,可由一至三层组成。表面层应根据使用要求设置抗滑耐磨、密实稳定的沥青层;中面层、下面层应根据公路等级、沥青层厚度、气候条件等选择适当的沥青结构层。
基层是设置在面层之下,并与面层一起将车轮荷载的反复作用传布到底基层、垫层、土基,起主要承重作用的层次。基层材料的强度指标应有较高的要求。基层视公路等级或交通量的需要可设置一层或两层。当基层较厚需分两层施工时,可分别称为上基层、下基层。
底基层是设置在基层之下,并与面层、基层一起承受车轮荷载反复作用,起次要承重作用的层次。底基层材料的强度指标要求可比基层材料略低。底基层视公路等级或交通量的需要可设置一层或两层。底基层较厚需分两层施工时,可分别称为上底基层、下底基层。
垫层是设置在底基层与土基之间的结构层,起排水、隔水、防冻、防污等作用。
9、SMA结构路面碾压施工时有何注意事项?
答:SMA混合料内部含有大量沥青玛珶脂胶浆,黏度大,温度低时很难压实,因而确保摊铺碾压温度尤为重要(温度控制要求见表1B412041-1)。
SMA的碾压遵循“紧跟、慢压、高频、低幅”的原则。碾压温度越高越好,摊铺后应立即压实,不得等候。SMA路面碾压宜采用钢轮压路机初压1~2遍、复压2~4遍、终压1遍的组合方式。碾压过程中,压路机应“紧跟慢压”——紧跟摊铺机,缓慢匀速(不超过5km/h)对路面进行碾压。采用振动压路机时,宜用高频率、低振幅。特别强调的是,在SMA面层碾压施工时,还应确保压路机数量充足。初压、复压工作区间严格分开,降低压路机工作区段长度,保证在足够高温度下进行压实作业。同时也要防止过度碾压,破坏结构内部骨架。
SMA面层施工切忌使用胶轮压路机或组合式压路机,以防止胶轮压路机或组合式压路机的轮胎将结构部沥青“泵吸”到路表面,使路表失去纹理和粗糙度。
10、规范对各类沥青路面材料要求有何一般规定?
答:沥青路面使用的各种材料运至现场后必须取样进行质量检验,经评定合格后方可使用,不得以供应商提供的检测报告或商检报告代替现场检测。沥青路面集料的选择必须经过认真的料源调查,确定料源应尽可能就地取材。质量符合使用要求,石料开采必须注意环境保护,防止破坏生态平衡。集料粒径规格以方孔筛为准。不同料源、品种、规格的集料不得混杂堆放。
11、解释桥梁高度、桥下净空高度、建筑高度、净矢高和矢跨比。
答:桥梁高度简称桥高,是指桥面与低水位之间的高差,或为桥面与桥下线路路面之间的距离。桥高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桥梁施工的难易性。
桥下净空高度是设计洪水位或计算通航水位至桥跨结构最下缘之间的距离,以H表示,它应保证能安全排洪,并不得小于对该河流通航所规定的净空高度。
建筑高度是桥上行车路面(或轨顶)标高至桥跨结构最下缘之间的距离,它不仅与桥梁结构的体系和跨径的大小有关,而且还随行车部分在桥上布置的高度位置而异。公路(或铁路)定线中所确定的桥面(或轨顶)标高,对通航净空顶部标高之差,又称为容许建筑高度。桥梁的建筑高度不得大于其容许建筑高度,否则就不能保证桥下的通航要求
12、桥梁的基本体系有哪些?
答:按结构体系划分,有梁式桥、拱桥、刚架桥、悬索桥等四种基本体系。还有以下几种组合体系:连续刚构;梁、拱组合体系;斜拉桥。
13、简述桥梁转体施工技术。
答:转体施工按转动方向分为竖向转体施工法、平面转体施工法和平竖结合转体法。竖向转体施工法是在竖直位置浇筑构件混凝土,或者单孔拱桥利用桥台两岸斜坡地形作支架浇筑拱肋混凝土,然后再从两边逐渐放倒预制部件搭接成桥,适用于中小跨径使用;平面转体施工法利用两岸地形支架现浇或预制拼装拱肋(主梁),扣索锚固在拱肋(主梁)端部,液压千斤顶收紧扣索使拱肋(主梁)脱模,借助铺有四氟乙烯板或其他润滑材料和钢件的环形滑道,千斤顶牵引使拱肋(主梁)平面转体180°左右合拢,最后再进行主拱券和拱上建筑的施工,适用于大中跨径使用。
14、公路桥涵设计时,对不同作用应采用的代表值有何规定?
答:永久作用应采用标准值作为代表值。
可变作用应根据不同的极限状态分别采用标准值、频遇值或准永久值作为其代表值。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及按弹性阶段计算结构强度时应采用标准值作为可变作用的代表值。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按短期效应(频遇)组合设计时,应采用频遇值作为可变作用的代表值;按长期效应(准永久)组合设计时,应采用准永久值作为可变作用的代表值。
偶然作用取其标准值作为代表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