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职场 > 职场进阶 > 职场故事

职场版非诚勿扰:谁忽悠了谁

2011-01-18 16:45:10 来源:互联网 字体放大:  

才市旺季,江城各大招聘会上可谓人头攒动,而企业感叹招人难,找工作的悲叹“求职难”,依然是难以解决的悖论。近日,家住汉口取水楼的张丹便递交了辞职信,原因是“被公司忽悠了”,可公司老板也一肚子不满,认为现在的年轻人说得好听,做得难看!这症结就在于,招聘时双方没有沟通完善,招聘启事还是个人简历,甚至面试过程,都被那些光辉却不实在的字眼蒙蔽了。

其实求职跟相亲没有两样——非诚勿扰,无论招聘的,还是求职的,若只玩虚的,怕是都难得找到合适的!

求职者论

老板的诚意太虚了

出镜人物:张丹 女 27岁

跟这家公司投递简历,是因为专业还算对口,我喜欢看书,对书背后的程序非常感兴趣,因此,当公司给我面试通知时,我起了个大早,从汉口跑到武昌。

公司老板林先生口才极好,在一个多小时的面试中,他对我表示出极大的欣赏,说我的文字功底不错,工作经验丰富,是个难得的人才,他现在非常需要我这样的人才帮忙。

面试中,林先生介绍了他的创业经历,我被打动了,感受到作为一个老板的诚意。林先生说,只要我好好干,发展前景是无限的,最后定下试用期1500元,转正后3000元的薪水,我接受了。

上班第一天,我的感觉就不太好,编辑办公室有五张桌子,可每张桌子都随意堆放着一些书样和A4纸,不像有固定主人的样子,我被指派“随意坐”。一个自称姓冯的女同事给了我一摞打满字的A4纸,说是今天一定要改完。原来,所谓编辑工作,就是将这些书稿的错别字和标点改过来,跟我以前听说过的策划、包装等事项毫无相干,一上午,我头昏眼花。

一周之后,我觉得完全受不了,老板的面孔是极其严肃的,动辄在办公室“咆哮”,小冯告诉我,习惯了就好了。后来我得知小冯在这里工作了三年,每个月只有千元出头的薪水,除此之外,她还要处理很多杂事,甚至包括接送老板的儿子。

不到一个月,我深深感受到,这里谈不上什么发展前景,人员流动性很大,所谓图书编辑,不过是小书商作坊的流水线工人,而且迟到,工作失误等,都会扣钱,拿到手里,数字可怜。

小冯来自农村,对于现状她虽然有委屈,但还知足,可我觉得无法忍受。一点保障都没有,还谈什么发展?老板那些诚意,简直是太虚了。

小公司摆不正自己的位置

出镜人物:刘欣欣 女 22岁

现在参加个招聘会真是累,转了这么多家公司,交了那么多简历,却越来越不知道企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

现在的公司,尤其是一些私人小公司,首先不能正确地评估和看待自己,开口闭口什么“公司大力发展”“公司前景非常不错”……恨不能把自己忽悠成世界五百强,用实习工资,想招来优秀的人才,这不是开玩笑吗?既然都是在成长,为什么不能切实给我们这些也需要成长的个人提供一些机会呢?

说说前不久的一次应聘经历吧。一家培训公司,看样子刚刚起步,连公司的基本框架都没有成形吧。招聘的人唾沫星子横飞,跟一名求职者讲述岗位要求,我听到心里直发毛:一个教务助理,要求社会经验丰富,英语六级优先,能经常出差,我心里想,有那个条件早到外企去了,何必到这儿来拿实习生的薪水?

我挑的是前台咨询岗位,一心为了积累经验,接待人看了看我,微笑着摇头:“小姑娘,你太年轻了,估计不能胜任。我们这个前台咨询,是需要具备一定资历的,要会看人眼色,知道客户心理需求,更要懂得历史、英语、心理学等一系列的知识……”我落荒而逃,简直是大学教授的要求。

求职中,招聘方虚虚实实的话太多,无从分辨,要你等电话,也许永远不会有电话,跟你说待遇不错,却不肯透露半点薪水信息,哪个该当真,哪个该不信,你说这样累不累?

企业方论

都是无缺点求职

出镜人:钟理 男 32岁 人力资源经理

现在要看到一份提神的简历,确实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千篇一律,自吹自擂,个个都是一等一人才。

工作经历的真实度有多少,我暂时不论,因为其中很可能被省略或者加工再造过的。再看那些自我评价,只见优点,不见缺点,用词也绝对是用语言中最好的形容词,例如:吃苦耐劳、能言善辩、忠诚可靠、协调性强等,没有一个实在的概念。

作为一个资深人力资源工作者,我希望能见到的求职者对岗位的理解,以及技能与之的匹配度,优点不是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所以没有必要把自己说成个完人。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现在求职者,往往会写几个版本的简历,以应付不同公司岗位的需要,前不久,我收到一份让人哭笑不得的简历:求职者显然投错了对象,分明是给另一家公司另一岗位的。说起来,怎么求职成了互相“对付”呢?既然对付,也要认真点啊,仔细研究不同岗位职责,挖掘自己特点,可不是改几个字的问题。

现在网上,各种书刊上,关于求职的技巧越来越多,文章作者孜孜不倦琢磨着考官的心理,和可能问到的问题,我觉得这些东西太多太滥,不是个好事,求职终究是靠能力说话的,太擅长应聘,不见得是个合适的员工,好用的人才,相反从内到外,透着不实在。

说得好听 做得难看

出镜人:蒋伟 男 35岁 自营公司

我彻底被现在的年轻人雷翻了。现在每当我接到小吴的电话,心情都要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好不容易招来的人,怎么这让人伤脑筋呢?

小吴在这里工作三个月,我深刻感受到,之前的优点有着不同的解释:优点一,主观能动性强,工作积极。事实上,遇到事情,不爱请示汇报,而是自作主张,擅自拒绝了客户因故换货的要求,语气强硬,以至于客户问我是不是来了个新老板;优点二,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小吴的爱沟通,充分体现在他爱闲聊上,除了跟办公室同事聊,还喜欢在QQ上聊;优点三,爱好广泛,充分体现在爱打麻将,下班听到吆喝“凑角”的声音,多半是他的……

让小吴写个营销计划,从中秋节前到现在,还没有看到成形的,问起来说是需要做市场调查,可是市场部从来没有接到过需要调查问卷的要求,小吴刚进来的时候,曾经提出过承包项目的事情,现在他也不提了,我是更不希望他提,连该做的小事都做不好的员工,怎么可能把整个项目给他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