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51EDU威廉希尔app
2017-10-19
高中地理具有较强的学科化特点,难度有些高。所以在学地理的时候要学会读书,把厚书读薄。要想熟练灵活的运用知识,就需要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下文为同学们整理了鲁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单元知识点,详情如下:
2017年鲁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单元知识点大全
【单元知识点】
一.自然灾害与人类
自然灾害的概念
1、概念:是指发生在地球表层 系统中,能够造成人们生命和财产损失的自然事件。
2、分类:按自然灾害的成因与发生过程,可分为地质地貌灾害、 气象灾害 、 生物灾害 、 海洋灾害等。
请查看原文内容鲁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知识归纳:自然灾害与人类
二.大气圈与天气、气候
大气的受热过程
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夜晚,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逆辐射)
云:削弱作用强; 大气逆辐射强
如:青藏高原是我国太阳辐射最强的地方? 因为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
霜冻多发生在晴朗的夜晚? 因为,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弱,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
人造烟雾防霜冻? 人造烟雾可增强大气逆辐射,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增强。[点击查看详情]
三.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时区的划分:全球共划分为24个时区,以本初子午线为基准,从7.5°W向东至7.5°E,划分为一个时区,叫中时区或零时区。在零时区以东,依次划分为东一区至东十二区;在中时区以西,依次划分为西一区至西十二区,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各跨经度7.5°合为一个时区,即十二区。
区时的含义:为了方便计时,把每一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整个时区通用的时间,即区时。
区时的计算:所求地的区时=已知地的区时±时区差×1小时(计算某地所在的时区:用该地经度÷15°所得商四舍五入取整数,即为时区数,东西时区根据所在经度来确定;时区差的计算:若两地同属于东时区或同属于西时区,时区差为两地时区数之差,若两地分属于东、西时区,则两地时区差为两地时区数之和; “+”、“-”号的取舍:若要计算的地方位于已知地的东侧,用“+”,反之用“-”)。
鲁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单元重点: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就在这里,能帮助正在备考的你,记得收藏!
4.地球的宇宙环境
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
外部条件:稳定的太阳光照;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使地球处于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
内部条件:适宜的太阳光照和温度范围——日地距离适中
恰到好处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地球质量、体积适中
充足的水分——地球内部物质运动,形成原始海洋。
想要获取更多详细知识点请点击>>>>>鲁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第一单元知识点:地球的宇宙环境
【同步练习题】
1.关于锋面雨带位置与我国区域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雨带位于①时,华北平原干旱缺水
B.雨带位于②时,黄河流域进入汛期
C.雨带位于③时,渤海沿岸台风活跃
D.雨带位于④时,东南沿海多沙尘天气
2.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主要作用是 ( )
①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 ②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③对地面有保温作用 ④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成分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3.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 ( )
A.紫外线区
B.可见光区
C.红外线区
D.X射线区
4.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 ( )
A.海拔高低差异
B.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C.太阳辐射能纬度差异
D.各地的气压差异
5.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
A.太阳活动加强将导致荒漠化日益严重
B.带电粒子流可以引发地球上的磁暴
C.耀斑的强辐射会干扰地球大气的对流层,影响地面无线电短波通讯
D.太阳黑子增多会导致地表平均气温下降
6.假如影片中“潘多拉”星球在宇宙中是存在的,那么它不可能属于( )
A.总星系
B.可见宇宙
C.河外星系
D.太阳系
7.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是地球上存在生命的重要条件之一,下列叙述与地球大气有密切关系的是( )
A.地球的质量与体积适中
B.地球的昼夜更替周期适中
C.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
D.地球自转周期适中
同学们是不是有着聪明的头脑呢?接下来,鲁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单元知识点来供同学们练习从而巩固自己所学过的知识,大家一定要认真做哦!
标签:高中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