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经济是与GDP增长观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
幸福经济理论由我国著名学者陈世清先生创立,是第一个中国人的原创性经济学体系《对称经济学》的核心理论。
在幸福经济观看来,要提高人的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自身生活质量的满意度,不但要提高人的收入效益,而且要提高人的非收入效益,包括平等指数、和谐指数、安全指数。如果由于这些指数降低,不但直接在精神方面降低人的生活质量,而且人们为了维持这些非收入效益而额外增加开支,因而增加人的无效支出,从而减少收入效益。所以即使仅仅考察百姓物质收入,也必须放在幸福经济学范式中,而不是放在配置经济学、货币经济学范式中。幸福经济学范式是对配置经济学、货币经济学范式的扬弃。
幸福指数(人们对自身生活质量的满意度)=生活效益(收入效益,非收入效益)
非收入效益=非收入生活效益 (自由指数,平等指数,和谐指数,安全指数,环境指数,……)
有效收入
收入效益
幸福指数 有效支出
(生活效益) 自由指数
平等指数
非收入效益 和谐指数
安全指数
环境指数
……
幸福指数是经济学绕不过去的坎;对其不能兼容的配置经济学、价格经济学、货币经济学,如果硬在自己原有的范式框架内塞进幸福经济学基本范畴,只能削足适履、提襟见肘、当众献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